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

2017-04-20戴雄英赵军陈荣张秋红刘艳辉

教师·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卓越计划

戴雄英+赵军+陈荣+张秋红+刘艳辉

摘 要:文章作者针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前大学物理实验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几点反思。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物理实验;学与教

2010年6月,我国启动了旨在使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卓越工程”。中国工程院高金吉院士曾指出:工程师是科学与生产发展、科学与社会进步、科学与高技术产业化等的桥梁 [1]。湖南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首批获准参与实施该计划的高校之一,以推进“卓越计划”为契机,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一、实施“卓越计划”前大学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首先,实验态度不端正。学生不重视实验过程,只关心结果是否能符合老师的要求,把实验当作老师布置的任务。有的甚至抄袭或捏造数据,敷衍了事,只图蒙混过关。

其次,未能发挥学生实验的主观能动性。一些在中学没有动手实验过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有些畏难,实验过程中碰到有稍微难点的步骤就想求助同学或老师,害怕独立进行实验。

最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实验时不清楚实验原理,只希望老师把整个实验过程都演示出来,然后依葫芦画瓢,实验时不能自己独立解决,不能从整体上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实验,更不可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实施“卓越计划”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首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同其他传统理论科目一样按教材内容展开,忽略了物理实验本身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没有对学生的主体性予以足够尊重。

其次,缺乏对学生实验基础的了解。高中物理实验没有单独成课,学生对物理实验的了解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的随堂演示实验,另一方面来自于考试试卷里的实验题,很多学生从来没有动手操作过实验仪器。而且,我们知道中学的教学主要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展开,右表是2014—2016年湖南省高考命题中相关实验情况的统计,表中的“√”表示该年考到了相关知识。高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共有12个,事实上,高考命題内容很少,所以中学在实验上的投入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教学方法老套,每次实验课几乎模式一样,教师滔滔不绝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甚至有的将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演示。

当前的“学”和“教”模式已经不适应于当前对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从“学”与“教”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探索教学改革模式势在必行。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探索

首先,教学理念定位准确。我校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我们的教学也始终围绕这一理念,旨在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后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2]。

其次,自编教材针对性强。我们在认真研读《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全体教研室成员集体的智慧,自编了教材。教材中,除了延续以前满足下列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常用的实验仪器的性能及其操作技术,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外,还考虑了与中学实验教学的衔接,重点考虑了“基本要求”中的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放性实验,进一步改进实验内容和方法,实验形式灵活多样,贴近生活,如测量不同品牌的洗发水的黏度、头发丝的直径等。

再次,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全开放式教学。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更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的开放,是观念意识上的开放,其落脚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鼓励编程处理数据,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动手对部分仪器进行改进。通过加强实验前的预习和实验过程中的能动性和思考性,减弱对教师的依赖性,促进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包括情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能增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收集信息、自我表达的能力。

最后,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师整体实力。教研室教师一起分析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课前参与,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帮助学生课后及时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参与改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到省内外高校进行教学交流和调研了解同类院校好的教学经验;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平等交往学习,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反思

首先,目前我们教研室共有8名教师,其中4人拥有博士学位,怎样调动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很好地促进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其次,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比较简单,应该加上实验介绍后的口试,强调预习和实验过程,而不是仅仅侧重最后实验数据的准确度等。像德国等发达国家就把实验课的表现作为选拔博士生的依据。

最后,我们的实验课程并没有完全按“基本要求”实施,如在课时方面,“基本要求”要求实验课时一般不少于54课时,而目前我们的课时只有32课时;在实验内容方面,也还不够全面,由于资金等的不足,有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仪器并没有涉猎等。

参考文献:

[1]崔 军.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孙泽文,刘文帆.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5(5).

戴雄英(1977—),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单位:戴雄英,赵 军,刘艳辉 湖南工程学院;陈 荣 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中学 ;张秋红 湖南省华容县第二中学 )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依托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 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微课在分光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