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汽车底盘检修》课程的教学反思

2017-04-20廖仲伍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廖仲伍

摘要:本文以《汽车底盘检修》课程教学为例,反思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汽车底盘检修;教学反思;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一、《汽车底盘检修》课程教学特点

本课程对汽车专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把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结合国家《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标准》,同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再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求。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了学生借助于各种诊断、检测设备,能够独立排除传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

二、《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当前教学效果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受地域环境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学生对于汽车的认识程度不尽相同,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加之学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诉求差异,导致其对通过课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期待也截然不同。对于《汽车底盘检修》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异明显,有些学生积极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而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差或无自主意愿学习,教学效果不显著。

三、《汽車底盘检修》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汽车底盘检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虽来源于工作情境, 但课程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高职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人才目标的实现。

现代汽车采用自动变速器及电子技术的应用比重越来越大。但本课程整体教学课时偏少,使得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自动变速器检修”所分配的课时太少,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太弱。因课时较少,学生动手实操时间偏少,学生的强化技能训练时间不足,学生工作页也无法概括整个项目。另外,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彼此应有的沟通。

2.个别项目教师的示范操作没到位,示范操作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样板。应着重示范,较难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汽车底盘检修》课程每个项目都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但因实习操作起来脏、费时、费力等问题,学生积极动手的情况较少,需教师监督考核。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改进措施:

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能力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

1.《汽车底盘检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觉得繁难、枯燥。很难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了不少学生由原来的盼学、想学到怕学、厌学,而学习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汽修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明显。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的基本任务。 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能力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

2.整理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材

《汽车底盘检修》教学项目的设计在内容上应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一一对应,以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设计内容。让学生知道维修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对培养学生的维修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们的现有的教材大多脱胎于以前的大专或本科教材,有的仅仅要求降低一点而已,学科本位观念十分强烈,并不十分适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学要求。另外,现有教材对于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

因此,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学生的可续发展深入反思,尽快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出版校本教材,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本课程内容的整合应始终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突出能力本位,按突出能力本位的原则来整合教材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根据本专业的职业岗位以获得职业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熟练的实践能力与较强的创新能力。经过分析讨论,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设计拟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教学相结合,从项目导入-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任务解析-知识导航-任务实施-学习工作页-在线答疑等过程组织教材的编写。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取最佳的教学效能。

另外,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还应该充分考虑本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担负的任务。因此,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应该充分考虑其他课程的学习需要,既要完成本科目的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还要兼顾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教学资源,形成有机整合,而不是只针对本课程内容的简单拼凑。

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生学习的其中一个环节,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生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3.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一方面即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因自主学习所获得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放手”教育,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更多的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自我检验、自我超越的过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及时总结、反思,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长此以往教师就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刘玉清 宋俊骥 李莲英.基于教学反思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研究.管理学家,2012年09期.

[2]盖海红.浅谈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教育与职业,2005年02期.

[3]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