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本的建立和应用

2017-04-19吴青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数乘法错题

吴青

错题本可以看作是一个题库,是学生所做过的,错过的题库,学生根据自己建立的错题库,来进行自我的数学学习反思,从而根据自己所做错的题目,来了解自己在哪一方面做得不好,在哪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继而,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有一个学习的方向,有一个需要着重注意的点。除此之外,错题本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错误的基础上,纠正错误,通过重做一遍的过程,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达到复习的作用。

一、要求学生及时地记录错题

及时就是在日常的习题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提示学生对于自己做错的题多留意一些,并且做好错题的纠正和修改,并且用一支红笔,将做错的地方进行圈画,以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及时地记录错题,可以让学生趁热打铁一般的进行错题的纠正和修改,这样的结果往往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做错过的题目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对这一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内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因而,教师在日常的习题讲解中,要多多的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做好错题的纠正和修改,及时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做一个记录,并且要求学生在听一道题目的讲解时,要随时拿出一支红色的笔,以便将自己出现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号、备注(自己存在那个地方)和教训(下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例如,在讲解这样一道题目:一个房间的地面长8米,宽4.5米,现要用边长为0.6米的瓷砖铺这块地面,问一百块这样的瓷砖够吗?很显然这一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小数的乘法等。学生在做这一道题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往往有以下几种:1.小数乘法学习不到位;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记不住;3.不能将知识点联想起来;4.粗心马虎。无论是哪一种,教师在进行题目讲解时,都需要学生将自己出现错误的地方用红笔圈画出来,并且将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备注出来。

二、帮助学生分类记录错题

错题本的错题内容不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一个错题本没有一个规律可循,那么学生在日后的错题复习中,往往是蒙着眼睛乱抓人的,因为他们的错题本没有一个很好的分类,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复习的知识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到底抄录在哪一页,从而需要自己浪费时间的去翻找。因而,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本时,还需要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错题,来进行一个基本的分类,比如依据课本的知识点内容,来进行错题的归类,例如小数除法的错题放在一起,乘法的又放在一起,等。例如,教师在进行专题讲解时,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所讲述的题型,来做一个错题的分类,比如,以下的题型:2×8=;36×98=;6.3×8.2=;38.23×45.58=;9÷3=;96÷2=;9.6÷0.2=;78.26÷0.22=……显然,这一组等式中,考察的是数的乘法和除法,学生在分类这一组题目时,可以根据知识点分作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同理,他们在进行错题的分类时,也可以将这一组分为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三、要求學生间相互分享交流错题本

分享和交流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学生在与同学间进行错题本的分享和交流时,往往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学生之间的错题本分享还是一个相互学习,增进同学间的情感的过程。教师要意识到,光借助自己的错题本建立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认知差异等,决定了他们思考问题时必将存在不同,但如果让教师让学生间进行错题本的分享和交流的话,那么就可以他们让他们在同一的认知角度上,进行错题本建立方法的经验分享。因而,教师在辅导学生建立错题本时,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分享错题本,交流自己建立错题本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某一个题型讲解的时间段,在学生做好错题的记录之后,要求同桌之间互看错题本,并且要求他们在看过之后,对自己的同桌提出一些有关错题本的问题和建议,比如,“你是怎样将错题进行分类的?”、“我觉得错题本应该做一个大致的目录”、“我觉得你的错题备注、标记等,不够清晰明确具体”等。通过这样的相互间的交流和分享,学生往往可以在自身的脑海中,对自己的错题本建立的方法和规则做出一些合适的调整,提升自己建立错题本的经验。

错题本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反思的一个过程,也是他们复习知识点的一个过程,因而,错题本的作用非常大。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重视指导建立错题本的这一教学工作,在日常的题型讲解中,注重要求学生做好错题的记录和修改。(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小数乘法错题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失踪的小数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乘法猪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