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2017-04-20胡瑜博王珊

时代金融 2017年9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建议

胡瑜博+王珊

【摘要】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的是借商业银行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然而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如何提高这一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就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公开市场业务 商业银行 流动性经营 绩效政策 建议

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原理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或外汇就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增加或减少银行的准备金,达到其收缩和扩大名义货币目的的行为。因为它能够影响银行准备金的成本,所以最终能够影响整个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作用。(1)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期目标为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创造乘数之积。基础货币是以中央银行为会计主体的负债,而货币乘数则是一个全面考虑了各种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现金存款比例因素的综合参数。三大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规模决定了货币乘数,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则决定了基础货币的供应。

(2)对利率的影响。对利率的影响离不开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两者不可分割互为前提。如果单以基础货币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那么目标和手段一致;如果单以利率为目标,则央行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来改变市场的货币供需,进而改变利率。

(3)对公众预期的影响。由于央行亲自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其权威性能够有力地影响商业银行和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心理预期。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以上二者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则具有独特的优点。首先,公开市场业务是由中央银行发起的,主动性更强。其次,由于这种主动性,使得央行可通过控制买卖证券的种类与规模来对货币供应量施加影响,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调控的力度。最后,一旦中央银行发现操作失误,还可以通过反向操作如逆回购证券等形式进行修正。

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1.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对央行发行的中央票据进行认购,这样超额存款准备金随之减少,然后降低超额准备金率,进而减少流动性资金,最后,流动性较之前减弱;相反,随着央行票据的到期,央行就会收回票据、然后去将本金利息进行支付,这样就会增加相关金融机构的央行存款,进而增加流动性资金,随之流动性增强。

2.买卖国债。货币政策调整工具中买卖国债一直是最重要的,但由于国债市场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还没有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他的传导的过程如下:对于央行,它将国债卖出,从而减少了央行对政府的债权,进而减少金融主体的央行存款,进而减少超额准备金,因而减少流动性资金,最终,流动性减弱。

3.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从以上分析看出,公开市场操作会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通过利率渠道来被影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资金出现短缺时,商业银行就会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进行货币融资,这样就不会因为要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而牺牲流动性。

(二)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中央银行票据是央行发行的票据,目的是控制基础货币。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为紧缩型操作,票据到期则为扩张型操作。当央行判断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时,可通过现券卖出、正回购及向一级交易商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方式减少超额准备金,使得其可利用的流动资金减少,从而削弱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及其他业务扩张能力。

三、在影响商业银行时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

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不够区域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区域效应并不是由地区内的产业所引起,而是由工業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及资本市场发达的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引起的。因为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差异,这样会使得央行去制定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时候,如果他们不去考虑到这些显著的差异,用大一统的货币政策就会给各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结果。

2.货币市场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尤其是同业拆借市场存在交易主体少、规模小,部分场外违规交易等现象,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使得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效果蒙上阴影。原因在于各家银行大多处于惜贷阶段,没有很大的业务扩张的需求,因此超额资金头寸普遍较多,自然没有强烈的同业拆借的需求。

3.国债市场不够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央行买卖一定数量和期限的国债,达到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目的,因此国债市场的发展是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持有者结构和国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国债市场交易不够活跃、国债市场体系层次性不强等问题。

4.公开市场业务主体对利率不够敏感。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部的关系仍不够权责明晰,央行未能保持其相对独立的地位,也没有成立公开市场业务的专门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调整时由于自身结构的问题反应往往不够敏感。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化对策

1.实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差异化。我国经济的区域性的这些特点使得实施区域性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有了经济基础,央行可以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份额用以平衡因区域资产机构不同而导致的融入基础货币量的差异。

2.完善货币市场。(1)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央行可以批准资金较宽松的保险、证券机构、部分资产质量较好的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金融机构入市。

(2)改革对银行的再贷款政策。央行欲改善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结构,可以改革对银行的再贷款政策,让商业银行仅凭借信用就可再贷款变为只有抵押才可再贷款,同时加大对银行准备金欠缺的惩罚力度,双管齐下促进商业银行借助同业拆借市场来调节自身流动性的积极性。

(3)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央行只有建立市场推出制度,制定严格的交易制度,严格处罚违反制度的场外交易,才能保持同业拆拆借利率的稳定,减小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

3.完善国债市场。(1)改善国债持有者结构和期限结构。目前我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个人、商业银行和少量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协调以及降低财政支出,今后国债持有者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2)降低一级交易商准入门槛。央行可以在谨慎的前提下,让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信誉高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成为一级交易商。因为竞争可促使价格的形成。

(3)建立复合型的国债市场体系。要建立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核心,商业银行的国债二级托管体系为辅助,批发债券市场为上层建筑的复合型国债体系。

4.培育利率敏感性市场主体。(1)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要处理好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部的关系,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与政府的国债管理不能相互干扰。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