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比较研究
2017-04-20麦泳仪刘丽莹
麦泳仪,肖 兵,刘丽莹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0105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比较研究
麦泳仪1,肖 兵2,刘丽莹1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0105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饮食控制和用胰岛素治疗,中医组加用中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组96%、常规组70%,中医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中医组优于常规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中医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确切,可改善血糖水平,降低母婴不良预后,改善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期出现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所致血糖升高的症状,其发生跟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孕妇饮食等相关,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先兆子痫、产褥感染和肩难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但常规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对比疗效有限,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年龄21~32岁,平均(26.13±5.45)岁;孕周24~35周,平均(28.51±4.31)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中医组年龄21-34岁,平均(26.46±5.91)岁;孕周24~35周,平均(28.25±4.51)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尿糖测定阳性,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大于等于5.8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2项或以上大于等于正常值。临床表现为妊娠期有3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质量大于90kg,本次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
纳入标准:孕期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无精神病或肝肾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孕前无糖尿病史、可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其他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孕前有糖尿病史、不配合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饮食根据体质量和病情制定热量配比,一般蛋白质20%~25%、碳水化合物45%~55%、脂肪25%~30%,少食多餐,并适当增加运动。根据病情给予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剂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胰岛素敏感性而定。
中医组加辨证治疗。气阴两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心烦不舒、口干咽燥、神疲乏力、头晕肢乏、手足心热、小便淡黄、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健脾益气、养阴和胃,方用参苓白术散合益胃汤加减,药用白术15g、茯苓15g、桔梗10g、莲子15g、党参10g、砂仁10g、山药15g、薏苡仁15g,麦冬15g、生地15g、玉竹15g、甘草10g;阴虚阳亢(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思,舌红而干等)治以滋阴潜阳,方用知柏地黄丸合菊楂决明饮,药用菊花10g、生山楂片15g、决明子15g、知母15g、熟地黄15g、黄柏15g、山茱萸15g、山药15g、牡丹皮15g、茯苓15g、泽泻15g;肝肾阴虚(头晕目眩、目干、容易疲劳、自汗盗汗、肢体麻木、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胸胁隐痛、腰膝酸痛、耳鸣耳聋、失眠、舌红少苔、脉细等)治以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方用左归丸加减,药用熟地15g、山药15g、枸杞子15g、山茱萸肉15g、川牛膝15g、菟丝子15g、鹿胶10g、龟胶10g、女贞子10g、麦冬10g;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或女子宫寒、或大便下利、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心悸咳喘、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治以补肾助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炮附子10g、桂枝10g、熟地黄10g、山药15g、山茱萸15g、泽泻15g、茯苓15g、牡丹皮10g、菟丝子30g;湿痰阻滞(胸闷泛恶、神疲倦怠、纳少痰多、带下量多色白、头痛昏蒙、神识呆滞、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方用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合二陈汤加减,药用党参10g、白术12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2g、苍术10g、香附10g、胆南星10g、枳壳10g、生姜10g、神曲10g、当归10g、川芎10g、甘草6g。每日1剂,每剂煎3次,每次水沸后煎15min,3次药汁混合,分早中晚3次温服,直至分娩前兆出现后停止服用。
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
4 疗效标准[1]
显效: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30%以上,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0%~30%,血糖水平降低20%以上但未恢复正常。无效: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改善。
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期 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常规组(n=50)治疗前 10.26±1.38 17.84±1.27 11.26±0.91治疗后 6.31±1.41*△10.13±1.72*△8.01±1.24*△治疗前 10.24±1.15 17.75±1.51 11.45±1.01治疗后 7.14±0.91*12.10±0.81*9.91±0.54*中医组(n=50)
两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比较 例(%)
6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可引发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结局。现代医学认为,妊娠期糖尿病跟孕妇胰岛素储备功能低下或胰岛素受体减少等因素导致机体无法有效维持体内糖代谢平衡相关。目前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规处理为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等,在饮食控制不满意后需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2-3]。
妊娠期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常见证型包括气阴两虚、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肾阳不足、湿痰阻滞等5种。中医根据体质、生活习惯等辨证施治,分别给予养阴益气、滋阴潜阳、滋补肝肾、补肾助阳、燥湿化痰等不同方法治疗,可调节血糖,增强疗效,改善妊娠结局[4-5]。
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中医组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好于常规组,且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说明中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母婴不良预后,改善妊娠结果。
[1] 许文娟,曾伟南,强春芳,等.妊娠期糖尿病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1-13.
[2] 万琼丽.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6):152.
[3] 温玉华,李泽福,唐凤荣,等.孕早期抑制素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5):1798-1800.
[4] 何常英.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治疗的临床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22(4):35-38.
[5] 杨涛.中药玉泉散加味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4):346-347.
R271.194.125
B
1004-2814(2017)03-0242-03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