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与构建

2017-04-20邹晓霞

文教资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

邹晓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摘 要: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专业来说,能否从国家、学校、专业等各个层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在目标体系构建中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秘书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2012年教育部将秘书学专业列入本科招生目录,为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带来生机。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学校基本集中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秘书学专业来说,能否从国家、学校、专业等各个层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在目标体系构建中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不少大学开设了秘书学本科专业,走过了艰辛的探索过程,为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进一步探索秘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要素及最终构建,笔者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他们的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提炼与分析。

扬州大学文秘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掌握文秘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从事办公室管理和文字处理工作的文秘专业人才。

陕西师大文秘教育专业:本科层次将定位于智能性秘书人才的培养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硕士层次将定位于为全国高等院校输送秘书专业老师,为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高学历层次的公务员、高级秘书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涉外文秘专业:培养既有扎实系统的汉语言基础,又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涉外文秘工作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胜任外事、外企、外贸、政府机构等涉外部门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南京师范大学高级文秘专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培养目标由传统政务秘书转向新型事务秘书,制订并实施融经济、法律、外语、中文基础于一炉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熟练秘书技能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师范大学高级文秘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秘书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敬业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术,具有过硬的文字处理能力,熟练撰写秘书工作常用的各种制式文本,开展办公室业务管理、公关协调、调查研究、信访督查、新闻宣传、会议管理、财产管理、随从事务、文书处理、档案资料管理等专门工作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从事办公室管理、行政事务管理、会议管理及新闻宣传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秘书人才。

广州大学秘书学专业:培养具有文学、社会学、管理学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管理、文书撰拟与处理、辅助领导管理和决策、沟通协调与综合处理等专业技能,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与外资企业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秘书学专业教学提出“实用性、综合性、适应性、实践性”的培养思路,因此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广,适应性强,就业率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素分析

培养目标是“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内容及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1],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上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纵向延伸来说。

1.国家本科教育总目标

国家本科教育总目标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教育活动的依据。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系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本科毕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全面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上述学校对本科秘书人才设定的培养目标看,这四个统一是重要着力点。如广州大学秘书学专业教学明确提出“实用性、综合性、适应性、实践性”的培养思路,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江苏师范大学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秘书人才”均是对上述本科教育总目标的回应。

2.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同学校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一般服务于地方性经济,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特定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应用”的强调是秘书本科专业培养一再强调的问题。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求是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必然的选择。其次,秘书学专业本身即应用性强的专业,对学生相关应用技能的培养是专业的必然要求。不同学校会结合自身性质、特点,制定秘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走出自我特色之路。如陕西师范大学文秘教育专业除了培养秘书人才,还致力于中等职业学校秘书师资培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主要培养涉外文秘人才。

3.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定位、专业特色、社會需求等各种要素,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应该达到的标准和规格。上述院校的秘书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均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但扬州大学的描述稍显笼统,而江苏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则将专业培养目标加以细化,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二)从横向构成来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本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应用型高校本科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系从横向内容构成来说,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要素。

1.知识要素

秘书本科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构建上应具备综合知识,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过硬的应用型知识。与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需要的是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同,与职业技能型人才主要需要的应用性知识不同。秘书本科人才既要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业务操作性要求的知识,又要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甚至包括专业知识之外的法律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以江苏师范大学高级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秘书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敬业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里既包括素质性知识,又包括专业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

2.能力要素

在能力培养上,与理论研究型人才要求研究能力不同,与职业技能型人才要求简单的职业技能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强调复合能力,要求既有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又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胡伟博士认为:“秘书学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懂管理+笔杆子的人才……秘书学专业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发挥参谋辅助作用;秘书学专业学生还应是管理型人才,会管理团队、事务和会务等,会操作办公设备;秘书学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是写作,因此做好笔杆子的培养工作很重要……对于秘书学专业学生而言,办事、办会、办文、写作、参谋、管理六职能实际上就是六种能力,每个层次学生都要培养这六种能力,但要求有所不同。”[3]

3.素质要素

“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的稳定品质与素养”[4]。本科秘书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应用知识、技能等创业所需的专业素质和开拓精神等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指良好的身心素质,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等。职业素质包括强烈的进取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善于合作的素质等。对于秘书人才来说,这些非专业综合素质与未来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美国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注重通识教育。美国高校大都提供丰富多样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学分要求一般高于其他国家,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教育。英国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受“博雅教育”的影响,不仅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这些经验对中国本科秘书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们必须围绕本科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具有本校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准确定位应用型高校本科秘书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层次,基本上属于教学型院校和地方性院校,以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作为大多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秘书专业,其显著特质之一就是应用性。在秘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为主导,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等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上不宜一味攀高,也不能定位过低,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满足地方特殊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上下工夫。

(二)把握秘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类型定位,注意与其他类型人才的区别。

人才可分为理论探讨型人才和实际应用型人才。理论型人才主要承担发现规律与创新知识的重任,注重基础理论性知识和研究能力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更强调综合应用性知识和复合能力,尤其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及敬业奉献精神等。根据市场需要和应用型高校专业教育层次,秘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为学界的通识。秘书早已不是“参谋、助手”的简单定位,用人单位对秘书的要求已从过去的文牍型、办事型、管理型向多功能型和复合型转化。

(三)明确秘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定位。

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运用的知识和能力、包含的创新程度及解决的复杂问题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高职文秘专业、秘书学本科专业和秘书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层次不同、方向不一。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技能型秘书人才,他们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但同时自学能力、管理能力、知识更新、提升能力相对较弱。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秘书人才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强,并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运用及轉化能力。但目前的普遍状况是,大部分院校的秘书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其他二者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并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0-341.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1号,2005.

[3]胡伟,王嘉.对秘书专业教学与发展的思考[J].秘书之友,2015(9):34.

[4]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5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