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引导研究

2017-04-20孙明辉丁小燕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边缘群体辅导员

孙明辉 丁小燕

【摘要】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各高校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不断增多。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学校、家庭、班级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否及时有效地对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进行教育引导,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本文通过对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行为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引导对策的分析,以求对“边缘群体”的教育引导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教育;引导

近年来,95后大学生逃课、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心理脆弱、情绪冲动、行为上排斥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频频出现,高校中这类脱离大学生主流文化生活的人被人为地归类为大学生“边缘群体”。虽然他们在总体学生中的占比并不是很大,但他们的出现值得我们关注高校教育中的“短板”问题,即传统的教育只重“批量”式的标准化教育而忽视个性化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等。

高校学生毕业自杀以及室友投毒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不得不令人反思:究竟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预防大学生“边缘群体”的产生及如何引导他们回归主流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对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引导的研究,提出对策,以期对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实现一定的教育引导意义。

一、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行为特征

关于“边缘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在世纪年代提出。他认为,所谓“边缘化”是由于移民或通婚而使人们从其所属的种族或文化团体迁移到另一个种族或文化团体中去,这些人既无法得到原属文化团体的接受,也无法融入到新的文化团体中,处于一种被排斥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地带的状态。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认为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主要是相对于大学生活中主流群体而言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性格的内向性。性格内向的人常常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藏在心底,逃避与人的交往,将自己封闭起来,压抑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时候甚至冷漠拒绝对其给予帮助的人,无形中造就了与他人的间隙,自己逐渐脱离群体或被群体忽视致其被边缘化。

2、抗压的脆弱性。95后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平坦,生活顺利,同时这也减少了95后大学生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机会。大部分95后大学生抗压能力不足,心理脆弱,在面对困难压力时经常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3、情绪的冲动性。情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直接指向某个人或某个物。同时情绪是具有行动导向——引导我们立即采取行动。情绪冲动,就是指个体面对与自己内心期待不符的事情或遭受挫折时,内心似波涛汹涌,不稳定的消极情绪极易产生敌对情绪或攻击行为。95后大学生情绪失控杀人或室友投毒事件等这些冲动的情绪表现,给人留下了惧怕的心理印象,进而选择疏远那些情绪冲动的人。

4、行为的排他性。95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多年来被家庭宠溺娇惯,处事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视为不可侵犯的主体,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呈现出咄咄逼人的行为表现。这类大学生过度的自我保护,致其无法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排他性行为一般会导致生活和学习中缺少别人的帮助和关爱,久而久之形成以自我为中心高人一等的封闭状态,与“主流群体”渐渐疏远。

二、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形成原因

95后大學生“边缘群体”之所以处于边缘的境地主要是学校、家庭、班级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高校管理方式和老师教育方法的疏忽。随着时代的发展,95后大学生有着时代的特征,个性张扬,有自己的主张与想法。首先这对于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冲击,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以前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高校的评价或奖励学生机制大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评价。再者,95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普遍心理脆弱,抗压能力不足,这就不同于辅导员以前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能解决的,更多地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学生,而高校忽视了针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辅导与培训。最后,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边缘学生”时,辅导员和班主任忽视了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2、良好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长没有对子女进行正确财富观的引导,造成学生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其次,常年来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障碍,大学生带着95后的逆反心理,与家长沟通不畅,容易走向“边缘学生”的处境。最后,至今为止的调查发现,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不少95后大学生小小年纪就尝到了家庭分崩离析的痛苦,很多也处于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压抑内心的想法,极易陷入恐惧、冷漠、自卑、自我放弃的消极情绪中。

3、班级凝聚力的弱化。首先,大学生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社交范围,并非像高中生生活一般与同学朝夕相处,;再者,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发展,95后大学生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沟通,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最后,班干部团体不重视班级和谐氛围的建设,忽视了班上的“边缘学生”。这种状态的持续加重了班上部分同学对人际交往的恐惧,缺失班级归属感,时常会觉得孤独,也会因无人倾诉而莫名的空虚与无助,这就慢慢地走向了“边缘学生”的境地。

三、引导95后大学生“边缘群体”回归主流群体的对策

1、完善高校管理方式,改善老师教育方法

(1)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如今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自由奔放,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不应根据学生成绩或者课堂、生活中活跃程度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一视同仁,特别要关注有“边缘学生”特征的学生,从学业和生活上关心他们,查找出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解决问题。同时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善于发现边缘学生的优点,并施之以鼓励,逐步消除边缘学生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慢慢灌输全面发展的概念,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

(2)实施多元化评价或奖励学生机制

各高校、学院每学期评奖评优应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能仅以学习成绩论优劣。既然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则必须以多元指标为标准,形成以品德修养和学习成绩为主,并综合考察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发展水平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多项全面测评指标。

(3)加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有关心理辅导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据不完全统计,多数高校的辅导员至少有45%并非心理学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并且班主任大多是各个专业老师担任的,其对于心理或思想教育知识不甚了解,因此学校或学院定期开展心理学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班和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开展经验分享会是很有必要的。

(4)建立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与学校心理咨询師的合作机制

首先,各高校、院系在新生入学初期就应当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其次每学期建立心理成长变化档案,最后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出“边缘学生”并将其具体情况与学校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各自的专业与经验对“边缘学生”对症下药,同时将“边缘学生”的行为特征、形成原因和研究出的对策建立相应的初步辅导档案,之后根据辅导进度和成效完善辅导档案。

2、搭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平台,实现家长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有效沟通

在针对国内某高校95后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38.8%的学生认为“家长爱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长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间存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分歧,也可称为“代沟”。由此可以看出,普遍95后大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这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边缘学生”,当遇到人际交往等困境时无法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进而加重“边缘学生”的消极行为后果。因此,搭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平台,实现家长的主动或被动交流是必要的。

(1)构建多样化的家校沟通平台,实现家长的主动交流

高校、院系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官方网站,发布并及时更新各院系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的手机号、QQ、微信号等社交平台联系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家长能够主动向学校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能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异常行为时能够及时向学校反映和沟通交流处理对策,顺利实现家长与学校的主动交流。

(2)及时向家长反映子女的“边缘学生”行为,实现家长的被动交流

在新生入学时就建立学生的家庭档案,记录学生详细的家庭地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和父母工作单位等信息。当“边缘学生”在校问题十分严重或经辅导员、班主任多次劝导无效的情况下,就应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向家长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对“边缘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同时,班主任或辅导员可以邀请“边缘学生”的家长加入QQ或者微信交流群,组织进行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探讨,实现家长与学校的被动交流。

3、加强班级建设,发挥班级同学和宿舍室友的引导作用

(1)营造班集体良好氛围,增加“边缘学生”的归属感

需要班干部团体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并由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干部鼓励、说服“边缘学生”积极参加班级交流活动,拉近“边缘学生”与班级其他成员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的关怀,减少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压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2)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组织,加强心理疏导与关怀

班干部团队应重视班上“边缘学生”的处境,鼓励班上学习成绩优异、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等综合素质高的同学或宿舍室友成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小组,加强交流互动,积极倾听,理解“边缘学生”,帮助“边缘学生”摆脱孤独无助的处境,敢于直面自身的缺点,加强完善自己的决心。同时遇到自身无法对立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反映情况,听取意见或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 胡锦山. 罗伯特.E.帕克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研究[J]. 求是, 2008(01).

[2] 斯蒂芬. 罗宾斯, 孙健敏, 译. 组织行为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84-85.

[3] 肖建国, 王立仁. 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教育对策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3(02).

[4] 刘新庚, 李超民, 刘邦婕. 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J]. 学术论坛, 2011(10).

[5] 李亚楠. 边缘学生的形成[D].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2.

[6] 邱德峰. 边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报, 2013(01).

【作者简介】

孙明辉(1984—),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湘潭大学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丁小燕(1985—),女,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边缘群体辅导员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