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
2017-04-20张胜良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怎样能够提升学生们实际运动的技能水平、采取怎样的方式以及运行机制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怎样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怎样培养出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怎样调动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新型教学模式有比较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本文当中将结合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分析高中阶段的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改革实践,旨在提升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水平。
关键词: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高中阶段
目前在高中阶段的体育专项化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还没有比较系统化的理论研究资料。在本文当中,将结合在高中阶段的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改革措施实施实际情况,针对其必要性以及面对的问题、措施等展开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以此来强化其改革理论的支撑可靠性,促进高中阶段的体育专项化教学可持续性的改革发展。
一、进行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改革必要性分析
其一,能够对于学校“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有效贯彻,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地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当中的关键性作用。
其二,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整体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健全人格。
其三,实行专项化教学来进行体育课程的授课,能够很好地满足高中階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令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提升主观性,自然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
其四,专项化教学模式将学生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出发点,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一)关于教学概念
1.对专项化教学的概念认知上普遍存在不明确的现象
目前学术领域对于体育专项化的相关教学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认知,仅强调了运动项目设置的过程,严重忽视教学的核心作用(或者是受到师资力量、器材和教学大纲等因素的限制,根本没有条件进行教学),对于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专项化教学的改革工作而言十分不利。
2.正确掌握教学的核心内容
结合上述所提及的情况来看,亟待掌握正确的教学核心内容,而体育专项化的教学概念最核心的内容是教学的内容,体育专项化也是进行体育教学比较主要的方式。结合上海市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所提出的指导思想以及目标任务的论述基础之上,可以总结出:体育专项化指的是在教学的活动当中,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技能水平来实现一种“分层次”的教学。
比方说,上海市教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项目运作形式来实现专业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提升他们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协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并且掌握1到2项运动技能,给学生们自觉参与活动以及健康生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于师资力量
1.目前阶段专项化教学事业上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在中小学教学阶段当中始终都在强调体育老师的一专多能,尽管老师能够对运动技能有所了解,不过并不是非常熟悉,专项不是非常对口,很难进行有效的专项化教学。所以体育老师的师资力量还有提升的空间;另外,专项化教学要求的是小班形式的分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变革了常规的体育课程,老师的压力也比较大。
2.提升师资力量
其一,对有倾向从事体育老师的人群接受的职前教育予以调整,在教学内容当中加入专项教学的相关内容,令他们拥有专项教学的能力,继而在毕业从教之后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专项运动的基本能力以及理论知识。
其二,对于现有的体育老师加强在职培训,有效提升其教学施加能力水平以及教育理论的相关素养。加强他们在自身专项内容当中的弱项。具体的培训形式可以采取在培训基地当中进行集中训练、教学观摩活动、教学技能比赛、专家指导等形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三)关于管理体系
1.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其一,就目前专项化教学的改革战略而言,很多学校的教学改革都比较滞后,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诉求很难实现充分的兼顾。
其二,很多高中在进行专项化教学的改革过程当中,存在场地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等缺陷,评估、奖惩和监督机制也无法有效落实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2.构建起多方合作的体系
从整体上来看,高中阶段的专项化体育教学改革想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依托于多方协作和相互协调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比方说上海地区,通过定期举办联席会议的方式实现了学校、相关单位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进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及改革实施方案等。
另外,高中阶段的体育专项化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构建起有效的分工合作管理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明确管理主体之间的不同分工情况以及主要任务分配工作,以此来确保专项化教学的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比方说,上海地区设置了“项目中心组”来承担起专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撰,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同时培训师资力量、考核试点学校等;作为试点学校,则建立起“校长负责制”等管理体制,承担其本学校专项化教学的相关工作,落实相关措施,并推行对应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
三、结语
从整体上来看,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专项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它有助于学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充分体现出学生处于教学活动当中主观地位的特点,是一种对于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展开全面突破以及改革的尝试过程,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而言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6,(01).
[2]张新喜.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26).
[3]张雨时.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作者简介:张胜良,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辽宁本溪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