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龙区:“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2017-04-20盘龙区民族宗教局

今日民族 2017年3期
关键词:金沙桃源金星

◇ 文·图 / 盘龙区民族宗教局

盘龙区:“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 文·图 / 盘龙区民族宗教局

近年来,到昆明市盘龙区工作、经商、学习、生活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为了让少数民族同胞“住得下来、融得进去”,盘龙区扎实推进以“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少数民族聚居村”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近日,笔者走访了盘龙辖区内的几个社区,感受到,每个社区都在着力找自己的特点和亮点,想方设法“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金星社区:服务暖人心

盘龙区联盟街道金星社区属典型的城市民族散杂居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来,金星社区着力擦亮社区文化品牌,开创了“民族团结百家宴” “名站长工作室” “三社联动” “少数民族文化宣讲团”等文化品牌,荣获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 “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30多个荣誉称号。

步入金星社区,“党徽映金星,服务暖人心”八个大字映入眼帘。金星社区党委书记苏琼芬介绍:“金星社区着重先讲服务、再谈管理,只有充分盘活社区各类资源,更进一步抓好服务,才能真正贴近老百姓的心,让老百姓在社区有归属感。”

金星社区的服务工作主要体现在人性关怀与开展活动两个方面。

人性关怀主要是建立了以“四当五服务” “六到位” “真情七送”和“八到家”为主要内容的“45678”服务体系,将少数民族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了全覆盖、立体化。

“四当五服务”:把少数民族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小事当大事办、缓事当急事办、分外事当分内事办,切实做好辖区单位、居民在劳动就业、就医就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弱势群体帮扶、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管理工作。

金星社区民族文化宣传栏

“六到位”: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做到文明热情服务到位、宣传教育服务到位、信息公开服务到位、意见反馈服务到位、首问制度服务到位、按时办结服务到位。

“真情七送”:给社区少数民族送关怀、给社区千家万户送平安、给少数民族独居老人送健康、给少数民族弱势群体送关爱、给社区居民送绿色、给社区居民送“精神食粮”、给少数民族待业青年送岗位。

“八到家”:少数民族新婚喜事庆贺到家,办理丧事慰问到家,家庭纠纷调解到家,有病住院看望到家,计生走访关爱到家,重点人员帮教到家,生活保障发放到家,下岗待业安置到家。

从2015年起,社区开始为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购买每户每年15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此外,社区还充分整合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在共驻共建方面的资源。如,盘龙区道教协会与金星社区于2014年结成帮扶对子,每年由区道协为爱心食堂捐赠2.5万元、1吨大米和100公斤食用油。

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金星社区的一个亮点。金星社区有自己的报纸《金韵星声》,自己的歌《金星缘 民族情》,还有自己的少数民族文化宣讲团。从2010年起,金星社区每年开展“民族团结百家宴”活动,社区各族群众、辖区民族餐馆以自带“拿手菜”的形式参与活动,活动时还专设了清真席区域。

苏琼芬告诉我们:“刚开始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那会儿,我们也很困惑,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一户户地走访社区少数民族群众开始,我们了解到社区居民之间交流互动非常少,就算是门对门的住户,从未打过招呼、从没说过话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经过不断的摸索,我们意识到要把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平时没见过面、见过面没说过话的社区居民聚在了一起,也让少数民族群众在昆明有了家的感觉。此外,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开展泼水节、火把节、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现在,活动数量多、活动质量高也成了我们社区的一大特色。”

金星社区也是盘龙区开展区—街道—社区—庭院—楼栋“五级治理”体系的两个试点社区之一,为更直观地了解“五级治理”,我们来到了金星社区12号庭院。12号庭院的楼栋长刘礼贤同志是位退休的老党员,也是金星社区最早的一批居民,刘老师和老伴都加入了社区“五级治理”的义务自治队伍。刘礼贤告诉我们,金星社区的为民服务工作事无巨细,作为居民的他们也想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刘老师把他的《民情日志》拿给我们看,上面诸如谁家自来水停水、树枝遮住了窗户光线、单元门禁被人破坏、某家的老人生病了需要看望慰问、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管等看似“鸡毛蒜皮”的问题都 “记录在案”,通过向社区和有关单位协调反映,在每篇日志的最后,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除了《民情日志》,我们楼栋长也有每个庭院各个住户的通讯录和民族宗教政策常识书籍,”刘老师告诉我们,“社区还为我们统一制作了工作联系卡,发放到每家每户。作为楼栋长,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及时采集、收集、反馈信息,发现矛盾纠纷和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调解解决,把矛盾和问题化早、化小。”现在,金星社区已经做到了“小矛盾不出庭院,大矛盾不出社区,全年无大的民族矛盾纠纷发生”。

金星社区把民族工作落实到“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上,获得了社区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金星社区民族团结百家宴

金星社区组织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茶艺培训

桃源社区∶ 营造“世内桃源”

世外桃源曾经是多少人梦寐的追求。现如今,地处昆明市闹市区盘龙江畔的“世内桃源”——盘龙区鼓楼街道桃源社区,则以建设居民安居乐业的愉悦家园及各族群众的快乐居所而享誉昆明。

走进桃源社区,民族团结广场上一组组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宣传栏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民族团结宣传长廊的内容一直定期更换,”桃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芳介绍说,“社区居民都喜欢来广场这里休息、玩乐,桃源广场人流量大,每天都有不同的群众在宣传栏这里驻足观看,现在展出的是民族、民居建筑摄影图片。”

王芳介绍:“我们对民族团结的宣传可不止这些,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单位、进学校、进千家万户活动,‘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早就扎根在了社区各族群众的心中,社区的每一位公民都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珍视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2010年9月,桃源社区开设了云南省首个社区少数民族袖珍博物馆,短短几年,它已经成为了桃源社区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袖珍博物馆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了少数民族纺织、刺绣、剪纸、印染、雕刻、乐器、服饰、饮食和民居等。小小的袖珍博物馆,凝聚了社区居民的心血,从博物馆的设立、管理、日常运作到展览策划实施等,都有社区居民参与,博物馆中的大多数展品,都由社区居民捐赠或亲手制作。参观中,一个古老而精致的傣族象脚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是双家傣味餐厅的老板双岩捐赠的,由于双家傣味餐厅的员工大多来自西双版纳等地,以前,每逢傣族的重要节庆“泼水节”,员工纷纷请假回家过节,这给餐馆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影响,为此,双岩苦恼不已。一次走访中,双岩将这个情况向社区进行了反映,希望社区给予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调研后决定,每年傣历新年在桃源广场举行“泼水节”庆祝活动,让社区居民自由参加。这个小小的创意,让傣族同胞倍感温暖,也成了双家傣味这样的餐厅稳定员工的“黏合剂”,请假回家过节的人越来越少。为了感谢社区,双岩将自家祖传的象脚鼓捐赠到社区袖珍博物馆,“泼水节”时再从博物馆里借出。

“社区袖珍博物馆让进城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找到了归属感,这些收藏的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让少数民族群众在他乡看到了故乡的东西,消除了对城市的陌生感,并有了寻根之地。”王芳说。

桃源社区在桃源广场开展“泼水节”活动

环城一小少数民族课间操

一直以来,桃源社区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活动。

一是民族团结宣传与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结合。注重突出“家”味和“趣”味,结合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开展节庆活动的同时进行民族歌舞表演,并将民族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融入宣传内容;组织“少数民族趣味运动会”,为各民族群众相互交流、畅叙友情提供平台。

二是成立少数民族之家,建立家庭成员花名册,开展党的政策法规宣讲、女性健康知识讲座、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在一家物业公司打工的哈尼族小伙李保旺说:“来昆明打工好几年了,在桃源社区感到最温暖,被人尊重和理解,我愿意留在这里。”

三是开展民族团结宣传进校园活动。桃源社区辖区学校环城一小85%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了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有家的感觉、真正做城市的小主人,社区与学校共同出谋划策,先是利用黑板报、校报、广播等广泛宣传民族团结知识,以讲故事、绘画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后来又编排了融合傣族、佤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五种少数民族舞蹈的课间操,并组建少数民族腰鼓队,让学生广泛接受和参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最后,社区和学校还将“主意”打到了学生家长头上: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学校成了民族政策的宣传阵地、民族团结的教育窗口和民族和谐的互动平台。

金沙社区民族文化牌坊

四是将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中有威信的人士推荐为联络员,发放民族团结联系卡。通过联系卡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租房、就业、就医、就学、法律等问题咨询和帮助。

桃源社区的这些举措,让“世内桃源”名副其实。

金沙社区:让少数民族找到归属感

来到金沙社区,民族韵味浓厚的大门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因为辖区内公共单位多且地处郊区,社区居民大都来自云南省各个州市,为了让大家留得下来、融得进去、能有收益,我们让少数民族‘去特殊化’,成为民族团结大家族中的普通一员,在受到照顾的同时真正找到归属感。”金沙社区党委书记郑红莺介绍说,“我们做民族工作的目的,是社区每个居民像对待本民族同胞那样对待其他民族同胞,大家相互之间真诚友爱、温暖互助。”

作为盘龙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的“后起之秀”,金沙社区有它独具特色的地方。2013年申报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以来,省、市、区三级政府先后在金沙社区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民族文化宣传牌坊、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宣传栏、民族文化活动室、多功能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天,刚好赶上金沙社区开展大型活动,在昆明小有名气的金沙艺术团正在民族文化广场表演民族歌舞,10块展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民族文化宣传栏也格外醒目。步入民族文化活动室,“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照片墙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照片墙上,一幅幅苗族绣花作品精致、民族特色鲜明。管理图书室的志愿者也是多才多艺的民族文化爱好者,参观中,一幅充满民族元素的图画已跃然纸上。

金沙社区正在推广社区少数民族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通过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和谐社区建设和民族团结创建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金沙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为了听到志愿者的真实想法,在郑红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志愿者较集中的金沙社区清真爱心食堂。

金沙社区清真爱心食堂是云南省首家专供清真餐的爱心食堂。刚到附近,饭菜香味已经指引了爱心食堂的方向,有来早的老人在门口惬意地晒太阳,门内是志愿者在擦拭桌椅、拖地,两名回族厨师正忙着炒菜。外墙公示了爱心食堂的就餐标准,餐标足够“接地气”:持老年证的老人7元/餐,80岁至90岁的老人6元/餐,低保困难户5元/餐,“三无”老人免费。“每天中午大约有30人来这儿吃饭,对回族老人、行动不便的回族居民来说,清真爱心食堂解决了他们吃饭的大问题。”打扫完卫生的志愿者赵存华笑着对我们说。

“赵师是我们社区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像她这样的志愿者有很多,他们每天早上都会到清真爱心食堂帮忙择菜、洗菜、打扫卫生。”郑红莺告诉我们。

像赵存华这样的志愿者还很多,他们的无私付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金沙美丽绽放!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的创建,使得盘龙辖区内各民族人心相聚、精神相依、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发展。盘龙区民族宗教局局长张宁坤表示:“今后,还将不断探索民族工作的新路子和新办法,尊重差异、包容多元,从各美其美到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群众在盘龙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据悉,在省、市、区民族宗教部门和盘龙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盘龙区还将创建茨坝街道花渔沟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拓东街道状元楼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滇源街道三转弯苗族民族团结示范村、阿子营街道果东苗族民族团结示范村……到2020年,盘龙主城区8个街道每个街道至少都会创建一个民族团结示范社区,4个涉农街道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

民族团结之花在盘龙处处绽放,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精彩故事。

(责任编辑 王菁)

猜你喜欢

金沙桃源金星
金星上的一天有多长
金星上全是金子吗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第六章 飞向金星
罗圹增
《王维桃源行》
去金星要花多长时间?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