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运用有效性探索

2017-04-20蒋超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5期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小学语文

蒋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字符、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输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情感认知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该文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运用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54-02

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教师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字符、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输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情感认知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技术给教师提供了个性展示的舞台,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传统的课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 用在营造氛围情感铺垫时

《课标》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这里强调了理解和体验。因为只有对文章的内容有理解和体验,才会激起情感。有些文章内容学生能读懂并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可没有亲身去经历和体验,难以让情感沸腾。多媒体可以用精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营造出氛围,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如《唯一的听众》一课是一篇美文,老教授是全文的中心人物,也是引领“我”走上音乐道路的关键人物。对老人的语言描写,应让学生好好揣摩体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笔者把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变换一下,变成一首小诗在课件上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猜想,你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在这首诗的旁边插上了老人的画面。就这样,在舒缓悠扬的小提琴曲《摘星》的渲染下,全班一起朗读。这时候,学生不知不觉中将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因此,学生的朗读打动了每个人的心灵。

2 用在突出重点发展思维时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用来体现重点的词、句、段。有些重点片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如《“军神”》一课,文章的重点段落是这样描述刘伯承的: (1)病人一声不哼。他双手紧紧攥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抓破了。(2)病人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3)“72刀。”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笔者不断激发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充分感悟之后,让学生进行朗读,可总认为学生的朗读缺乏内心的感受。于是,笔者播放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的一个视频片段,在紧张的音乐烘托下,学生目睹了刘伯承不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的疼痛接受沃克医生手术治疗的情景。通过画面和音效,学生体会出刘伯承的镇定自若、坚韧顽强,感悟到了他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这正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这时,再让学生带着感受来读这些语句,学生就入情入境了。又如《赶花》一课,文章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养蜂人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地赶花的具体经过,展现了养蜂人艰辛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其中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艰辛”和“诗情画意”的意思应该是矛盾的,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既艰辛又充满诗情画意呢?养蜂人“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究竟赶到了哪些地方呢?让学生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然后以引读的方式进行交流。读完,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走了这么多地方呀!”“这么多地名!我的头都有点晕了。”“老师也觉得这些地方挺陌生的,让我们来看看地图,可以了解得更清楚。”笔者一边用课件演示“赶花路线图”,一边说着地名,然后郑重地强调:“路线图上箭头所指的是直线距离,养蜂人走的时候得绕不少弯路呢。告诉你们,光是从吕梁山区到四川盆地的路程大约就有2 000 km。有人做过比較,养蜂人一年的行程相当于走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啊!”“哇!”学生不约而同地大声惊呼。“而且一路上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他们的肩上挑着沉重的蜂箱。”“晚上他们只能住在帐篷里,吃得也不好。”学生由衷的话语说明他们已真正体会到了养蜂人生活的艰辛。紧接着,再用课件出示一组花的画面以及养蜂人在花的海洋里忙碌着的画面,辅以诗意的渲染:养蜂人匆匆的脚步追赶着绚丽,追赶着芬芳;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酿造出香甜的蜂蜜,换来了收获的喜悦,养蜂人的生活真是既艰辛又充满了—— 学生齐说:“诗情画意!”这样,学生感受到了什么叫“繁华似锦”,什么叫“诗情画意”,对于脑中缺乏丰富意象的学生来说,理解养蜂人诗情画意的生活就不再是无源之水了。

3 用在说话训练发展想象时

一些优美的文章,要想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描述的情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就要让学生边读边思,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美。如教学《登泰山观日出》时,在指导学生朗读后,笔者让学生看泰山云雾缭绕的图片,云雾有的笼罩在山头,有的缠绕在半山腰,有的弥漫在山谷,有的遮挡山峰。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以积累写作技巧。“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那一幅幅绮丽的画面所吸引,学习热情顿时高涨。一句句优美的句子脱口而出:“有的像一朵朵雪白的莲花,竞相开放在山峰上;有的像一匹匹白色的骏马撒开四蹄,在山上自由奔驰”“有的像瀑布从空中直落而下,溅起朵朵雪白的水花;有的像皑皑白雪,覆盖着崇山峻岭”。再比如《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这一课,学生在学完“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后,笔者顺势出示“死海”的多媒体课件,并配上音乐,启发道:“多么奇特的景象啊,如果我们也能躺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享受着阳光、享受着微风、享受着大自然赐于我们的奇迹,你们一定有许多感受吧!”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课堂发言时他们显得非常踊跃,有的学生描述道:“我躺在死海的波浪上,就像睡在儿时的摇篮里,微风就像是妈妈那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细浪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妈妈在我耳边唱的摇篮曲,就这样,渐渐地,我进入了梦乡。”有的学生描述道:“我觉得此时的我就像是一朵白云在蓝色的晴空中悠闲地飘呀飘,飘入梦乡。”这时,学生的想象得以发挥,情感得以激发,就有话可说了。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学问。如运用不当,教师的劳动和学生的学习都是无效的,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时间,又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它就能增加课堂密度,增大训练力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深刻的理解、感受和牢固的记忆,从而有效地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晓林.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学刊,2012(4):173-174.

[2] 齐月凤.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4):108.

[3] 焦小东.语文教学多媒体不能缺席[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54-56.

[4] 花蓓.快乐学习: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21):120.

猜你喜欢

运用多媒体小学语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