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时代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7-04-20牟歌张霞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中小学生网络时代

牟歌 张霞

摘 要:对于身心都未发育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度沉溺其中,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严重影响正常的课业学习。本文从社会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教师、家庭与家长等方面提出了网络时代下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身心都未发育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拓宽视野、扩大交际范围和获得实时、海量信息的正面影响,也有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淡化道德与法律意识,诱发人格障碍等负面影响。在校学生沉溺在网络中,会极大地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严重影响正常的课业和学习。

一、社会与教育主管部门

1.要意识到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与教材一起构成教育系统,与家庭和社会构成了大的教育环境,几个因素在其中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要在更高层次上将教育这个系统很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要协调大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不能厚此薄彼。

2.转变教育理念, 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要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学习的沉重负担,使学生从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

3.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从“单一的知识评价”转向“素质评价”,将“统一发展”转向“差异化发展”,将“重结果”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改进,激励学生调整自我学习的方式,改进不良的学习习惯,促进“人”“文”的双向健康发展。

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主管部门应编写更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在制度层面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投入,实施更为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更为规范地实施教师队伍的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设一支适应时代潮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学校与教师

1.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但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这就造成学生的学校生活单调乏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学校要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发自肺腑的“我要学”。

2.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取决于课堂的吸引力,不与时俱进的授课形式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模式化的环节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时下学生的信息需求。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大信息量,开阔眼界,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在自主和协作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和综合,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

3.教师提升自身能力

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加人性化,从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寻他们希望得到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良好习惯的养成放到重要位置上。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认识,成为学生自主获取“道”的引领者,成為学生自主完成学业的组织者、促进者,把学习活动的舞台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舞者”,让“学的活动”舞出风采,舞出个性。各学科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过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家庭与家长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也体现着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过高的期望会剥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合理的教育目标会模糊学习方向;对子女过度放任自流,只满足物质需求,不真心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要注重改变家庭教育环境,知道孩子的感知,懂得孩子的内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指引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家长要避免不切实际的攀比,不顾子女的学习现状和智力水平,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会加深孩子学习的挫折感。家长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更加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重教、尚学的家庭环境,孩子的性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终生学校。因此,家长要重视教育。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共同配合,学生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盘安.学生厌学心理及行为分析研究[J].职业技术,2006(5).

[2]鲍诗祥.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转化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10(8).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中小学生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