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移植与借鉴
2017-04-19王建鹏
王建鹏
【摘 要】文章选取了近现代亚洲国家教育理论的移植与借鉴这一论题,并突出高等教育这一微观子目,以中国和日本为主要国家、亚洲部分其他国家为补充,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开展中外教育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近现代教育 亚洲教育 高等教育 比较
一、引言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比较教育是“基于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研究多元文化世界中不同的教育类型及其相互借鉴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一门学科”。
通过中外教育比较课程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门学科,并先后探讨了包括英国、德国、日本、印度以及美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思想。
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合理借鉴他国的教育经验以发展我国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的内容、质量与规模及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也不仅仅是教育制度与教育结构的现代化,更主要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现代化主题下,“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教育与国际接轨”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两大命题。“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而“教育与国际接轨”着重需要解决的是我国教育与必须符合的国际教育的标准、惯例及主潮等相衔接。但是,国际教育中进步的主潮是不易识别和把握的,更需要我們下功夫去探究。
闭关自守搞不成现代化,拒绝优良传统凭空想象也搞不了现代化,全盘“西化”而丢掉自己的根本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我们所追求的是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无论是“教育适应市场经济”,还是“教育与国际接轨”,都应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和民主化建设成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教育理论研究也进入了它的繁荣时代。传统教育理论和思想的缺陷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显露出来并为人们所认识,当今世界以和平为基调的政治形势、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是出现了林林总总的教育理论和流派,我国学者对外国许多教育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尝试性的移植。影响与借鉴,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双向过程。移植总带有尝试的性质,失误和教训是不可避免的,而成功的移植一定要有创新。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我们都应反思自我、反思过去,并向他国借鉴教育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两种民主教育模式的格局就已基本形成,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一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战以后,这种格局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也为其各自的影响提供了条件。一些国家也面临国体、政体和教育体制的再选择问题。这就为一个国家全面地移植另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提供了特殊的历史前提。
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全面移植有两个典型的模式和例子,一个是日本接受和移植美国式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教育体制,一个是新中国学习和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体制。
因而本文选取了中日两国教育理论的移植与借鉴为主,以亚洲部分其他国家教育理论的国际移植为辅,突出高等教育,将中外教育理论进行比较,以期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二、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移植与借鉴
(一)全面学习苏联(1949—1957)
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也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学习和研究。20世纪30年代之后,国内出版了一些介绍苏联教育的译本和著作。
全面学习苏联是新中国成立的1949~1957年这一段时间。建国初期,教育战线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改造旧的教育体系,批判旧的教育理论,建立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以俄为师”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各条战线全面学习苏联,教育战线也不例外。
1952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制定编译苏联教材的计划,尽快翻译和使用苏联教材。一批苏联教育专家应聘在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和大学的教育系担任顾问和教授。五十年代,凯洛夫教育学被奉为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典范。
学习苏联,我国积累了很多经验,例如强调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重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建设等等。但是,全盘“苏化”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对苏联教育理论缺乏分析,更没有批判、全盘否定西方国家的教育遗产、存在简单化和教条主义等等。
(二)理性的思考与非理性的批判(1958—1976)
这一时期我国对苏联教育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非理性的批判。
随着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教育战线开展了一场全面批判苏联修正主义教育理论的运动,从全盘“苏化”转向全面否定。
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苏联的教育模式,然而也存在严重的“左”的错误,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把智育和教学作为错误行为来进行批判。
20世纪60年代由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讨论稿)》已具有“中国化”的特色:一是其融入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优秀教育遗产;二是初步总结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三是相比凯洛夫的《教育学》,有了一些创新。尽管《讨论稿》的体系和理论仍未能从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完全摆脱出来,但总的说来,这是个创新研究的良好开端。
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及对国外教育理论的移植与创新本该沿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却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而遭遇浩劫,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因“文革”受到巨大冲击。对“马尾巴的功能”教学的批判和对“白卷英雄”的推崇实际上是对正规学校教育的全面否定,“大学就是大家学”其实质就是大家都不学,学校成了政治斗争和大批判的工具,这是彻头彻尾的“学校消亡论”的全面实践。我国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
(三)自觉地反思与超越(1977— 至今)
“文革”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契机,教育战线也开始了对苏联教育理论和学习苏联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自觉的、理性的反思,就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国外的教育理论被介绍到中国,而我国在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时,也没有出现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极端倾向,代之的则是深层次、内在的、有机地移植与创新。
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是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已日趋合理。借鉴外国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我国在高教结构改革中应注意:各种类型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我们知道,大学的三大职能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而目前有学者指出,大学应努力开发其“第四职能”,即国际交流与合作。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是不可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已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而大学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场所。完成交流与合作这一任务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留学生。因而我国一方面应鼓励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学习他国的文化和各方面的技术,一方面向外国来华留学生敞开大门,让他们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作为高等教育作用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三、日本高等教育理论的移植与借鉴
(一)近現代日本教育发展概述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二战后又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大国。在这当中,教育起了重大作用。
日本的近现代教育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的。在这之前,日本的古代、中世纪教育先后经历了大化革新时期、奈良和平安时期、镰仓至战国时期以及江户时期等教育阶段。日本的文化和教育虽然是在儒学和佛教传入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在其历史进程中,其具体形态却是依据日本的国情而演变的,有日本自身的特征。
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教育在近现代先后经历了三次教育改革。
(二)日本第一次教育改革
从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其主线是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直至崩溃。国家主义是伴随欧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其本质在于维护民族独立和推进国家发展,并以政治学和法学以及哲学的相关原则为其理论基础。
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便是同其国家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伴随国际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而形成与确立起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这个体制的最高纲领便是《教育敕语》,它从1890年颁布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起着支配作用。
这一时期对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扩充也包括了对高等教育的扩充。1918年制定公布的《大学令》,在大学制度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原敬内阁的高等教育扩充计划,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数量短期内成倍增长。然而,由于实行国家主义教育体制,教育(特别是在一战后)的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直至二战时实行的“战时体制”,进一步加强了忠于天皇的思想和实行法西斯军事训练,学校丧失了应有的教育职能,对这一阶段的日本教育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日本第二次教育改革
第二次教育改革,亦即战后教育改革,其主线是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正及再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是在美国的占领体制下开始实施的。它以美国第一次教育使节团报告书为蓝本,以《教育基本法》代替《教育敕语》,以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代替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对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日本在接受和移植美国教育体制时,与同时期的中国一样,也存在“本土化”和“适应国情”的复杂问题。
这次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移植了美国的教育模式,概括其内容主要有: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发展个性;实行教育行政管理的地方分权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把战前的“6-5-3-3”学制改为美国式的“6-3-3-4”学制;强调学术自由和教育的实效性等。
这次教育改革在铲除军国主义旧文化和旧教育上是成功的,然而它也对日本固有文化和基本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破坏。另一方面,基于美国经验主义的课程也不适合日本国情。
(四)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给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基础上开展的,它以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终身化为主导思想。
这一时期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有如下几点。
1.设置大学审议会。为从根本上对日本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审议,并向大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设立的大学审议会,在大学改革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开放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互相开放,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和国际开放,以适应日本社会信息化、国际化以及建立终生学习体系的需要。
3.充实和改革研究生院。通过增加预算,使研究生院多样化以及研究生院制度的灵活化来适应科技发展和“科技立国”国策的需要。
4.加强学术研究。增加学术研究费,发挥科研人员的综合优势,创设特别研究员制度,建立官产学协作流动科研体制,加强产学协作研究以及加强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协作。
四.其他部分亚洲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移植与借鉴
(一)泰国
由于其奉行“随风倒”的实用主义的和灵活的政治策略,泰国成功地避免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使国家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
泰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受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影响,但却是“自我加强”的过程,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泰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移植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旗帜鲜明地将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与维护国家的主权作为高等教育的责任,以及对一切有益于本国学术事业发展的外来思想、观念和经验积极的借鉴、吸收和运用的特征。
(二)越南
越南在20世纪先后受到法、美、苏三个大国势力的介入,随之也发生了剧烈的国家与社会变革。
在此过程中,越南的高等教育也先后经历了法国殖民之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初创与发展、美国大学模式在越南南方的移植以及社会主义越南高等教育体制的苏化三个阶段。
这种高等教育的国际移植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越南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原点。
(三)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在16世纪之后相继被葡、荷、英、日侵占,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长达数百年之久。殖民地时期,马来西亚的教育事业相当落后,在19世纪之前没有正规学校。
为殖民政府的统治着想,迫切需要培养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英国殖民当局建立了新的教育体制,即大量建立以英语为教学用语的精英学校,播下了高等教育的种子。
(四)菲律宾
16世纪中叶后,菲律宾也先后沦为西、美、日的殖民地。
在三百多年的西班牙统治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开设了各类教会学校、学院和大学,教育带有浓重的宗教特点。
美国占领菲律宾之后,大力推行文化侵略政策,建立了美国式的高等教育制度,从教育目的、学校系统、课程内容到教学语言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成为根本的指导方针。
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军推行奴化教育,向菲律宾人灌输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
(五)印度尼西亚
在荷兰殖民统治的三百多年间,印尼人民几乎被剥夺了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权利。
直到20世纪20年代,荷兰殖民者为了适应其殖民统治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才先后创办了一些高等教育机构。而这些高等教育机构承载了印尼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源。这些大学经过不断地改造和重组至今依然是印尼高等教育的重要象征。
五、结论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教育理论移植与借鉴的几个基本问题。要移植一种国外的教育理论,首先要弄懂它的原意和实质。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是要研究源理论广泛的背景知识。只有认真研究源理论的背景知识才能对它有整体上的认识,把握它的精髓。
第三,是要研究源理论的适应性。正如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教育理论,研究一种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有利于我们成功地移植它,创造性地运用它。
第四,是源理论移植的本土化。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本土社会根据自己特殊的环境和目的对源理论的吸收、修正和创造性应用,重视对源理论的同化问题。
第五,要把握源理論蕴含的理念。切不可不注意隐藏在理论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和基本理念。
作为教育理论移植与借鉴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借鉴与移植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分量,比较各国高等教育的借鉴与移植,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个使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瑞璠,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现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日本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中国教育)[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承绪.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国际移植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陈昌贵,谢练高.走进国际化 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7]滕大春.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8]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9]李罡,高益民.中外教育史简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0]【捷】夸美纽斯,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1]【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