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2017-04-20范利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改革教学

范利萍

摘 要 随着我国税制不断地健全、完善,对纳税实务教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弊端也日益凸显。本文针对《纳税实务》课程的特点,结合纳税实务的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纳税实务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F230-4 文献标识码:A

《纳税实务》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基础技能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内容,掌握企业需要缴纳税种的计算方法及办税能力。该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所以一般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比较重视这门课程。笔者经过几年的高职教学过程中,发现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难点和弊端,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

1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理论教学内容过多。以我校为例,在教学课时分配上,该课程64课时,理论教学40课时,实际操作24课时。在教学中因理论性太强,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税收涉及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工业和商业企业的情况都难以掌握,再涉及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内容,学生要掌握的范围太广。再加上高职的学生大部分理论基础不牢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学互动环节时,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2)税收核算内容较繁杂。在《纳税实务》课程中税收的种类较多,主要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目繁多,计算过程复杂,如在增值税的计算中混合销售、兼营销售及混业销售中,因概念容易混淆,致使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结果;还有企业所得税,必须要结合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灵活掌握。

(3)缺少实践操作,理论与实际无法结合。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因实验室的缺乏以及教学经费的限制,我校目前还未建立会计仿真模拟实训室,学生的实际操作仅仅停留在课后的练习和老师课堂的实际操作的演练上。而目前我国已经普遍实行网上办税,而现实情况是税法课程一般不安排纳税实务环节,学生无法实际操作纳税实务,因此学生得不到这一方面的实训,从而影响学生的实训效果。

(4)税法变动频繁,教学内容滞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不断深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针对税制国家税务总局及相关部门不断进行调整。如增值税的转型、个人所得税中免征额的确定等。各税种的补充文件、通知等行政行法规非常多,变动频繁,加之教材都是提前一学期预定的,因此在使用教材时没有按新的条例来上课,教师则往往将旧的条例传授给学生,造成知识更新的迟缓。

2高职院校《纳税实务》教学改革方法

(1)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引进外来有经验的人员。因我国税制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变动频繁,故作为会计教师需时时把握税收政策的最新动态,不仅自身要时刻关注税收法规相关的媒体,包括相关的报刊、广播、网络等,随时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作为学校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督促教师下到企业锻炼,以適应税制改革发展的新变化。对于到企业锻炼的教师,一方面,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不去企业锻炼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处罚,真正把专业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多引进企业会计人员或已退休的会计教师上岗,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掌握动态比较及时,愿意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

(2)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让学生接受,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结合,把知识点尽最大可能传授给学生。举例说明:

①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上,以某一个企业为例,实施一案到底的模式。那么为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就需要《纳税实务》课程的负责人每年提前做好教学实施总计划,课标上要针对每一章节设定好案例,选择的案例要做到与实施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每个案例的取材既要联系实际,又要有趣味性,同时要让学生容易接受。那么做为任课的老师来说,要具有一定的信息量,通过向税务机关搜集纳税人的纳税资料等方式;其二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将该税种的立法背景、意图、条款及相关操作问题做重点讲解,分析演示。如将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税收征管法,对于其他小税种,不讲解或少讲解,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基本原理进行自习。采用案例教学目的不是讲授知识,而是讲授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枯燥的法律条款与实际相结合,易于理解掌握。

②模拟教学法。运用模拟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案例中,把某一企业实际业务规范性操作程序对学生进行演示,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那么在进行模拟教学时,教师要事先做好模拟教学实物工具的准备。比如做纳税申报时,由任课教师给出一个企业一年或一个季度的纳税资料,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计算相关税种的应纳税额,并自行填报好纳税申报表及其他纳税资料。通过模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运用了解纳税的基本程序,掌握一定的办税能力。

(3)建立仿真实训室。学校应该加大硬件的投入,建立校内全真模拟实训室。在软件上也要真正做到全真,即提供企业真实的数据,配备有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让学生了解实训中每一个步骤的动作要领和关键技巧。目前,校内实训项目主要是把常规性、个案性的账务处理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一般经济业务的核算能力。如怎样对企业部门进行编码以实现部门核算,利用财务软件完善的功能进行查账,怎样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等很少涉及。因此,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层次的提升,让学生真正掌握会计操作技能。

(4)注重实践活动。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税务机关做短期实习。主要是到企业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掌握企业实际缴纳各种税真实数据。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增强对税法知识的灵活性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猜你喜欢

改革教学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