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的策略分析

2017-04-20郑婷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小学

郑婷婷

摘 要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学得枯燥,思维模式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而教师也感到很难教。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而且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有效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因此,这个问题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 高年级数学 应用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的应用,是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指标性的教学技术。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学策略的恰当与否。应用题的教学同其他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差别,它是集数学表征、算式表征、计算表征为一体的问题解决教学。因此,要使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不流于形式,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来源生活化,呈现形式多样化,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分析题目结构,掌握解题核心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根据专家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学生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解题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存在差别。解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解题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1.2抓住关键字,找准数量关系

应用题的题干都是由文字构成,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能理解的内容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找出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就是这一环节的关键。从应用题中抓关键字突破。应用题的已知条件中,经常含有比、多、少、是、倍、快、慢、长、短、一半等关键字眼。从这些字眼入手,可以迅速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对分析题目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指导画图分析,进行辅助解题

应用题只是区区几句话,往往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差。如何将抽象的题目转化成形象、直观、具体、看得见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思考的。运用画图辅助分析应用题是不错的选择。图画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鼓励学生在多种形式之间转化。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所谓审题,就是了解题意,搞清楚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它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一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对题目的感知,使首次感知材料准确、鲜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反复读题,符号标记,复述要点,深思题意等方法,使感知准确无误,并在练习中养成习惯。通过复述能力的培养又能使学生将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数学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经常鼓励学生尝试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解法,指出其思维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基本数量关系,让其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实际应用性问题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领悟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是解决问题时沿着各种方向、不同途径去探索和思考。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训练以及一题多解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如,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可以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解答(1)方程解:解:设白兔有x只,则黑兔有1/5x只,列方程x+1/5x=18。(2)归一法:从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用18€?€?=3(只)求出黑兔,用18€?€?=15(只)求出黑兔。(3)按比例分配法:从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黑兔占一共的1/6,白兔占一共的5/6,用18€?/6=3(只)求出黑兔,用18€?/6=15(只)求出白兔。(4)用分数的方法:从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是单位“1”,而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1/5,18€鳎?+1/5)=15(只)是白兔的只数,15€?/5=3(只)是黑兔的只数。平常教学时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对多种解法加以比較从中找到最佳的解法。从而使学生懂得,在解应用题时,要尽可能地选用最简捷的方法。

4注重培养学生验算的能力

验算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步骤。验算的方法有估算、代入,另解。下面就估算举例加以说明。

例如,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要榨出2100千克的油,需要油菜籽多少千克?在做这道题时往往有学生出现2100€?2%=882(千克)的错误解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要榨2100千克油,只需882千克油菜籽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呢?从而 判断答案是错误的。再引导学生重新审题,理解“42%”的意义,就是表示油是油菜籽的百分之几的数,得出油菜籽千克数€?2%=油的千克数,找到了正确的解法,2100€?2%=17500(千克),这样就能做到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5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是与学生的自主活动密不可分的。思维的过程可以引导,但是绝不可能替代。所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地了解问题,学会解题的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通过有效教学,优化学生的应用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小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