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我爸爸》的审美解读

2017-04-20孔淑婷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绘本

孔淑婷

摘要:绘本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样式,它以图文并存的表达形式丰富着儿童早期阅读的内容。本文对绘本《我爸爸》从文学与美术的角度进行了审美解读,旨在引领儿童更好的理解与领悟绘本的审美属性,实现绘本阅读的价值。

关键词:绘本;我爸爸;审美解读

英国著名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以其富有创意的故事,丰富的美术与文学语言,独特的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美学世界,揭示了儿童对自己爸爸的崇拜和挚爱之情,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一、绘本的审美因素

绘本是一种图文合奏的文学样式,是一种运用美术语言和文学语言(有的绘本甚至没有一个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绘本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从文学角度看,包括语言、故事情节、主题表达、细节的应用等;从美术角度看则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笔触等等,对绘本的审美解读必须考虑这些基本的审美因素。

绘本《我爸爸》是深受学前儿童喜爱的优秀绘本,本文试图从文学与美术视野对《我爸爸》进行较深入的审美解读。

二、从文学角度看,《我爸爸》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高度

(一)主题鲜明朴素

《我爸爸》讲述了一个让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故事。绘本中的“我爸爸”是一个很优秀的爸爸夜很幽默善于搞笑的爸爸。他表面看似个睡眼惺忪的普通人,但他却是那么无所不能的很棒的人!爸爸不怕大灰狼,歌颂他的勇敢;爸爸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歌颂他跳得高;爸爸可以走高空绳索,歌颂爸爸平衡力强;爸爸敢跟大力士摔跤,歌颂他力气大…爸爸是那么的强壮、高大、温柔、乐观、幽默——爸爸是最完美的!本文主题明确,寓意鲜明,给小朋友无意识的灌输了伟岸的爸爸的形象,歌颂爸爸,赞扬爸爸,肯定爸爸,让小朋友们更爱自己的爸爸,更爱自己看似普通但却最伟大的爸爸。

(二)语言简练生动

如果说美术元素在绘本中是作品生命力的体现,那么文学语言文字就是作品的血脉。作者用其独具特色的排比句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完美的无所不能的爸爸。文中语言明快活泼,简洁生动,每个图画都没有多余的描述,而是就像使用了一个3岁儿童的话语一样来讲述自己的爸爸。文中出现三次“他真的很棒”,简单的五个字不仅说出了作者对自己爸爸的感受,也加深了儿童对自己爸爸的进一步理解:爸爸可以是万能的并且是最棒的。当孩子反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孩子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的爸爸,并对自己的爸爸加以肯定。这就是语言的巧妙之处,最简单的话却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教育效果。

(二)细节幽默风趣

本文开始便给读者讲了一个小故事,那就是爸爸连大灰狼都不怕。首先是爸爸指着门口,然后大灰狼灰溜溜的走掉了。仅仅用了两页纸就给我们讲了一个爸爸打倒大灰狼的故事,在大灰狼走掉的时候,门外面的大树后还藏着小红帽和三只小猪。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大灰狼与小红帽和三只小猪这另外两个童话故事,作者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实在让人拍案叫绝。在小朋友们阅读的时候更能激发无限阅读兴趣,还可以引导小朋友想象小红帽跟三只小猪的对话,通过这种细节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在爸爸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一页中,画面底左侧是一只奶牛斑点的小狗,右侧是一只带着勺子的有两条腿的碗,或许对于中国读者并不理解这里的意思,但这里却蕴含着作者家乡的童谣“母牛跨过月亮,盘子带着勺子私奔了”。这里的小狗因为更贴合故事情节,便把母牛的花纹刻印在小狗身上,依然可以看出童谣的影子。情节设计风趣幽默,巧妙地构思不得不让人赞叹。

三、从美术审美角度看,其表现手法很好的传达了主旨

从表现手法看,《我爸爸》很好地运用了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儿童世界。

(一)线条使用得当

“按照图画书的表现手法分类,我们大致可以把书分为传统手绘类、数码电脑手绘类、拼贴类三大部分。其中,传统手绘类和数码电脑手绘类的插图在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本文正是通过数码电脑手绘的方式进行绘本创作。数码电脑手绘出的绘本可以呈现出机械的僵硬笔直线条,也可以为我们创造出更贴合读者需要贴近生活细节的柔和线条。《我爸爸》一书的创作风格就是后者,作者创作时考虑到儿童的需要,线条柔和不拘谨,贴合生活实景的接地气儿风格更容易使人接受。房屋门框及规则的建筑与环境都没有使用硬质地的直线或者纯圆弧形来创作,而是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思维模式,尽量与儿童内心的卡通世界相连接。地面的墙缝、家里的大门框甚至是足球场的白线都没有规规矩矩的呈现在书里。打开绘本,呈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现代社会,更像是儿童画笔下新世界。线条的使用亦失真又真实,正如书中呈现房屋的画面,爸爸背后的房子就是规规整整的线条做组合而成的,而爸爸却穿着皱巴巴的衣服,此时的线条更能衬托爸爸是个温和而伟大的人。

(二)色彩清新丰富

《我爸爸》一书有个最大的特色,就是“爸爸睡衣色彩”这一元素贯穿始终。从封皮爸爸棕黄相间的睡衣到扉页的吐司,每一页爸爸都穿着同样的睡衣,甚至幻想爸爸像马一样吃得多,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猩猩一样强壮,像河马一样快乐,像泰迪熊一样柔软的时候,鱼的花纹变成了爸爸的睡衣的花纹,马、猩猩、河马跟泰迪熊都穿上了爸爸的睡衣,这一色彩元素从头到尾都体现出了孩子对爸爸的崇拜之情:爸爸是无所不能的,爸爸也是随时随地都在的。除了睡衣这一色彩的亮点,本书色彩清新丰富又不失柔和亲近之感,没有极端的大红大绿刺激眼球,都是暖色调的中性颜色,使儿童更易接受,也让我们情不自禁的融入书中。

(三)构图精巧细腻

构图是每个绘本创作的关键,本文的构图极其精巧,游走在每一页都会有身临其境之感。配合语言的推动作用,大大增加了儿童的想象力。绘本的封皮,爸爸是个咧着大嘴做鬼脸的样子,爸爸的位置处在图画的中下部,占据了画面的70%,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逗孩子笑的父亲,正是这样一个父亲在画面里占据了如此之大的比重,更让儿童感受到爸爸的伟大。在“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和“还会走高空绳索”这两页中,爸爸居于图画的中央位置,上下左右前前后后所有真情实景都一一表现出来,没有妨碍故事的发展,并且仅仅在一页纸上就展现出了超过10种生活元素,细节之缜密让人感叹。孩子在读这一页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结合画面中的不同元素展开故事。在“他敢跟大力士摔跤”一页中,作者又巧妙地将大力士夸张的胳膊显露出来,而爸爸还是那个穿睡衣的普通爸爸,爸爸的體型明显比不上大力士,此时作者运用反衬的构图技巧,让我们这个普通的爸爸显得不普通。夸张手法用的最合适的还是在“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这一页,爸爸占据了画面的70%,通过仰视的构图方式,爸爸在前挡住房子了大部分的房子,这一构图使读者更直观的感受到爸爸的伟岸。

绘本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本文通过对绘本《我爸爸》的审美解读,让我们对绘本有了更加直观深刻本质的理解,对于儿童、家长阅读绘本具有一定的阅读指导意义。从审美教育的高度去解读绘本,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对丰富儿童审美想象力和情感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章巍巍,绘本对学前儿童审美发展的作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05)28-40.

[2]张域,儿童图画书插图的审美特征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06)8-9

[3]许继欣,图画书的审美解读对儿童教育的益处——从图画书《小蓝和小黄》谈起[J],教育前沿2016(03).

猜你喜欢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