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7-04-19苏勇祥
苏勇祥
【摘 要】 目的:对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及判定。 方法:我院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检查,将其作为A组,另取40例健康人员进行上述检查,作为B组,观察2组体检人员的Cvin(最大吸气末异常容积)、Cvex(最大呼气末异常容积)、Cvin%(最大吸气末异常容积占肺总容积百分比)、Cvex%(最大呼气末异常容积占肺总容积百分比)及全肺E/L等指标。 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Cvin为(2585.42±735.21)cm3、Cvex为(1238.23±484.42)cm3、Cvin%为(35.76±6.23)%、Cvex%为(24.03±5.33)%及全肺E/L为(6.78±7.48)%,与健康人员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肺通气功能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临床中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其肺气腫导致的肺组织破坏,合并气道进行性加重病变,从而引起管腔狭窄,使得气流不完全可逆为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1]。如不及时的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故此,我院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健康人员的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院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检查,将其作为A组,另取40例健康人员进行上述检查,作为B组,具体情况如下:
A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1.52±4.28)岁。
B组:男性:女性=25:15,平均年龄为(42.51±4.22)岁。
2 组体检人员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体检人员均给予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检查,其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检查规程具体如下:
采用16螺旋CT机,设定200MA、120kv为扫描参数,5mm为层厚及层间距,所有体检人员取仰卧位,于体检人员的肺底至肺尖部进行CT扫描,并采用肺部容积测定软件对其CT肺功能指标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体检人员的Cvin、Cvex、Cvin%、Cvex%及全肺E/L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采取处理,2组体检人员的Cvin、Cvex、Cvin%、Cvex%及全肺E/L等指标为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当P<0.05时,表示2组体检人员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2.1.A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Cvin、Cvex、Cvin%、Cvex%及全肺E/L等指标均与B组健康人员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气道定量分析时,临床中常采取气相CT扫描图进行观察,相关研究表明[2],采用呼、吸气CT相结合的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尺度及气流受限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呼、吸气管腔面积的比值可对气道的塌陷度进行测定,以此评估气道的塌陷性能,从而表明气道的改变对其气流受限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研究中,本院采取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对其肺功能进行评估,可对患者病变的位置、范围及程度进行清楚显示,对于肺叶进行准确定位,为术后的疗效评价奠定基础。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具有扫描时间短,螺距小及成像效果清晰等优势[3],并且成像过程中采取精细的软件进行处理,可将肺组织与邻近组织分割清晰,从而得出肺容积,以此提高运算的精确度。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A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Cvin为(2585.42±735.21)cm3、Cvex为(1238.23±484.42)cm3、Cvin%为(35.76±6.23)%、Cvex%为(24.03±5.33)%及全肺E/L为(6.78±7.48)%均与B组健康人员具有显著差异,亦验证了多排螺旋CT肺通气功能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王赢.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77-78.
[2]殷艳霞.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6):60-61.
[3]吴家东.三维CT定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6):2456-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