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7-04-19袁震宇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学价值分层教学法

袁震宇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高职教育体系中,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分层教学结构成为了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教师借助分层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结构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充分结合高职教学现状,值得全面推广。本文从分层教学法的教育价值和教学背景出发,对汽修专业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具体措施展开了讨论,旨在为高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汽修专业 教学价值 应用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范围内,对学生的领悟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进行优化分析,从而针对其差异性建立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框架,达到不同层次教学实现不同目标的目的,并且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结构中,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实现全面提高。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正是基于职业化教学的逐步推进,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素质的差异,结合学生的不同素质建立分层教学机制,在相同授课体系下,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利用适宜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法应用在汽修专业中的路径分析

汽修专业是高职院校中较为常见的科目,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常识外,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从而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模型。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想有效应用分层教学法,就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建立基本的分析和教学体系。

(一)教师建立有效的分层框架

教师在开始分层教学前,要对班级学生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和了解,教师除了要分析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质有所了解,从容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教学分层模型,确保框架体系和学生需求的贴合度。其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针对不同组群设计不同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Ⅰ组是基础组,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一般,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教师可以逐级提升教学难度、Ⅱ组是普通组,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最适宜应用“最近发展区”教学机制,教师要给予这类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和必修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提高难度。Ⅲ组是提高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都很好,不仅要对基础知识和必修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教师也要将一些课外延伸知识作为重点进行集中讲解,学生能在实际水平之上有所提高。值得一提的上,在进行教学分层时,教师除了利用摸底测试机制外,也要通过日常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测试进行有效分层,切忌使学生感受到明显的差异化对待。教学分层不是教学态度的分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充分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教学体系,確保每个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满足感[1]。

(二)教师优化课程设计

教师的课程设计十分必要,在课前准备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教材分析机制,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层次教学,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针对Ⅰ组进行全面的理解能力升级,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手段提高学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对于Ⅲ组,要充分践行潜能开发机制,确保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素质的全面优化。

例如,在汽修课程中,《汽车机械基础》是非常关键的教学课程,就是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着重讲解液压缸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液压缸执行元件的不同功能和操作原理,也要对相关操作盒应用环境进行讲解。因此,若是针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Ⅰ组学生要着重理解单出杆和双出杆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从而掌握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Ⅱ组学生则需要对液压缸的应用环境以及不同原理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而对于Ⅲ组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之前提到的基础知识外,而要掌握差动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模型和公式等。教师在分层教学机制应用过程中,针对学生可以利用分组教学,每个小组中平均分布Ⅰ组、Ⅱ组和Ⅲ组学生,为小组设置分层目标,以小组成绩为标准,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升课堂教学的分层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提问、分层推进和讨论,积极落实教学理念和教学关键点,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对于Ⅰ组学生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精细化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Ⅱ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学,充分解析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知识,而对于Ⅲ组学生,教师要在技能应用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优化[2]。

(四)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在作业布置上

分层布置作业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教学机制和教学策略,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对于Ⅰ组学生,保证作业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能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考核和分析,对于Ⅱ组和Ⅲ组学生,教师除了利用常规化作业外,也能利用深度挖掘潜力和启动思维能力的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并且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能结合学生的不同素质建立帮带学习关系,提高学生的互助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

(五)提高评价效果

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要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基础测试、一般测试和提高测试,按照标准化测试格局进行逐级检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汽修专业教学体系中应用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为了给不同素质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深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汽修课程的教学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秀凤.分层教学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教导刊,2015,15(04):120-122.

[2]王立明.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5,30(25):60-60.

[3]訚中平,向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分层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13,29(z2):68-68,69.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教学价值分层教学法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