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打劫”,一种逻辑

2017-04-19谭保罗

南风窗 2017年1期
关键词:联系汇率小混混黑帮

谭保罗

在前几期文章中,我写到了香港之所以繁荣在经济制度领域的几个“基石”:一是资本自由流动,二是低税,三是法制。但仔细一想,第三其实应该是联系汇率制度。法制可以放在第四。

什么是联系汇率?这需要从我一个朋友的经历谈起。

这位朋友是国内一家技术公司的员工,曾长期外派非洲A国,工作好几年,拿着相当于70万人民币的年薪,30岁还孑然一身。他说,外国人在A国有两种被“打劫”的风险,非常恐怖。

一被人打劫。不怕被有组织的黑帮打劫,而是怕被小混混这样的散兵游勇打劫。前者打劫相对“文明”,一般会拿着枪抵着你的后背,问你要钱还是要命。他们拿到钱就走了,因为是黑帮,有组织,也有管理,所以没有必要,绝不弄出人命。

但小混混就不一样了,有时心情不好,直接上来就拿枪爆头,再拿走钱物。这是所有外国人,包括华人、印度人最担心的一种人的打劫。

二是被权力“打劫”,主要是通过汇率的“打劫”—这些国家的乱征税、乱收费主要针对企业,但汇率却关乎个人。早年,很多中国人刚到A国时,会用当地货币和别人做生意,结果损失惨重。因为,这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极不稳定,一不小心就跌了50%,这等于把你的财富腰斩。接下来,还会跌。

两大被“打劫”的风险,中国人都找到了应对办法。对于人的打劫,当地已有很多非常强大的保安公司崛起,中国人一般是最主要客户。最好的保安公司非常了得,一旦自己的客户受害,将不惜代價对黑帮头目进行“斩首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所以最后没人敢动它们的客户。

对于汇率“打劫”,中国人也完全找到了彻底解决方案,即所有交易、结算一律用美元。当地货币在市场上几乎丧失了流通功能,基本作废。

朋友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联系汇率制度。二战之后,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纷纷独立,但曾经的宗主国英国却游说它们的统治者推行联系汇率制度(也称为货币局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这样的:这个国家先要成立一个外汇基金,然后按照固定汇率,发行和外汇基金等值的当地货币。比方说,A国外汇基金有1亿英镑,那么确定一个固定汇率比如1:20之后,A国发钞行就只能在A国发行20亿当地货币。如果要多发,A国就必须出口创汇或吸引外资来充实外汇基金,而不能凭空发行本币。

英国人到处兜售和英镑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当然有自己的小算盘,它们希望在国力衰微之时,依然能维护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但不容否认,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也很明显,它部分剥夺了一些落后国家统治者的货币发行权,限制了权力征收“通胀税”,即通过随意搞通胀来掠夺民间财富。

很遗憾,愿意搞联系汇率或者愿意一直坚持的(有的中途放弃,比如阿根廷)第三世界统治者太少了。这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对这些统治者而言,滥发货币作为一种隐性税,征收成本比派税务局要低得多。

联系汇率最典范,甚至是唯一成功的案例是中国香港。港币先是挂钩英镑,之后又挂钩了美元。这个制度对于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扮演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首先,它最直观的影响是,避免了外国投资者对于当地货币不负责任贬值的担忧,这是港币资产能吸引全球买家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联系汇率制度,就没有香港股市的今天。

另一方面,根据国际金融理论中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香港在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这所谓的“三角”之中,选择了前两者(联系汇率是一种固定汇率),而让渡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香港无央行,只有金管局。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制度安排类似于让香港一直在被动接受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这样一来,更等同于在太平洋西岸打造出一个直接对接世界美元系统的金融体系,并和伦敦、纽约“无缝对接”。这一点,足以保证内地任何“金融中心”都无法望香港之项背。

猜你喜欢

联系汇率小混混黑帮
我的黑帮祖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认识 精读
柏林公布黑帮报告
来自小混混的信
马警方:当地华人黑帮最多
来自小混混的信
马踢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