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阳市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

2017-04-20詹全胜朱心明陈武李红玉熊安华

绿色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现状

詹全胜+朱心明+陈武+李红玉+熊安华

摘要:根据当阳市2016年度湿地资源动态监测结果,对当阳市湿地面积、分布状况、湿地类型、湿地特点、湿地利用现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阳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14119.69 hm2(不包括水稻田),湿地类型有人工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四类,其中,人工湿地面积最大,是当阳市的湿地主体。为此,提出了以建立完善湿地管理体系,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实施湿地生态修复为主要措施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湿地资源;现状;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140-03

1 引言

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1]。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生产力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健康的濕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人口、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对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关乎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3]。

2 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沮漳河中下游,大巴山脉东麓,荆山山脉以南,是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跨东经111°32′14″~112°04′42″,北纬30°30′23″~31°11′42″,南北长76 km,东西宽51 km,总面积2150 km2。

2.2 地形地貌

当阳市地处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的延伸地带,余脉绵延曲折,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低山、丘陵、平原三级阶梯,地貌格局可概括为“五岗地、四平原、一山丘”。西北部为低山丘陵,西南部和东北部为岗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平原,境内一般海拔高度在300 m以下,最高海拔1083.8 m,最低海拔37.4 m。

2.3 气候特征

当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湿润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平均日照时数为1850 h,年均无霜期268 d,年平均气温为16.4 ℃。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0 d,常年平均降雨量在936~1048 mm之间,降雨多集中于夏季。年蒸发量1381.4 mm,年≥10 ℃积温5241 ℃,年干旱日数84 d。

2.4 地质土壤

当阳市位于黄陵背斜东侧,地跨鄂西隆起构造带及江汉平原沉降带,地质构造比较繁杂。地层以白垩系砖红色砂岩、紫色泥岩和第四纪沉积物为主,侏罗系紫红色泥岩和黄色泥岩、泥质粉沙岩以及石灰岩亦有较大范围的分布。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

2.5 水文

当阳市水资源主要由贯穿全境的沮漳河两大水系及纵横交错的35条河流的径流水和堰塘、水库蓄水构成。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沮河、漳河两大水系。沮漳二水纵贯市境121.4 km,流域面积3964.9 km2。沮河、漳河在两河口汇为沮漳河,境内河道呈“Y”字形,从北向东南,流经枝江,然后在荆州市注入长江。沮河发源于保康县欧店关山,流经远安县于雷打岩入当阳市境,境内河段62 km,流域面积911 km2,常年有水;漳河发源于南漳县三景乡老龙洞和蓬莱观,流经远安县于韩家嘴入当阳市境,境内河段59.4 km,流域面积1318.6 km2,常年有水。沮漳河属长江一级支流,当阳段22.6 km,流域面积646.4 km2。全市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8.98亿m3,水库库容4.65亿m3,地下水储量约4.8亿m3。全市现有水库126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小㈠型水库45座,小㈡型水库74座,堰塘23539口,大中型引水渠6条402 km,干支渠11条,长827 km。全市形成漳河、巩河、东风、百里四大灌区和沮西、漳东两大排水区。蓄、引、提总控水量4.65亿m3,其中有效水量3.5亿m3,占全市年平均径流量8.98亿m3的39%。

2.6 植被

当阳市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包括以马尾松、湿地松、杉木为优树树种的针叶林;以栎类、化香、杨树为优树树种的阔叶林;以马尾松等针叶树种和栎类等阔叶树种混交的针阔混交林;以黄荆、马桑、映山红、火棘等为主的灌木林。主要水生植物有挺水植物荷花、芦苇、蒲草,浮叶植物睡莲、芡实、菱角,漂浮植物凤眼莲,沉水植物黑藻、狐尾藻、菹草、眼子菜等。

3 湿地现状

3.1 湿地类型及面积

据当阳市2016年度湿地资源动态监测结果统计,当阳市湿地面积14119.69 hm2(不包括水稻田),占国土总面积的6.6%,其中,河流湿地2979.05 hm2,湖泊湿地609.14 hm2,沼泽湿地,677.10 hm2,人工湿地9854.40 hm2(表1)。

3.2 湿地分布状况

当阳市湿地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分布。漳河、巩河2个大型水库分布在北部山地区;6个中型水库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区;水产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南部岗地、平原区;长江一级支流沮漳河为两大主水系,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沮漳河两岸堤坝以内。

3.3 受保护湿地状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湿地生态建设工作的不断加强,当阳市对湿地保护与管理高度重视,通过完善管理机构、加大资金投入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湿地的保护与管理。目前,当阳市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湿地公园1处,湿地保护小区1处,饮用水源保护区1处,森林公园1个,受到各类保护的湿地面积为4838.99hm2,占湿地面积的34.3%(表2)。主要保护类型为自然保护区,即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巩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3.4 湿地资源特点

(1)湿地资源丰富。当阳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市现有水库126座,堰塘23539口,河、渠、沟网密布,总长1500 km,沮漳河河道流程110 km,包含水稻田的湿地总面积达40119.69 hm2,占国土面积的18.6%。

(2)人工湿地面积大。当阳市湿地类型多样,涉及除近海与海岸湿地以外的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7个湿地型。其中,人工湿地面积9854.40 hm2,占湿地面积的69.8%,如果将水稻田纳入统计范围,当阳市内的人工湿地比例将高达89%。

(3)湿地利用强度高。当阳市的湿地大都属于浅水型湿地,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水文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种植。湿地面积中水产养殖场面积达3171.09 hm2,占湿地面积的22.5%,占人工湿地面积的32.2%。

4 存在的问题

4.1 盲目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

长期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们开发利用湿地呈加剧态势。近30年来,当阳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塘,袁家湖、莫家湖、季家湖、菱角湖等大量湖泊湿地被改造为精养鱼池(图1);部分水库的库稍或库叉被拦截改造成鱼池(图2);沮漳河两岸大量的沼泽湿地被改造成鱼池,或因采砂、采石被破坏(图3)。这些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行为,造成湿地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4.2 湿地利用过度

对自然湿地产品的强烈需求导致湿地野生动植物被无节制地猎捕和采集;高投入高污染的养殖方式导致湿地生态系统水质污染严重;江河湖泊中采砂行为以及乱占、滥挖和填埋湿地的行为比较严重[4]。

4.3 社会发展影响加剧

当阳市的人工濕地中,库塘湿地大多投肥养鱼,水产养殖场都是精养鱼池,大量的投肥产生了大量的氮、磷残留,而农田和池塘排水最终进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随着当阳市工业的发展,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工业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加速了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恶化[5]。

4.4 湿地保护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

国家虽然已制定了《环保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但没有关于湿地保护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由于缺少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湿地管理体系也难于理顺,在实际的湿地管理、保护工作中,林业、水利、水产及环保部门各自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行业管理依据,但却没有统一的法规可以遵循,各部门之间关于湿地管理的相互协调不顺,给湿地保护工作造成困扰[5]。

5 建议与对策

5.1 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建立湿地生态保护管理体系,统一协调、平衡湿地保护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管护联动网络,成立专职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安排专门管理经费,夯实基础,确保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良好运行。

5.2 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扩大湿地公园建设范围,增加湿地公园面积,将向家草坝水库和百宝寨风景区及沮河城区段纳入湿地公园建设范围,把湿地公园面积增加到1500 hm2以上。

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在现有的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基础上,以6个中型水库为基础,新建6个湿地自然保护小区,把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的面积增加到1500 hm2。

通过加大保护力度,把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的湿地保护面积增加到7000 hm2以上,纳入各类湿地保护的面积比例达50%以上。

5.3 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1)对占用袁家湖、莫家湖、季家湖、菱角湖等自然湖泊湿地修筑鱼池的,要逐步退渔还湖,恢复湖泊湿地的自然生态。

(2)对在河道内沼泽湿地上采砂采石的,要坚决制止,对场地进行平整改造,改善土壤条件,种植水生植物,修复沼泽湿地。

(3)制定库塘水产生态养殖标准,禁止在库塘湿地内投肥养殖,改善湿地水质。

(4)在水产养殖场实施生态养殖,禁止向鱼池大量投放化肥,制定水产养殖场废水排放标准,减轻养殖场排水对湿地水体的污染。

(5)开展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根据不同地方湿地资源特征与当地公众、社会的关系,建立各种类型的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如开阔水域生态养殖、农牧渔复合经营、稻蟹(虾)复合利用等,提高湿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湿地保护管理规定[R].北京:国家林业局,2013.

[2]翟 可,徐惠强,姚志刚,等.江苏省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3):175~1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EB/OL].[2016-12-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12/content_5146928.htm.

[4]吴后建,但新球,舒 勇.湖南省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和建议 [J].湿地科学,2014(4),12(3):349~354.

[5]赵 辉,石道良,赵洪波,等.湖北省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J].湖北林业科技,2015,44(4):41~43.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现状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