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寻相似点,促国学与语文课堂的共赢

2017-04-19龚冰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庸君子国学

龚冰

国学博大精深,涉及为人处世,自然科学,凝结了千百年来的智慧。为此,现今各小学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学习,并设置了以此为内容的校本课程。《三字经》《道德经》《论语》……从长远看国学确实能提升孩子的精神、文化品位,但现实学习中,却有些尴尬。因为不理解内容,缺失立竿见影的成就感,学生对国学有很大距离感。

此外,在国家课程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些蕴含道德等精神层面的课文,这些课文的教学虽然让教师颇费周章,却因宣教式的讲授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

这些问题怎么能得到改进呢?一次听课的经历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笔者曾参加本区“让课外阅读丰盈语文课堂”的教研活动,听了江老师的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的示范课,该课文是由美国作家创作的,揭示的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主题。他的教学处理给人很深的触动。江老师所教学生平时在诵读《大学》《中庸》,在处理课文“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这句时,他是这样教授的。

1.过渡:这么安静,也没有人。那么即使拿了鱼也没有人知道,作者也正是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的。那么没人看到是不是就能拿了呢?这里老师要考一考大家。

2.请背诵《大学》中的一段。

师:所谓诚其意者……

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其慎独也。

3.过渡:还有《中庸》里的一段。

师: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师总结:这两段经典中都有同一个句子,那就是?

生:君子慎其独也。

师总结:这两部经典中都提到了“慎独”,这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我们中国的圣贤教育中,有一个词“慎独”。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这位父亲没有读过我们儒家的经典,但此刻他却做到了,可见,思想是没有国界的。

这一个环节处理中,教师抓住 “独”这个共同点,将现代文情境与国学《大学》《中庸》需“慎独”道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回顾诵读经典中明白即使没有人看到也需遵守规则的道理,这种触动比教师苍白的转述更富人文气息,学生在深入理解道理的基础上才会真正认同“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这个教学环节巧妙挖掘出国学与课文“独”的相似点,一方面顺畅地让学生理解了课文,一方面让国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接地气,一箭双雕。

自古至今,国学、语文教育都涉及知识、道德、能力等方面,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如果能细心体会、比较提炼出相似处进行合理设计,无论对于语文教学,还是对于国学积累内化都会发挥巨大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

猜你喜欢

中庸君子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