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设疑,课堂因疑而高效

2017-04-20陈好梅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措施

陈好梅

摘 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人们求知的动因,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设疑的精确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当前课堂教学中设疑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设疑的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有效设疑;政治教学;措施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演奏的舞台,要奏出美丽的篇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疑,它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灵魂对话的纽带,能将教材、学生、教师三者融为一体,对引导学生把握新知、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从政治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看,教学预设中仍然存在设疑素材陈旧化、设疑与知识脱节、设疑问题表层化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政治课的特殊性,在学生认知上的困惑、思维上的无助和思想上的矛盾处有效设疑,课堂才能真正因“疑”而高效。笔者结合在本校所听的一节公开课谈谈对有效设疑的一些认识。

一、聚焦课堂设疑误区

1.设疑依托的素材无时代性,缺乏鲜活力

鲜明的时代性是政治学科的显著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各模块知识的设置都是以生活中的素材为基础,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和感悟知识,从对生活素材的思考中培养理性思辨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既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也是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但是,一些教师疏于对素材的积累和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教学素材过于陈旧,老生常谈或过于生疏,学生一脸茫然,无精打采,课堂教学走向乏味,教学效率势必大大下降,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2.设疑与知识相脱节,缺乏说服力

设疑是为了实现无疑,或是为了突破一定的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在设疑时要紧扣教材知识和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情境材料进行了大张旗鼓、激情澎湃的解说,学生的兴奋点确实被点燃了,但实际上学生陷入了听故事和表面上的热闹。如在谈“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教师播放了一则关于“最美书记杭兰英先进事迹”的视频报道,接着教师滔滔不绝地补充了一些杭兰英的其他先进事迹,学生听得很投入。但当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最美书记杭兰英的先进事迹吗?”结果学生大声地回答:“不知道。”该教师又接着问:“你在最美书记杭兰英先进事迹上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就让学生找到书本上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说出来。最后在本课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一起背诵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情境极具生活化、典型化,情境材料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确实有关联性,但实际上呈现的材料与知识脱节,并没有用材料很好地阐明该观点,而是僵硬地进行了拼凑,缺乏对情境材料的深入挖掘,整个教学过程都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杭兰英的人生选择和带动本村致富的原因,而是直接转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没有让学生懂得先进事迹的原因,典型的情境材料形同虚设。

3.设疑的问题无梯度,缺乏发展力

设疑不仅要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设疑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因此,设疑要有一定的梯度,层层深入,步步突破。但许多教师由于对书本观点研究不够,对材料选择的精准度不够,在设疑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于直接化,学生第一时间习惯找书本,而不是动脑思考问题。如“哲学上的价值含义是什么”,学生直接翻阅书本,异口同声,对答如流,如“好不好”“行不行”等,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没有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二是问题难度大,学生无法思考、作答。如教师直接设疑“为什么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缺乏一个由浅到深、由个性到共性的逐步深化过程,使学生面对这一空洞问题,如无头苍蝇,不知从何说起。

4.设疑的思想未深入,缺乏感染力

政治课教学的灵魂和归宿是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课堂设疑在层层深入后,一定要回归学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本身对三维目标缺乏有效认知,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素材的有效选择和深度挖掘,使设疑仅停留在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落实上,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二是缺乏“水到渠成”的效果,不是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再到思想教育,而是为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搬硬套地设置问题,缺乏基于生活情境与知识探究相结合的自然生成性,学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难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既然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这对我们的人生有何启示或者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这类设问,虽然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没有真正的感染力。此类设疑,表面上看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落实三维目标,但实际上并没有启迪学生的智慧,学生仍然是疑而不惑,惑而不悟,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课堂设疑必须走出这些误区。

二、走出课堂设疑误区

设疑是开启课堂教学的一把钥匙。有效的设疑能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思想三者的有机统一;有效设疑能把生活情境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完成对教材的创造性利用。但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角度来看,有效设疑的关键在于“生活”与“知识”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能力”与“思想”的统一。

1.设疑要把“生活”与“知识”统一起来

设疑要以生活情境材料为依托,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感知生活时逐渐获得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解读能力。设疑要围绕教学目标中确定的重难点,使学生在情境问题的探讨中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设疑既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又要融合学科知识,通过设问把生活情境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对情境材料去粗取精,加工改造,选择学生所熟知、感兴趣的典型生活案例进行设问,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知识,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点燃学生的参與热情,让学生想说话、爱说话。

如上文关于“最美党支部书记”的教学情境,可以调整如下:教师提问“最美党支部书记美在何处”,学生讨论、概括:责任与服务,教师进一步深化设问:“这种责任与服务为什么是最美的?”(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的主要标准);增加一则关于官僚主义严重的反例,形成鲜明对比,并由此设问,“美丑对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美丑对比中看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美丽人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创造美丽人生?”(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真正设疑的契合点是“责任与爱心”。通过对这个观点的设疑,达成了生活与知识的有机统一。

2.设疑要把“认知”与“思维能力”统一起来

问题的提出,既要防止过易又要防止过难,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的状态上,给学生的思维不断加温。所以,设疑要做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能指导生活;要兼顾学生认知活动的思维逻辑和教材知识的呈现逻辑,做到有梯度,由特殊到一般、由点到线再到面。如“最美党支部书记”一例中的设疑,“最美党支部书记美在何处”(问情境)——“这种责任与服务为什么是最美的”(情境中问知识)——“美丑对比看世间百态”(用知识分析情境)。设问由特殊到一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一个设问在于为知识的讲解作铺垫,第二个设问在于从生活情境中提炼知识,第三个设问在于知识点回归情境的具体运用。

通过层层设疑,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列问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具有思维深度,有利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既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又要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

3.设疑要把“释疑”与“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设疑不仅要立足于“疑惑点”,更要立足于“思想观点”的冲突点,落实到思想点上。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思想教育是高中政治课的灵魂,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帮助学生把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应充分运用素材巧妙地结合书本中的思想道德因素,寓道德教育于无形中,让学生能真正主动地把知识化为觉悟,并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讲述“价值观导向作用”时,设置生活情境:醒来不见恩人面,眼淚汪汪喉咙哽。这是黄先生现在的心情写照,自从黄先生知道自己曾经被人救过命之后,就非常想见到这位救命恩人。但事情发生在40多年前,黄先生手中关于恩人的线索很有限,根本不知道从何找起。为了找到恩人,黄先生通过各种朋友打听恩人的消息,请人在网站发帖,通过晚报平台寻找恩人。对黄先生的寻恩人行为,不少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对这种知恩图报的举动很感动,“坚决挺你! 顶一个”“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忙把信息扩散开去。”“寻找信息这么少,希望很渺茫。”教师可以据此设问:“对于黄先生的行为,为什么网友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认知上的困惑;“黄先生到底该不该寻亲?为什么?”这是思想上的困惑。让学生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该问题的设置就水到渠成了,既解了学生的认知之“惑”,也解了学生的思想之“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和内化知识的过程,要让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潜移默化、深入浅出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必须克服设疑的粗糙和马虎,做到设疑的时代化、知识化、能力化、思想化,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设疑的作用。

参考文献:

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