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四化”驱动 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2017-04-20何彦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四化创新型人才企业

何彦芳

摘 要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培育创新型人才則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创新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实施“四化”驱动,即:强化创新思维,优化创新氛围,固化创新机制,变化培训载体,才是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王道。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1

一、强化创新思维,突破传统模式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前提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或者叫做思维的革新。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因循守旧,思维方式僵化单一,处理工作任务如“矮子看戏”,人云亦云,一成不变。在这种思维方式下谈创新简直难以想象。企业要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首先要对职工进行思维方式的革新,要鼓励和激发职工善于并且敢于突破传统,独立思考,从独特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团队拓展训练,逐步培育职工的创新思维模式,让职工从事自己从未做过的体能或者技能训练,看到自身潜能和转变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办培训班,开阔职工的视野和思路,推进思维创新。探索开展职工创新室的创建活动,提高职工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和替代思维的能力,保持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二、优化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

创新需要鼓励和尊重。创新文化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滋养创新型人才最肥沃的土壤。一个拥有蓬勃生机、求新求强求优的企业,必定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创造,鼓励创新的企业。职工在这个企业里人尽其才,集思广益、集中智慧,进行着创新和创造,这一切力量来自创新文化的沃土,也是一个企业求新意志的集中体现。企业可以通过日常教育引导,重点节日企业文化精神的浸润,利用职工技术创新室,发明创造命名,金点子征集、流程优化、课题攻关等载体,培育职工的创新意志,增强职工自主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企业兴旺,我的责任”的员工责任观,形成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创新人才无上光荣,人人受尊重,用创新成果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同时,企业也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氛围,因势利导,引导职工主动积极的发现并解决问题,用创新文化激发职工创新的激情和动力。

三、固化创新机制,凝练创新精神

创新需要机制的完善做保障。一是要建立创新项目网络体系,构建大创新格局。在企业的管理、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创新来源于工作实践。只有明确业务流程、技术操作、设备原理及操作的不足之处,在“三工”即工具、工艺和工序上,在“三基”即基层、基础和基本功上,提高操作技能,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实用性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要明确人员,明确责任,寻求创新项目,构建创新基础网络体系。二是要建立科技评价机制,对创新的技术含量,资金人力投入、创新关键和重点、推广程度、预期效果和工作步骤等进行科学评价,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支持等,为创新项目的落地生根提供有效保证。三是要建立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创新型人才给予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让创新能手在经济上得实惠,精神上得鼓舞,政治上获荣誉。四是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在储备企业人才库时,要注重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强化自主求突破,强化创新求发展。因为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五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着力从培育专业人才转向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机制的完善和固化,进一步凝练创新精神,为企业创新创优提供强劲支撑。

四、变化培训载体,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依靠创新,创新依靠知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培养载体的变化和调整,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不断提高职工的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注重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在安全技术培训上,可以利用案例教学、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培训后跟踪调查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和新的思维方式。利用职工技能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操作和现场演练,注重把理论转变为实践,通过现场的实践,学习实用知识,开发思维,挖掘潜力。二是在技术创新上,重视研究,搭建学术理论研究平台,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科技人才,广泛开展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开展论文发布会、项目研讨会,选树首席职工、进行发明创造命名等活动,搭建创新平台。三是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注重自主创新,通过在生产实践中,开展修旧利废、小改小革等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四是拓宽成长路径。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年轻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担当管理重任,采取送出去培养和请进来集中办学等多种形式,大力鼓励职工自学自考,自我提高,增加知识储备,使创新型人才丰富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四化创新型人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