APP下载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017-04-20吴琼刘昭贵王小中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血液病亚群外周血

吴琼,刘昭贵,王小中

(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2、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江西南康34140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吴琼1,刘昭贵2,王小中1

(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2、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江西南康34140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化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病情进展之间的联系和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CD16+56+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患者的CD4+/CD8+最低为(0.97±0.32)。随着病情的缓解,指标都在升高并恢复至正常水平,缓解后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观察组的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TBNK淋巴细胞比较,治疗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CD3+、CD4+、CD4+/ CD8+、CD16+56+指标有明显的提高,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BNK各项指标异常,化疗后得到有效的缓解,表明通过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病情的变化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恶性血液病;化疗;TBNK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血液病是一类原发于造血系统的重大疾病,在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6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1]。目前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但化疗药物通常“敌我不分”,在杀死病变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人体正常免疫细胞。感染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2]:化疗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其发生感染的机率。如何在化疗、免疫调节剂应用和预防感染三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对患者进行恰如其分的治疗,是临床工作者经常碰到的问题,这需要临床医生确切地掌握每个患者的免疫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病情进展之间的联系,并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受诊治的恶性血液初治病患者共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5.22±2.1岁。均根据MICM确诊为急慢性白血病,其中,急性白血病22例,慢性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9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对照组选择同时期到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35.31±2.3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和试剂BD Multitest IMK试剂盒:内含两瓶试剂,一瓶是multitest CD3-FITC/CD8-PE/ CD45-Percp/CD4-APC(克隆号:SK7,SK1,2D1,SK3)。一瓶是multitest CD3-FITC/CD16+56-PE/ CD45-Percp/CD19-APC(克隆号:SK7,B73.1,NCAM16.2,2D1,SJ25C1)。溶血素为BD FACS Lysing Solution;采用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BD MultiSET软件分析数据。以上试剂及仪器均由美国BD公司提供。

1.3 方法检测时间和次数:恶性血液病患者分别采用DA、DVP、CHOP、COMP等方案治疗,21d为一周期。所有病例及正常对照组均空腹抽晨血,检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有效缓解、未缓解、化疗缓解后巩固治疗各阶段及正常人的外周血分别3次测定TBNK淋巴细胞亚群。

标本收集:⑴收集正常人外周血和各类恶性血液病初治患者外周血,无菌条件下采集以EDTA-K2抗凝2ml;⑵收集化疗有效缓解的患者与未能缓解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无菌条件下采集以EDTA-K2抗凝2ml;⑶收集化疗缓解后各类恶性血液病患者巩固治疗各阶段外周血,无菌条件下采集以EDTA-K2抗凝2ml。

流式细胞仪检测:取上样管2支,各加入EDTA-K2抗凝血100μl,分别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20μl,振荡混匀后避光孵育20min,加入2ml溶血素,振荡混匀,溶血10min,离心5min,用0.1mol/L pH7.0 PBS洗涤2遍,再加入500μl的PBS重悬细胞,上机检测。打开MultiSET软件,用门圈出淋巴细胞群,计数10000个细胞,检测淋巴细胞中各标记细胞的百分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测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检测变化比较从观察组的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TBNK淋巴细胞比较,治疗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CD3+、CD4+、CD4+/CD8+、CD16+56+指标有明显的提高,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恶性血液病患者和健康人群TBNK淋巴细胞分布特点观察组的CD3+、CD4+、CD4+/CD8+、CD16+56+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患者的CD4+/CD8+最低为(0.97±0.32)。随着病情的缓解,指标都在升高并恢复至正常水平,缓解后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检测变化比较(x±s)

3 讨论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包括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16+56)、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4]。CD4+细胞可协助B细胞分泌抗体和调节其他T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够识别血液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抗原,释放IL-2,IFN-γ,IL-4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和抗体的形成,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5];CD8+细胞常表现细胞毒活性,是主要的细胞毒效应细胞[6];NK细胞是机体防御肿瘤的天然屏障,肿瘤细胞能被它直接或者分泌出细胞因子而杀伤,肿瘤发展和发生转移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其活性的降低[7]。分泌抗体和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是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8]。活化的B淋巴细胞可以分泌抗原,诱导T细胞免疫和巨噬细胞补体系统一起杀死肿瘤细胞[9]。

胸腺肽是临床上应用很广的一种免疫调节剂,能诱导T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加细胞因子的生成和增强B细胞的抗体应答,起到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10,11]。已有报导证实[12]:化疗的同时使用胸腺肽可以保护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保证化疗的如期进行,还能调动提高机体免疫活性细胞达到机体免疫功能良性循环。

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状态的维持,靠各种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使各细胞的指标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13]。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14],Th(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Ts(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一个中心环节,其比值可直接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当Th/Ts比值很低时,机体细胞免疫处于受抑制的状态,增加机体发生感染的概率[4],同时也预示着患者的预后较差,容易发生肿瘤转移[15]。

本次研究证明,恶性血液病患者TBNK细胞比值及其功能和正常的健康人群相比更低,如与免疫功能有关的CD3+CD8+指标,其功能低下会导致肿瘤的持续生长;CD4+、CD16+56+细胞在体内抗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经化疗后可以改善CD3+、CD4+、CD4+/CD8+、CD16+56+各项指标的比值,缓解后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治疗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和治疗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TBNK淋巴细胞的比值有明显差异,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对评价治疗后的疗效、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病情进展之间的联系和预后方面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广为应用。

[1]顾科峰,陈琳军,邓晓辉,等.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154-2157.

[2]郑淑霞,谢若腾.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变化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4):1133-1137.

[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程传耀,吴大鹏,杨柳,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5):432-434.

[5]黄菊,王宙政,韩艳霞,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J].浙江医学,2013,(17):1596-1598.

[6]江虹,李菊湘.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61-1362.

[7]刘长安,孙武,邵玉霞,等.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1,16(5):476.

[8]Baumgarth N,Chen J,Herman OC,et al.The role of B-1 and B-2 cells in immune protection from influenza virusinfection[J].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2000,252:163-169.

[9]何金媛,贾祝霞,蔡晓辉,等.NKG2D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CIK)抗血液肿瘤细胞的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6):1380-1384.

[10]Chakravarti B,Abraham GN.Ageing and T-tell-mediated immunity[J].Mechanisms Ageing Dev,1999,108:183-206.

[11]Merlino PG,Marsh JA.Evidence for the direct action of thymulinon avian NK cells[J].Dev Comp Immunol,2001,25:337-343.

[12]潘莹,王会平,张翠,等.流式细胞术在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白血病淋巴瘤,2014,23 (1):38-44.

[13]石艳芬,陈梅英,苏文芳.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数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888-2889.

[14]田晓刚,高力英.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J].甘肃医药,2010,29(1):32-33.

[15]邬露丹,徐炜峰,熊逸群.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与癌胚抗原的关系[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1):57-58.

R446.62,R733.7

A

1674-1129(2017)02-0183-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2.014

2016-12-29;

2017-03-15)

江西省卫计委科技计划,编号:20151649

吴琼,女,1984年生,硕士,主管技师,流式细胞术。

王小中,男,1973年生,博士,主任技师,教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

猜你喜欢

血液病亚群外周血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