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的改进

2017-04-20高新一王玉英

科学种养 2017年4期
关键词:形成层塑料薄膜砧木

高新一+王玉英

果树嫁接虽然是一项重要而古老的技术,但在生产上特别是远距离引种,嫁接成活率、保存率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要做到省工高效,加速优良品种的发展,确保嫁接成活,就必须掌握嫁接成活的原理,采用科学的方法。

一、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

1.形成层和愈伤组织的作用

果树生长部位主要有三个:一是根尖,使根向地下生长;二是茎尖,使茎向空中生长;三是形成层,形成层是树皮与木质部之间的一层薄壁细胞组织,这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引起果树的加粗生长。

在嫁接时切削枝条形成伤口,可刺激伤口处形成层产生创伤激素,使形成层细胞加速分裂,形成一团疏松的白色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这是一团没有分化的球形薄壁细胞团,叫愈伤组织。观察伤口的变化,可以看到开始2~3天,由于切削表面的细胞被破坏或死亡,因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浅褐色隔膜。嫁接后4~5天,褐色层才逐渐消失。7天后从形成层处产生少量愈伤组织。10天后接穗愈伤组织可达到最高量。但是,如果砧木未产生愈傷组织相接应,那么接穗的愈伤组织就会因养分耗尽而逐渐萎缩死亡。砧木愈伤组织应在嫁接10天后生长加快,由于根系能不断供应营养和水分,因此砧木形成层处形成愈伤组织的数量要比接穗多得多。

嫁接时,双方接触处总会有空隙,但是愈伤组织可以把空隙填满,当砧木和接穗的愈伤组织连接后,双方细胞之间有胞间连丝联系,使水分和营养物质互相沟通。此后双方共同分化出新的形成层,形成连通的导管和筛管。这样,砧木的根系和接穗的枝芽便生长成新的植株。

从以上原理可以看出,无论采用什么嫁接方法,都必须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互相接触。双方接触面越大、接触越紧密,嫁接成活率就越高。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使双方愈伤组织能大量形成。因此笔者认为,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能长出足够的愈伤组织,并紧密接合。

2.愈伤组织形成的内在因素和测定方法

砧木和接穗是否有生活力以及生活力的强弱,对嫁接成活极为重要,特别是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在嫁接数量较大时,一定要在嫁接前对接穗进行生活力的测定。

测定生活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愈伤组织的测定法。可将接穗剪成嫁接时的长短,而后削一个斜削面,用湿毛巾将接穗包起来,要求把湿毛巾拧到不能滴水,包好接穗后再卷起来,放入塑料薄膜保湿袋中,而后再放入25℃的恒温箱中。这样,使接穗保持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和黑暗条件下,10天后即能取出观察。良好的接穗在伤口面形成层处能形成很多愈伤组织;生活力差的接穗形成很少;不形成愈伤组织的,说明已失去生活力,这种接穗不能用。为了观察更准确,可以在果园中剪一段生长健壮的发育枝做对照。

3.愈伤组织形成的外界条件

形成愈伤组织的外界条件有四个方面:温度、湿度、空气、黑暗。

①温度。笔者通过不同温度的生物培养箱培养接穗,可以观察愈伤组织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温度在15℃以下时,愈伤组织生长很缓慢,在15~20℃时愈伤组织生长加快,20~30℃时愈伤组织生长最快。但是,愈伤组织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的树种间是有差异的,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落叶果树春季芽萌发早的,其愈伤组织的最适生长温度接近20℃;春季芽萌发晚的,其愈伤组织生长的最适温度接近30℃。在北方,主要果树芽萌发次序正常情况下为:山桃>山杏>樱桃>桃>李>海棠>苹果>山楂>板栗>核桃>枣,所以北方果树春季嫁接的时期也应和以上果树的萌发次序相一致。

有一个问题应注意,以前一般认为果树春季嫁接的合适时期是砧木芽萌动时,通过试验观察芽萌动的温度要求比较低,而愈伤组织生长需要温度比较高,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时期应适当延迟到砧木芽萌发开始展叶时,这时气温高,愈伤组织生长快,容易愈合。南方常绿果树嫁接更需晚一些,如果接穗前端已萌发,可将其剪除,用枝条中下部芽开始萌动的枝条嫁接。

②湿度。湿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很大,当接口周围干燥时,伤口大量蒸发水分,细胞干枯死亡,就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只有在接口处空气湿润、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愈伤组织才能很快形成。以前果农在春季嫁接时,高接采用大型树叶将接口包起来,中间放湿土;低接时用埋土法来保持接口的湿度,但操作费工,气候干燥时成活率很低。笔者于1965年试验了塑料薄膜在嫁接上的应用,成功后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用塑料薄膜或套塑料口袋来包扎接口,既能很好地保持湿度,又能将砧木和接穗捆紧,而且操作也简便省工,从而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

③空气。空气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有些树种如核桃、葡萄、猕猴桃等春季嫁接时伤口有伤流液,影响通气而长不出愈伤组织,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伤流液,才能保证接口通气,形成愈伤组织。主要方法:可以推迟嫁接,展叶后伤流液则减少;另外,砧木留部分树叶,能牵引树体水分;还可进行“放水”处理,即在接口下切伤树干,使伤流液从下部流出,减少接口的伤流液。

植物接口需要的空气量并不很多,一般秋季芽接时,如果不要求接芽当年萌发,为了防止雨水浸入接口,影响通气,可以用塑料条全封闭捆绑,愈伤组织还是能正常生长,待嫁接成活后再松绑。

④黑暗。黑暗也是影响愈伤组织生长的因素之一。据观察,愈伤组织在黑暗中生长比在光照下生长要快3倍以上,而且在黑暗中生长的愈伤组织白而嫩,愈合能力强;在光照下生长的愈伤组织易老化,有时还产生绿色物质,影响愈合能力。

为了观察了解黑暗对愈伤组织的影响,可以进行以下两种嫁接对比:一种是嫁接后用长方形的塑料薄膜包起来,而后封闭接口,保持接口和接穗的湿度,但光线能透进接口;另一种是同样用长方形的塑料薄膜包起来,形成一个圆筒,中间放含水约50%的湿锯末,使伤口和接穗都处于黑暗条件下,同时也保持湿度,过十余天后打开观察,可见伤口形成层处生长出白色疏松的愈伤组织比透光的要白且多,接穗芽萌发也比较快。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愈合处主要不在表面。如果嫁接技术较好,接合严密时,砧木和接穗连接部位一般都能处于黑暗的条件下。例如:芽接时,芽片内侧和砧木伤口的外侧是贴紧的;枝接时,接穗插入部分或贴合部分也基本上处于黑暗的条件下,所以为了省工,嫁接时一般可以直接用塑料薄膜包扎,对于引进的名贵品种,可以用塑料口袋加湿锯末等方法,提高成活率。

综合上面所述,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很多,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嫁接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可画出下图:

二、提高果樹嫁接成活率的改进措施

1.蜡封接穗

春季枝接,接后把接口和接穗用塑料口袋套起来并捆紧;也可以用较宽的塑料条包好接口,而把接穗露出来,这种方法叫裸穗嫁接。裸穗嫁接速度快,同时接后没有假活现象,成活后即发芽生长,省去了清除塑料口袋等工作。

裸穗嫁接之前先要将接穗蜡封。将石蜡加热熔化(温度约100℃),而后将剪好的接穗在石蜡中蘸一下,速度要快,不然会烫伤接穗和影响芽的萌发。用蜡封接穗嫁接法和普通接穗一样,接后接穗露在外面。

由于蜡封后接穗水分蒸发可减少90%左右,能抵挡不良环境,保持生活力,随着接口的愈合,砧木的水分和养分能促进接穗萌发生长。这种方法笔者在1978年试验成功并用于板栗、苹果等果树的大面积嫁接,达到省工高效的目的。

2.大芽优势

嫁接时往往希望接穗加速成活,提早萌发。可以采用新鲜接穗,现采现接。无论是枝接还是芽接,最好采用饱满芽或即将萌发已膨大的芽,嫁接后成活率高,萌发生长快,具有大芽优势。

一般可选用较粗壮的发育枝,前端芽已经萌发的可将枝条上部剪除,基部芽不大甚至是瘪芽的不用,采用枝条中部已膨大的芽为好。这类接穗嫁接成活率高,而且萌发生长快,在南方果树嫁接上可广泛应用。

3.木本植物草本嫁接

近年来,有些草本植物也进行嫁接,例如瓜类、花卉及蔬菜等。草本植物嫁接不必要求双方形成层相接,只需要双方伤口面互相紧贴在一起。由于草本植物伤口面细胞都是生活的薄壁细胞,在保持温度、湿度、空气和黑暗适宜的条件下,伤口即能生长愈伤组织,嫁接时只要求把砧木和接穗的伤口面互相贴在一起,凡伤口面都能生长愈伤组织,使砧木和接穗相愈合。因此草本植物通常只需要用一个小夹子,使双方伤口贴在一起,而后放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温室或大棚内的小拱棚中,即能达到很高的成活率,嫁接用的小夹子还可以反复使用。

木本植物的幼苗,特别是大粒种子萌生出的子叶苗,还有木本树木的枝条顶芽,都和草本植物一样是生活的薄壁细胞,双方伤口相贴即可愈合。用子叶苗做砧木,接穗用芽尖。先从两个子叶中间用竹签插一个孔,接后一般不必捆绑即能嫁接成活。这方面笔者在试管苗嫁接时应用过,这类方法也是嫁接方法发展的新方向,有待大家共同研究和发展。

猜你喜欢

形成层塑料薄膜砧木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湿地松树木形成层恢复活动期、活动期和休眠期原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做砧木的南瓜品种
塑料薄膜产业搭乘多股旋风发展迅速
我国塑料薄膜产量将达到1957.86万吨
2014年国内塑料薄膜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不同抗生素对刺槐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
葡萄砧木——抗砧3号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