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示语文教学魅力,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2017-04-19洪旭升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格课文语文

洪旭升

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不仅交给学生以知识,更是文化素养与人格魅力的传达与塑造。语文教学在塑造人格魅力方面采取理论灌输、以情感人、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让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情商培养与理论灌输对学生共同起作用,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和要求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进行理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崇高理想的人生与胸无大志、无所事事的人生决然不同。语文课本中节选了一些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较强的文章,语文教师通过语言感染力、感召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不少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题材的文章,教师讲课时候可以从文章中主人翁,分析其中的爱国情怀。如《满江红》中的岳飞、《过零丁洋》中文天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等,通过树典型和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潜意识中不断追随与效仿。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观念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例如《七根火柴》的故事讲述“无名战士”以生命珍藏七根火柴的故事,从而告诉学生,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在必要时候要牺牲个人利益去服务或服从集体利益、人民利益。

二、进行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教师对学生上课,常言道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在理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上也是如此。审美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影响,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能力。

(一)教师通过课文去挖掘美,引导学生获得美感。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人叙事的美文。《一件小事》里的车夫富有责任心,正直无私;《窗》中病友自己忍受病痛却给他人带来快乐;《散步》作为中年人的“我”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冲突,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这些人物事迹审美,从而净化心灵,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再如,教师在讲解《背影》课文时,可以从自己的父亲入手,讲述父辈对自己关怀、关爱的故事,在自己浸入那种感恩的情动同时,也把学生带入那种深深感动的氛围之中。此时,教师可以借此时机导入课文《背影》,让文中那种父爱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将那种感恩之心、孝心的种子深深地埋入每个学生的心底。

(二)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过程就是塑造自己健康人格的过程。课文《晋祠》描绘了祖国美好壮丽河山,又描述中华悠久文明,如果让学生展开想象,写抒情散文片段,定会让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大开思路;学习《窗》之后,让学生写后续文章或片段,这也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的审美取向。

三、進行实践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实践出真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审美教育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教育才能真正转化,进而对学生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新《大纲》要求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特征的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为了加强学生语文教学的效果,课外实践性活动必不可少,这也为学生一个展示人格魅力的机会。例如学生可以担任学校小记者,采访老师,以黑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将老师的感人事迹表达出来,这既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情商和动手动脑能力,也是一次真正的尊师重教的体现。当然,“寓教于乐”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爬山活动、兴趣小组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离不开理想教育、审美教育及实践教育,三管齐下,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宋埠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人格课文语文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漫画之页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