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定”管理模式对诱导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17-04-19许秀君周美玲沈华娟过湘钗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肾脏病低血压净化

许秀君 周美玲 沈华娟 过湘钗

(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血液净化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4)

“三定”管理模式对诱导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许秀君 周美玲 沈华娟 过湘钗

(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血液净化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4)

目的 探讨“三定”管理模式在诱导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接受诱导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定区域、定护士、定透析方案的“三定”管理模式;对照组仍进行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透析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症、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定”管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透析不适感,能平稳度过诱导期,从而提高透析质量。

“三定”管理; 诱导透析; 并发症

"Three determination" management; Induced dialysis; Complications

随着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逐年升高,透析人数以每年7%的速率增长。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延长生命的主要手段,血液透析的各种并发症会影响其顺利进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开始血液透析,从无创治疗进入有创伤治疗,逐步过渡到规律性透析的过程,称为诱导透析[1]。诱导透析一般为2~3周,由于体液量、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尿毒症毒素等剧烈变化,容易出现各种透析并发症[2],并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何降低并发症、使患者平稳度过诱导透析期是血液透析的一大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定”管理模式对减少诱导透析患者并发症的作用,为制定诱导透析患者的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中心进入诱导透析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标准。(2)意识清楚,无严重心、脑、肺、肝等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或有精神疾病,拒绝合作的患者。(2)除肾脏以外的重要器官受损,严重的慢性病,如中重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每例患者均进行3次诱导透析,总治疗次数各为150例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诱导透析,前3d每天透析,3d后隔日透析。血液透析用德国金宝POLY14透析器,血液滤过用FX100血滤器,持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用M100滤器。血流量为150~200mL/min。对照组进入诱导透析,进行传统的不定区域、不定护士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定透析区域、定透析护士、定透析方案的“三定”管理模式。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定透析区域 设6~8张血液透析床位,离护理站最近,半限制区。设施与ICU相同,配备吸氧、心电监护、吸引器、及血气分析仪等设备。配置HDF机3台、CRRT机3台,便于诱导期多种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每个透析单元为5m2,每位患者固定透析床位。将观察组患者安置在这同一区域,集中观察,严密监测,直到诱导透析结束。

1.2.2 定责任护士 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由固定的一组血液透析护士负责管理。责任护士要求具有3~5年以上血透工作经历,经过血透质量管理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核。具有500例次以上透析病人的接诊,内瘘血管穿刺技术娴熟,有丰富的危重病人管理经验,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技术,熟练掌握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对透析并发症有敏锐的预见性和处理能力。透析前、中、后全程专人护理,实行24h负责制。

1.2.3 定透析方案 由透析医生制定统一的诱导透析方案:首次行血液滤过2~3h,第2日行血液滤过4~6h;第3日行血液滤过6~8h,均采用前置换模式,置换液流速50~70mL/min,血流速为150~200mL/min。部分毒素浓度高、容量负荷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则行CBP3d,每次8~12h。稳定后改为血液透析。

1.3 观察指标 记录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时间、与平均动脉压的差距、伴随症状、有无补充高渗液、透析结束后有无乏力;失衡综合征发生时间及程度;心律失常发生时间、类型、持续时间、处理、转归等。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透析期间的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诱导透析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诱导透析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比较 次(%)

3 讨论

诱导透析的患者一般病情较重,相对不稳定、对透析尚不适应,容易出现并发症,再加上患者心理恐惧,经济状况与并发症也影响患者抑郁的发生率[3]。因此,透析中应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透析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或透析并发症、血液净化机器及监护系统的各项报警等[4]。陈予[5]的研究也表明,通过加强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监护、透析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实施整体化护理,可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透析低血压是诱导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25%~50%[6],重者可导致死亡。失衡综合症在首次透析中较常见,尤其是透析前尿毒症毒素水平过高者。Zepeda-OrozcoD[7]认为,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头痛、烦躁不安,昏迷、抽搐,与透析因素密切相关。董丽等[8]报道,血液透析的诱导期最容易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高达50%,而25%的心律失常可能由血液透析血液动力学改变直接诱发,发生率最高的是心房纤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采用定透析区域、定透析护士、定透析方案的“三定”管理模式进行治疗,患者的透析并发症有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严重并发症基本没有发生,效果显著(P<0.05)。

综上所述,“三定”管理模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管理模式,能给诱导透析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全程护理,从而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透析不适感,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诱导期,从而提高透析质量。

[1] 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6.

[2] 王质刚.透析与肾移植使用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9.

[3] 海润玲,赵岳,高敏,等.尿毒症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后抑郁的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37-339.

[4] 郭仲琴,杨阳.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诱导血液透析25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70-72.

[5] 陈予.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J].ChinaModernMedicine,2012,19(36):125-126.

[6] 梅长林,叶朝阳.实用透析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5

[7]Zepeda-OrozcoDQuigleyR.Dialysisdisequilibriumsyndromepediatricnephrology[M].Berlin,Germany,2012,27(12):2205-2211.

[8] 董丽.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12,52(30):100.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HLB-012)

许秀君(1971-),女,浙江杭州,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透析质量管理

R471

C

10.16821/j.cnki.hsjx.2017.04.018

2016-11-24)

猜你喜欢

肾脏病低血压净化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