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松不同苗龄对苗木生长表现及其山地造林效果的影响

2017-04-19卢志华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苗龄条数侧根

卢志华

(凤城市国有凤山林场,辽宁 丹东 118100)

红松不同苗龄对苗木生长表现及其山地造林效果的影响

卢志华

(凤城市国有凤山林场,辽宁 丹东 118100)

对辽宁省凤城市国有凤山林场苗圃不同苗龄红松苗木生长量和山地造林3龄、4龄和5龄红松苗木生长量和造林成活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红松苗龄的增加,苗高、地径、主根长和大于1 mm侧根条数明显增加,苗龄越长,生长量越大;山地造林采用4龄红松苗比采用3龄和5龄苗造林成活率高。

红松苗龄;苗木质量;山地造林效果

在相同立地和肥水管理条件下,苗木高度、地径大小和根系发育与苗龄有极大关系,苗龄直接与苗高和地径相关[1],而苗龄又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有影响。通常情形下,苗圃地幼苗苗龄随育苗期延长,苗木地径和根系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2]。就红松苗木而言,苗龄越高,根系侧根数越多,垂直根越长;相应地,地径越粗,苗高也越高。须根较多而侧根较少的苗木,因运苗过程和起苗伤害,极易被风抽干而死亡,粗根抗损伤能力较细根明显提高,因此,在造林时苗木抗逆性也相对较高。除此之外,许多资料表明,较大龄苗木枝叶量较小龄苗的高,叶面积指数相对较大,光合作用面积较大,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水平较高[3],抵御森林病虫害能力显著增强。国外通常将根径大于1 mm须根认定为侧根,不将根长和小于1 mm须根作为评价苗木质量的指标。大量数据表明,根径大于1 mm侧根条数与造林成活率显著相关。通过研究圃地红松不同苗龄苗木生长量和山地造林效果,能够为山区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土壤理化性质

试验地点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国有凤山林场苗圃,试验地土壤本底值见表1。

1.2 试验苗木苗龄

试验所用红松苗龄为1 a、2 a、3 a、4 a和5 a,均随机选择,经充分混合用于造林比较试验。

1.3 育苗和造林

2010年播种育苗,2011年留床,2012年倒床移植,2013年和2014年移植苗留床培育,2015年春季4月20日上山造林,2015年秋季在树木休眠期进行生长量和侧根数调查。

表1 试验地土壤本底值

1.4 抚育管理

1.4.1 播种苗 播种苗密度为277.8万株·hm-2,播种苗撒施底肥磷酸二氢胺400 kg·hm-2,7月中旬撒施尿素225 kg·hm-2。

1.4.2 留床苗 留床苗密度为156.3万株·hm-2,7月中旬撒施尿素250 kg·hm-2,8月中旬撒施硫酸钾113 kg·hm-2。

1.4.3 倒床移栽苗 移栽苗密度44.45万株·hm-2,4月20日施猪粪肥15 t·hm-2。

1.4.4 造林幼林 造林第1年要进行3次割场,第1次在6月下旬,第2次在7月中旬,第3次在8月中旬;造林后第2年进行2次割场,第1次在7月上旬,第2次在8月上旬;第3年要进行1次割场,在7月中旬。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红松苗龄增加,其苗高、地径、主根长和根径大于1 mm侧根条数有明显提高,这符合幼龄期苗木生长量在一定范围内呈回归曲线关系,即苗龄与苗高构成回归曲线关系。从根径大于1 mm侧根数量上看,随着苗龄增加,侧根条数也明显呈指数函数增加(图1),其复相关系数达到0.981 7。

表2 圃地培育不同龄红松苗木生长状况

图1 红松苗龄与根径大于1 mm侧根数指数函数关系

从表3中可以看出,红松山地造林后3龄、4龄和5龄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总体上随苗龄增加,苗高、地径、冠幅也呈显著增加,从试验小区可以看出,苗高由3龄期19.3 cm增加到5龄期46.4 cm,其他2个试验小区也有一致增加规律,说明苗木在幼龄期,生长量在一定范围内随苗龄增加而增加;对造林成活率进行分析可知,造林苗木不是龄级越大越好,4龄级红松苗木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5龄级红松苗木,5龄级苗木侧根数虽然数量多,明显高于4龄苗木侧根数,但4龄苗木造林成活率相对高于5龄苗木,这表明生长量大小与造林成活率在一定范围内,不呈明显线性相关关系。

表3 不同红松苗龄山地造林主要龄期生长量和成活率

3 结论

3.1 红松苗木质量,一般从苗高、地径和根径大于1 mm侧根条数来衡量,很少从苗木龄级方面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评价红松苗木质量,需要从苗高、地径、大于1 mm侧根条数和苗木年龄等指标综合考虑。

3.2 红松苗木年龄与根径大于1 mm侧根条数可用指数函数去拟合,有较高复回归系数,说明侧根条数与年龄不呈直线回归关系,总体上变化规律是侧根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3.3 4龄级苗木造林成活率高于5龄级苗木,原因之一是苗木根系的老根和幼根比例不同,通常幼龄根系有较好的适应环境能力,但也可能与根系贮藏营养水平有关,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邢智生,王彦,刘士军.红松育苗不同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31(1):27-28

[2] 陈霞,杜宝昌,李东升,等.红松育苗技术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2):50-51

[3] 胡佳良,孙月晨,吕庆生.红松育苗光照条件试验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S4):51-61

Effects of Different Seedlings Ages on Growth ofPinuskoraiensisSeedlings and Afforest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Lu Zhihua

(Fengcheng City State Fengshan Forest Farm,Dandong 118100,China)

Growth ofPinuskoraiensisseedlings in nursery,growth rate & survival rate of 3,4 &5 year-oldPinuskoraiensisseedlings planted on mountains in Fengshan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were studied.Result shows that seedling height,ground diameter,length of main root & number of lateral root which is greater than 1 mm increase evide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eedling age ofPinuskoraiensis.The longer the seedling age,the greater the growth rate;taking 4-year-oldPinuskoraiensisseedlings for afforestation can obtain optimal survival rate than taking 3 or 5 year-old seedlings.

seedlings age ofPinuskoraiensis; seedling quality; effect of afforestation on mountain

1005-5215(2017)03-0022-02

2017-02-05

辽宁省农业攻关及成果产业化项目(2014207011)

卢志华(1968-),女,辽宁凤城人,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技术研究,Email:40048601@qq.com

S791.247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08

猜你喜欢

苗龄条数侧根
NO 诱导IAA 和O2·-积累于侧根尖端促进水稻侧根生长
不同苗龄大花序桉造林效果分析
不同接穗苗龄对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巧算金鱼条数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两新党建报道条数排行
对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探究
每只小猫给了猫妈妈几条鱼
苗龄天数对豇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