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母亲的“在场”
2017-04-20张文质
张文质
母爱,是一种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早期母爱的缺失,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填补的。
母爱缺失,会带来一生的精神伤害
有一个教育学者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从法律上来说,父母离婚,孩子在16岁之前一般是判给母亲的,这种判法是不是一定正确?
我认为,这种法律评判是非常合乎人性的。因为,对人的成长而言,母亲跟父亲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天然的、本质的关系,甚至是神秘的、不可分割的。母爱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是最为亲密、牢固的,最不能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
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母爱的特殊性,他们认为其他人也可以代替母亲把孩子照顾得很好,比如说孩子的父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保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一种隐蔽的、不自知的方式低估了母爱的价值。它的后果之可怕,也不是一般人能预料到的。
母爱的缺乏(特别是早期母爱的缺失)会让人心灵匮乏,这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填补的。因为这是属于人本能的需求。
当人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看不出这个满足对他有多大的意义;只有当这种需求发生欠缺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这个欠缺的影响有多大。
对每个新生儿而言,母亲的乳房就是他的伊甸园,母亲的声音、气息、亲吻、怀抱等,一起构成了他的温柔乡,母亲的存在就是他整个世界的存在。并且,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并非单纯来自母亲喂他乳汁,给他食物,或者用无限的温柔搂抱着自己,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最为深刻最为牢固的生命本能,没有人会例外。没有母亲、过早离开母亲或者很少得到母爱,都会给孩子留下难以医治的精神伤害。
我的一位朋友,就不幸地验证了这一论断。他出生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母亲需要操持家务,还要去田里耕作,实在是无暇对孩子给予精心的照顾。白天要去田里劳作时,其他孩子都上学去了,母亲就把他放在一个蒲团上,然后把门锁上离开,只在中途回家喂他些东西。在学会走路之前,每天当母亲离开后,他就一个人在黑黑的屋子里坐着,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是笑还是哭,都无人理睬。成年之后每当他回忆起过去,似乎还能依稀看到黑暗的屋子上方那兩扇透着光亮的窗户。
后来,家里条件好了,母亲也没那么忙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照顾孩子了,她却把爱都给了最小的孩子,对其他的子女依然缺少照拂。上小学之前,我的朋友也经常跟着大家一起玩耍,除了不善言辞也没有什么异常。但是到了九岁左右,他突然感到这个世界极为不安全,甚至担心地球会像气球一样爆炸,让人们无处可逃;又觉得自己的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也许第二天就会暴病而死。这些恐惧让这个九岁的孩子常常躲在被子里颤抖。
他很少说出自己的恐惧,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受到大家的嘲笑,包括他的母亲。因此谁也不会想到他的心里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转眼间他上到了初中,他的那种惶恐不安也开始演变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原本学习优秀的他,恐惧看到校门,也不想去学校上学。万般无奈之下,家人和学校沟通,让他休学了一年。在这一年里,他读了很多关于积极建设人生以及心理方面的书籍,并用书中积极的观点疗治自己。
即使成年之后,他也需要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自我调整,与过去的那些心魔做斗争,去迎战内心的痛苦。他只能不断劝慰自己,忘记那唯有两扇透亮窗户的小黑屋,和童年时永远远离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