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的探讨
2017-04-20陈瑞媚
陈瑞媚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德育教育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有效的加强中学德育工作是广大中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灵魂,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道德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广大的中学德育教学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解决对策
一、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这个经济政治飞速发展的时代,德育教育工作也显的更加重要,深刻地影响着德育改革的发展。德育教育存在的意义就是社会培养思想素养过硬、品德高尚的新型人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想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需深入了解现实情况下的情况,使德育教育具体化并有时效性,为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無德是坏才。从这句俗语中就可以充分看出,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当前中学生的道德面貌所呈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态势与学生思想道德,都与社会的发展相互迎合。但是有些学生依旧存在着自卑闭锁、心中无德和唯我独尊等问题。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的主阵地,理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中学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单一的德育教育手段
在以往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德育教师都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严重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善恶观、道德价值观等的直接传授和教育,忽略了激发学生在道德自我完善方面的内在需要和机制才是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由于学校和教师长期处在社会舆论的前沿,为了今后的发展大大减少了集体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讲解。教师在采取德育手段时,也只是走走形式,完全没有把德育教育的目的真正凸显出来,造成了学校德育教育方式的单一性。
(二)在德育教育认识问题上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也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德育工作也要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一,并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此外,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指引,认为高分者就等于成功。德育地位不高,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导致了德育工作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开展受限、德育经费缺乏等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三)过于局限性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个性张扬不愿意被束缚,还希望成为众人的焦点,因此就会做出藐视权威、顶撞父母老师等事情。但是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有些学校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便于管理而制定了统一标准,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展开和设计德育教育工作。久而久之学生就像身处军营的军人,全然没有身处乐园的感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必定欠缺。
三、解决中学德育工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心理素质的不同来展开德育教育,才可以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采取单一的教育方法是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坚决禁止的,更不能用同一种教育手段去应对所有学生和他们不同的需求。因此学校在注重建设德育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他们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进行。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科学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确保时时处处开展德育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时,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的手段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除此之外还能够借助班会设计以法制作为主题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中学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法制教材进行编写,从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三)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是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师可以将道德知识教学,道德认知能力以及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养成的一个根本方法,因此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把道德认识逐渐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实现德育教学目的。
(四)摒弃分数第一的错误观念
初中是学生生命成长中最主要的部分,甚至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生命方向。但是将分数升学作为中学教育的唯一目的,学生日复一日的艰辛努力,而除了成绩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当学生开始厌倦学校生活、厌倦上课就为时已晚了,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学生去全面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自身的特性因材施教,始终坚持育人信念,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以空间和自由,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善良正义,有思想有头脑的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
四、结语
总而言之,未成年人德育教育是一项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工作,但是中学德育育教育工作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只要教师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放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正确实施素质教育,改变评价体制。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方面的活动,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祖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对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与对策探讨[J]. 王伟行. 中国校外教育. 2013(11)
[2]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王俊. 西部素质教育. 2015(15)
[3]初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曾秋燕.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