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长效应对机制研究

2017-04-20张涛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应对机制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信教持续升温现象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大学生思想观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着手构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长效应对机制,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要妥善解决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信教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长效应对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应对机制;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及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人们信仰选择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仰宗教,据一份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活动场所约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可见,中国信仰宗教人口庞大,现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有宗教活动场所和团体,特别是近年来网络宗教信息的涌现,各种宗教书刊的出现,这些都对人们的思想及信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部分人通过接触宗教而成为虔诚的宗教徒和望教者,这使得社会上“宗教热”现象愈演愈烈。而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前社会“宗教热”现象影响,现今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大学生是社会的储备人才,他们的理想及信仰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发展,对其健康成人成才至关重要。大学生信仰宗教对其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高校和谐优秀校园文化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带来了挑战。因此,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宗教信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及政治信仰,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人成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此我们必须要足够重视。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1、部分大学生信教且人数呈上升趋势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信教人数不断增多,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宗教信徒所占比例在3%到4%之间”,而倾向于信教的大学生人数会更多,为准确估算信教大学生人数,2016年,本人对南阳地区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了问卷调查,每所高校发放调查表100份,活动结束时,共回收有效调查表464份,调查对象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等多个学科类别大学生,其中,学历结构以本科生和大专生为主,民族成分以汉族为主,政治面貌以共青团员为主,调研结果显示:在464名份调查表中,信教者为28人,即有6.03%的大学生信仰某种宗教。而关于宗教兴趣及倾向调查中,有33.71%的大学生表示接触过宗教并对宗教比较感兴趣,有7.25%的大学生表示倾向于信仰某种宗教。可见,部分大学生信教且人数不断增长已成趋势,对此我们必须要足够重视。

2、大学生宗教信仰呈多元化趋势

调研显示,大学生容易受各种宗教的影响而成为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或追随者,这使得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国内某一高校针对大学生信教类别调研数据显示“在信教的大学生中,信仰佛教的达到58%,信仰基督教的占到26.1%,其他占8.64%”。本人对南阳地区五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调研也显示,在信教大学生中,信仰佛教15人,占总数的53.57%;信仰伊斯兰教6人,占总数21.43%;信仰基督教者5人,占总数17.86%;信仰道教2人,占总数7.14%。可见,大学生宗教信仰多元化,而在宗教选择上,信佛教和基督教者比例较高。

3、出现了校园传教现象

调研显示,有部分大学生在校园里遇到校外传教人士口头宣传宗教或发放宗教宣传册子,有的大学生甚至在教室桌子上发现宗教宣传单,小册子,光盘等等,可见,大学校园传教现象已多见,如得不到依法有效管控,校园传教现象将会愈演愈烈。

4、大学生信教容易相互影响

调研显示,大学生容易相互影响而信教,这在亲朋好友,同宿舍成员间比较常见。如一受访对象反映其宿舍出现了2名大学生结伴而信基督教现象,他们多在周末一块去教堂参加聚会。而另一受访对象反映其身边有一名好友开始是不信教的,后来受同学潜移默化影响,也开始信教。

5、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党员,团员信教现象

调研显示,当前也有一些大学生党员,团员信教。如一受访对象反映其同班就有党员信教,而信教的28人就有1人是团员,这一现象在国内其它高校都出现过,如一份针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宗教信仰调研显示,“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政治面貌为共青团员的有700人,其中有宗教信仰者50人,占7.14%,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的有92人,其中有宗教信仰者6人,占6.52%”。而另一份针对新疆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调研显示,“大学生党员的信教比例竟高达11.75%,大学生团员的信教比例达13.69%”。由此可见,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党员,团员信教,这显然是与党的纪律是相违背的。

6、部分大学生对宗教认识模糊

调研显示,有24%的大学生对宗教与邪教的关系说不清楚,甚至把宗教与邪教混为一谈。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党员信教与信仰共产主义并不冲突,而显然党员是不能信教的,信仰共产主义与信仰宗教也是相矛盾的。可见,部分大学生对宗教认识模糊或肤浅。

7、大学生了解宗教途径多样化

调研显示,大学生了解宗教途径多样化。如有的大学生是通过阅读宗教书籍和杂志,有的大学生是通过浏览网络或媒体宗教信息,有的大学生是通过教职人员口头宣传宗教与接触宗教宣传小广告,有的大学生是通过私人聚会接触宗教,有的大学生是经家人、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介绍宗教。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1、理想信念弱化

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这使大学生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开始从单一性向多层次型发展,致使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突出表现为不信马列信鬼神。同时社会盛行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对大学生科学信仰也造成很大冲击,他们尊崇物质至上,把金钱权力看的很重;推崇知识无用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过时,这造成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半信半疑。同时,快节奏工作环境,空前激烈的竞争,一些大学生心理压力很大,面对不确定,他们对前途充满迷茫甚至陷入宿命论,为緩解心理压力,他们会转向宗教寻求庇护和安慰,这是大学生信教的重要原因。

2、国际、国内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上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不断对我国进行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宣传,不断对我国进行境外宗教渗透,这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信仰受到严重冲击,而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正确鉴别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和宗教的影响。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际竞争空前激烈,社会不公现象持续存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日益复杂,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压力也致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信仰危机,一些大学生最终皈依宗教。

3、宗教思想文化的吸引

宗教思想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性与伦理性,特别是宗教教义所提倡的为人之善,互助互爱,不偷盗、不淫邪等对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正因为如此,宗教文化的神秘和教义对有正义感及宗教无知的大学生更有吸引力,由于他们对宗教认识肤浅,更容易被宗教的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同时,宗教所具有的精神慰藉功能,如佛教对某些思想困惑及难题的诠释有一定的哲理性,宗教对生、老、病、死的深刻诠释也正是精神空虚迷茫大学生最为缺失的,这是大学生迷恋及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

4、家庭宗教氛围的熏陶

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而宗教信徒以农村地区及城镇低收入者家庭居多,部分大学生从小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自幼便耳闻目染,特别是有些大学生开始是不情愿信教的,后经家庭成员反复劝说最终也开始信仰宗教,在这些家庭中,大学生信教比例相当高的,可以说,家庭宗教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近年来,高校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刚性教育多于柔性教育,特别是部分高校把专业教育与技能作为重中之重,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动手实践能力,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此外,部分教师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重灌输,生硬说教多,人文关怀力度不够,这也脱离了大学生思想实际,致使许多大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在在思想深处并未真正接受,易導致大学生理想迷失,思想迷茫,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多种价值选择时,学生容易接受新鲜、前卫的思想文化,包括宗教”。

三、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长效应对机制

1、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党的宗教政策教育

大学生信教往往是因为对宗教认识肤浅,为此,高校要多开设宗教选修课,举办宗教知识讲座,普及宗教知识,这样可以消除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全面阐述了宗教的本质、产生和发展、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亡条件,加强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它有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宗教的本质、产生及未来发展趋势。党的宗教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是党和国家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加强对大学生特别是信教大学生开展党的宗教政策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规定,理解宗教政策的涵义,从而更好的处理好宗教信仰自由与依法信教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自觉做到不信仰邪教,不参与非法传教活动。总之,通过教育宣传这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认清宗教本质及局限性,从而理性看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有助于引导信教大学生依法依规活动,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在信仰选择上树立正确人生及政治信仰。

2、夯实“两课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两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此,要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针对前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特别是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加强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这样能帮助大学生辨识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的区别、从而提升辨别唯心主义、封建迷信的能力。针对后者,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理论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这些是消除宗教幻想最有效的方法,为此,要加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教育,构筑大学生强大精神支柱。要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手段,增加引导和双互动环节,创新新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必修课之一。这些都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使其树立正确人生信仰及政治信仰,避免其因精神迷茫转向宗教。

3、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引导信教学生依法活动

党的宗教政策规定信教者必须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活动。为此,高校管理者,应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要着力构建以学生干部及信息员为主体的宗教信息网队伍,做好信息反馈。要努力构建班级信息员,辅导员,院系主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组成的宗教事务处理四级联动机制,坚决防止校园内非法传教及发展宗教徒等活动。同时,对于信教学生,思政工作者要多与其谈心谈话,主动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其依法信教活动,引导其不信仰参与邪教活动。对于望教者,要加强宗教常识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逐渐消除其对宗教的模糊认识和好奇心理。

4、加强大学生党团纪律教育,杜绝党员,团员信教

大学生党员,团员信教与大学党团组织教育管理不严有关。如有的党支部发展党员把关不严,有的党支部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及有的党员,团员轻微违纪时,党支部没有进行约谈或处理。为此,高校要以党,团支部为单位加强大学生党员,团员教育管理,要严格考察培养环节,对其不正确言行特别是党员,团员信教者要主动约谈,使其转变认识,树立科学信仰,必要时按照《党章》及党的纪律给予处理。

5、重视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大学生多因学习,生活,交往,交友,就业等产生各种压力,当他们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时,往往会因找不到依靠而心理压力很大,进而会逃避现实转向宗教寻求庇护,可以说,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予了他们心理宽慰疏导作用。因此,在大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思政工作者要主动深入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这样有助于防止其方向偏离。同时,也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有心理压力的望教者,要重视心理预防和挫折后的心理康复,要突出对其个性化引导,引导他们正视困难挫折,学会接受现实,树立正确信仰,学会调节情绪、提高抗压能力,从而为他们建立强大稳固的心理防御机制。

6、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抵制不良风气影响

大学生信教多半与大学生活单调无聊及个人精神空虚迷茫有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陶冶他们情操。因此,高校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这样有助于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活动,丰富他们精神世界,相应就会减少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与宗教的渗透。各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以班级党团小组、社团协会等组织为载体,组织大学生参加党员,团员志愿者服务队,公益社团,参加各类公益或志愿活动等等,从而使其接受政治理论和党团知识的再熏陶,树立高尚信仰,以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二是多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用优秀思想文化和正能量引领大学生,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感受和不断体验,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三是積极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先进和榜样评选,如评选文明学生,见义勇为之星,自强之星,道德之星,用标兵榜样激励其他大学生向其看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信教现状不容乐观且成因复杂,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信教问题,要持续加强马克思宗教观及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加强两课教育,党的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解决其实际困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并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从而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长效应对机制。

课题基金项目:2015年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应对机制研究”,课题主持人:张涛,项目编号:15228

【参考文献】

[1] 李钊文, 周红艳. 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5):123-124.

[2] 黄忠瑶, 刘才刚.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11):106-107.

[3] 王洪飞, 张 澜, 等.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与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12):189.

[4] 苏亚玲, 谢晓晋, 关赐龙.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及分析[J]. 问题讨论, 2011(4):24.

【作者简介】

张涛(1983—),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阳师范学院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应对机制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古代埃及墓室壁画“彼岸时间观”图像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德育方式解析
构建普通高中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探究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危机事件应对机制分析
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应对机制研究
“信仰的力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