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外语教学法流派与中国外语教学法

2017-04-20林家宜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教学法

林家宜

摘要:国外外语教学法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中主要形成了五大流派,中国引进后,不断地将其再探索与发展。而研究其特色及现状,有益于探索与形成独具中国特色及符合中国国情、适合国内外语教学环境与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法;外语教学;教学流派

1.语法翻译教学法

作为外语教学史上最早的一个教育法体系,语法翻译法的主要机制是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授和学习外语。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典型的特点。语法讲解则采用演绎法,先讲解语法规则再将其运用到练习中以巩固,而在材料的安排上也是采取先语法后课文的方法,这更易于外语学习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系统化且对语言进行分级处理。

晚清时期,京师同文馆公布了8年制西学课程,我国开始了正规的外语教学。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之后,1912年的《学校系统令》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指出现代社会虽然已有许多教学方法被不断的引进和改革,但语法翻译法仍相当普遍。除此之外,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国内多数英语学习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语法翻译法来培养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民国以后,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以分析式串讲为主,重视精读,造句翻译,听力方面没有专门的训练,主要靠机械的背诵。1978年后虽然有听说法的结合,但大多数外语教师仍然将语法翻译法当做首选的教学方法。

语法翻译法虽便利易行,但由于其过于古老,沿用至今也暴露出许多缺点,如需过多依赖本族语、口语与书面语分离、练习形式单一等。因此国内许多外语教育者开始在吸取语法翻译法的长处上探寻更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外语教学法。

2.直接教学法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需求更大,其中各国交往的最大障碍便是语言交流不畅,因此口语交际在当时显得愈发重要。此时,直接教学法兴起,并被广泛推广。

直接教学法最重视口语,在使用过程中注重以具体的语言情境来培养学习者的能力,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场,力图以此代替机械背诵的方式,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而非单一的翻译记忆。此过程多采用视、听、模仿以及手势等方法使学习者直观的学习语言及掌握说话人意图的目的。

直接教学法的特点则是不翻译所教授的内容,在教学中直接用目的语讲练目的语,尽可能不使用母语,以求创造一个生动鲜活的目的语交流环境。以口语做基础,模仿练习为主,让学习者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能学会用目的语使用者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并进行表达交流。

从其特点中可知直接教学法不重视读和写的技能,让学习者一开始便接受目的语环境使其适应期延长等一些缺点。其被引入中国后,在实行过程中,缺点尤为明显,且其要求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高,对目的语非常熟练。从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学校难以实现将外语课程集中安排,因此直接教学法难以被当作唯一的教学法来进行外语教学活动。

3.听说教学法

听说法萌芽于二次战后的美国,且在短期教授口语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的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被广泛地推广到高等学校和中学的外语教学中。

听说教学法的过程中,新词汇和新的句子结构是通过对话或者段落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其学习的形式包括模仿、重复、关键词或关键结构的替换和变化练习。其强调大量的听力练习可以增强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敏感性,也能为之后的目标语习得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其次听说法强调语言的输出,即说出目标语。最后,在反复的操练背诵中,学习者的记忆也能得到一定的强化,学习效率也得到相应提高,目标语的掌握也变得愈加轻松。

但此学习法中,学习者处于被动的位置,容易逐渐失去兴趣;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讲授目标语的语法规则,使学生对目的语的掌握不佳;听说教学法的句型练习是一种机械性的重复和记忆,往往脱离了社会灵活多变的语言环境,且抑制了学习者创造力的产生,因此听说教学法只能使用于初级阶段。

4.认知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开发应用外语的实践能力及理解能力。其由翻译法发展而来,重新发掘了语法翻译法中有价值的特点,且认为外语的学习是一个规则与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

认知教学法强调了解而不是反应,其关注的焦点有三种,一是针对在知识的习得与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过程而展开的研究寻找科学的方式;二是强调思维结构或思维组织,主张一个人的知识是有组织的并且对新刺激的理解是以此知识为基础的;三是将个人视为积极主动且富有建设性的主体,在习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 而非被动思考者。目前其得到国内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使用较为广泛,但此法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较为有效,对成人的外語学习尤为有效。

5.交际法

70年代末,交际教学法引入我国,并对我国外语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9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法俨然已成为主流教学法,其外语教学模式和理论一起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备受推崇。

在其理论介绍引进阶段,国内一众学者针对国外交际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实践情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新的外语教学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到达一个高峰时期,因此此时交际法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将大纲和教材结合在一起研究。经过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外语教学界更注重在实践中考察交际法,其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因此9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法呈现出了更加繁荣的局面。

而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语界的许多专家及普通教师都在不停的探索交际教学法在国内教学过程中运用时存在问题。如:在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关系方面存在欠缺。

总结

中国外语教学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的经历及顺应诸多外语教学法发展的潮流,各种教学法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产生的,但各种教学法都是从国外引进,并不是赤裸裸的引进后都适用于我国的教学环境及语言学习者,因此为了使教学法在国内达到最大效益化,既不能单独使用某一种教学法也不能照搬其理论及实践方法,而应当适当结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及教学环境来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内容、学习者基础和特点等因素使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其既适应于我国的国情又能达到最大效益化。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顾卫星,王国平.20世纪初叶引入我国交教会大学的英语教学新方法评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

[3]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章益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5]齐戈,魏春梅,杨永艳.英语教学法改革与实践探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6]薛燕华.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与中国外语教学模式.社科纵横,第20卷第5期,2005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Never Forget English’in English Teaching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A Conclusion Report Based on TBLT Appli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Speaking Classes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