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7-04-19孙路燕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弘扬教师应资源

孙路燕

一、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偏重“阅读鉴赏”。在必修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教师都采取了以“阅读鉴赏”为重,“表达交流”次之,“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最轻乃至忽略的方式。然而,后者却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精华。

2.教学方法上偏重教师讲解。第一,重讲解轻诵读。多数语文教师重讲解轻朗读,醉心于自己或指派学生充当教师的化身对选文进行逐句逐字的翻译;第二,重讲解轻感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语文教师大谈答题技巧,一堂课的时间基本上被老师烦琐的解说耗尽,学生几乎没有剩余时间对内容加以消化、赏析或感悟。

3.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偏重知识目标。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在设置的时候都会有所体现,但同时也会有所偏颇。知识目标仍为教师所关注,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获取阶段。

二、传统文化教学误区产生的原因

1.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程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教师需要突破现有资源的障碍,掌握和驾驭教材,依据实际对教材加以删减完善,不断开发资源,满足课程多样化需求;第二,学习方式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张学生机械接受、死记硬背,教师需要转变学习模式,把握教与学的实质;第三,“一元解读”的束缚。语文教师对教材参考书的过渡依附,造成学生思維的限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式学习。

2.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当前,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严重营养不良,教师自身语文素养未在汲取传统文化中得到提升,造成了传统文化知识的浪费。

3.学生思想的制约。高中学生视高考为最终目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淡化了对自身文化品格的提升,多数学生没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以语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为保障。第一,教师从思想上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视为教育之基,主动培育和转变自我观念,致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第二,语文教师应具备传统文化底蕴,不仅要广泛阅读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识别美、感受美的能力,专注书法研究;第三,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关注学生生活,奉行寓教于乐理念。

2.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为平台。第一,仔细挖掘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不断整合教材中蕴含的文化点,以便于记忆的方式呈现,不断积累、提升语文文化素养;第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网络媒体资源、节日传统资源以及地域文化资源等。

3.以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提升的基本方法。首先,将问题的设计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同时,需要把握三点内容:教师对教科书内容要有所取舍,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内涵感悟,尊重学生个性;另外,通过组建活动教学的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

4.以多种课型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突破口。针对阅读教学课,在挖掘文章中心思想之后,需要分析映射的文化内涵;针对写作课,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其扩充写作素材,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针对活动课,可适时调整课程时间,或者组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或观看电影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个人全面发展的领域。

5.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终极目标。首先,重视人文知识传输。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实践和传导优秀的文化素养;其次,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注重对历史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加以挖掘,并引导学生使其产生心灵共鸣,主动担任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实践者;最后,精心塑造人文品行。语文教师务必坚守言传身教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领悟人生和文化的真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弘扬教师应资源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我给资源分分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