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孩子一起感受汉语言凝固的音符之美

2017-04-19何丽君谌丽芳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云儿汉语言语言艺术

何丽君 谌丽芳

中国的语言是一门艺术。从呀呀学语时对“春眠不觉晓”的吟唱,到成人后对“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感悟,汉语言的艺术美不仅伴随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

和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形式所不同的是,语言艺术的美是一种内容美而非形式美,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意蕴的美、一种意境的美。然而,在传统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却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一是过于强调道德训诫和应用性原则,总是希望幼儿能从文学作品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而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美。如欣赏完故事《三只蝴蝶》后,教师请幼儿为风雨中不愿分开的蝴蝶想办法,有个幼儿回答说:黄蝴蝶躲到黄花下,红蝴蝶躲到红花下,白蝴蝶躲到白花下,大家都淋不到雨了。这确实是个非常合理和实用的方法,但却违背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立意,三只蝴蝶的思想美、心灵美、行为美一点儿也没被幼儿感受到。

二是偏重于对作品内容进行科学的理解。我们选材时都会不自觉地以是否科学作为重要标准,虽然也强调艺术性,但对这一标准的掌握是模糊的。

三是教师本身对语言的审美价值缺少认识,常常采取简单化的方法。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笔者听到一位教师这样解释“白茫茫”一词:“就是白白的一片”,并请幼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显然是用幼儿对词语的记忆和模仿取代了原本该有的想象和思维。“白白的一片”是生活用语,没有任何情感色彩,而“白茫茫”却有宁静、辽远的意境。虽然孩子懂不了这么多,但教师不能为此就弱化语言艺术本身的美感。

那么,怎样才能润物无声地开展语言艺术教育,使孩子们在自然的氛围中建立起对语言美的欣赏、领悟、表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拓宽语言教学的选材范围,实现多种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幼儿语言艺术教育的载体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也各具特色:儿童诗及儿歌情感洋溢,语言凝练,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满足幼儿各方面的精神需求;幼儿散文,用精美的语词、动态的描写,展现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十分优美。还有古诗、寓言、神话等,凡是幼儿能够理解的,都可以让幼儿接触、感受。

二、与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活动

1.作品欣赏与活动教具或动作相结合。如组织小班幼儿欣赏儿歌《我要自己走》时,可以用活动的拉线教具,朗诵到哪个角色,就将谁的图像贴到背景上,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念儿歌、做动作。

2.作品欣赏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经常利用音乐作背景。如在组织大班幼儿欣赏诗歌《梦》时,以《梦幻曲》为音乐背景,把幼儿带入诗歌的情境当中,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一些情绪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

3.作品欣赏与游戏相结合,把孩子尽快带入作品情节当中。如故事《小兔乖乖》的欣赏,教师在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兔妈妈,把小朋友当成兔宝宝,故事中的对话在教师和幼儿间开展,幼儿情绪投入、积极配合,使欣赏活动充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作品欣赏与歌舞相结合。如组织中班幼儿欣赏散文《云》时,可请幼儿在音乐声中身披薄纱学云娃娃跳舞,边跳边听:“云儿云儿真美丽,我把云儿摘下来,云兒云儿真听话,变成了一只小小鸡。”当教师念完后,幼儿还可蹲下来,用粉笔画出不同形象的云朵。

三、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进行语言创作活动

语言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表现美,虽然因为年龄特点和实践经验的局限性,在这一时期幼儿不可能进行高质量的语言创作活动,但笔者认为,教师还是应最大限度地提供机会让幼儿尝试进行语言创作活动。其中,仿编诗歌和故事就是一种较好的创作方式。如笔者在请幼儿欣赏诗歌《摇篮》后,就自然地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活动,幼儿从诗歌工整、对称的语言中受到启发,编出了诸如“大地是摇篮,摇着花宝宝”“池塘是摇篮,摇着鱼宝宝”等富于童趣又不失美感的诗歌来。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

笔者认为,在语言艺术教学中,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师要想在语言艺术教育上有所建树,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用自己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肢体、眼神甚至是心灵去打动幼儿、去牵引幼儿进入语言艺术的美妙世界当中。

汉语言艺术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当我们沉浸其中时,作为教师,可别忘了我们有责任去拉起孩子的手,带领他们共同去聆听、感受这凝固的汉语言音符之美。(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幼儿园)

猜你喜欢

云儿汉语言语言艺术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云儿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云的故事
小千足虫治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