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锥形内镜 实现脊柱手术“表里如一”

2017-04-19曾理

家庭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周教授脊椎脊柱

曾理

通过一个圆锥形的手术路径,就能巧妙完成腰椎内固定操作,一改传统脊柱微创手术创口“外小内大”的形式,实现脊柱微创手术“表里如一”。近日,62岁患者李女士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接受这个革命性的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标志着该院专家将现有脊柱微创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那么,这套用于腰椎微创融合的手术内镜系统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器”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它的发明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采访前,记者还得知一个好消息:2017年2月5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第35届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年会(ISMISS)上,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以全票通过,被正式任命为该学术组织2017-2020年候任主席,2020-2023年学会主席。据悉,这是该国际学术组织成立近30年来,第一位华人担任该主席职位。采访就从周跃教授的当选开始。

记者:首先恭喜您成为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成立近30年来第一位担任主席的中国专家,对此您有什么感受呢?

周教授:首先,我感到非常荣幸。说实话,能够获得这项荣誉,表明我和我的团队近十几年来在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方面不断探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大家认同,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强盛和发展,特别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近十几年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开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虽然开展的时间相对国外较晚,同时也经历了反对、怀疑和徘徊时期,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引进和开展国外先进手术的基础上,又改进和创新出许多微创脊柱外科新术式,不但临床病历数量较多,而且微创脊柱手术种类也较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记者:谈谈您刚刚完成的这个手术吧。

周教授:患者李女士半年前发现双腿不能久站,步行约200米就感觉麻木疼痛,后到医院检查为腰4/5水平椎管狭窄并滑脱,并压迫到神经,医生建议其接受手术治疗。辗转几家医院咨询后,李女士住进了新桥医院骨科病区。在为其进行了全面的术前检查后,我们判断她需要进行4、5腰椎间椎管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为能以最小的创伤带给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新研发的“Vista内镜手术系统”为李女士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记录显示,由于手术创伤进一步缩小,其手术中失血不到50毫升,手术后第二天便能下地活动,第三天便康复出院。

记者:您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开发“Vista内镜手术系统”呢?

周教授:传统的腰椎内固定微创手术在建立微创通道过程中,先是将圆柱形微创管道穿过腰背部肌肉组织置入到脊柱背侧,然后将人体内部一端通道撑开,为手术医生获取更大的手术视野。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已大大缩小,但内部撑开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对身体内正常肌肉组织的损伤。所以,為尽可能降低手术对患者腰背部肌肉的创伤,我开始总结自己多年上万台微创手术的经验,提出开发“Vista内镜手术系统”理念,并研制出了一套全新的腰椎融合手术方式的内镜系统。

记者:“Vista内镜手术系统”较传统的腰椎微创融合手术方式有哪些优势呢?

周教授:这套系统只需在患者腰背部建立微创锥形手术通道,患者体内端直径22毫米的通道无须撑开,其背部肌肉组织仅仅进行22毫米的扩张,只需通道内一套内窥镜系统,手术医生就能在高清显示屏上实时获得极高分辨率的手术视野,使手术精细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实现了脊柱手术“表里如一”的微创。

记者:“Vista内镜手术系统”的适应证有哪些呢?

周教授:目前该系统适用于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退变性、峡部裂性)、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等腰椎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但是,脊柱疾病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每一位患者不同的症状,也要求医生分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记者:据了解,这套系统的“Z系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产品目前已获得5项专利,在国内超过10个省市的20余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并已通过欧洲CE认证,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周教授:近年来中国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这些都得益于很多新产品、新设备、新仪器的不断发展,但很遗憾它们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没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创意、自己的品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中国医生有这个能力研发出民族品牌的产品,一方面可以降低国外产品的费用,使广大百姓获益;另一方面,这也是提高中国医生在国际学术地位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是一个开端,希望未来年轻的医生们不止要学习国外,还要创新,因为创新是民族发展生存的重要源泉。我相信,新的器械、药物制剂、生物产品和影像系统、机器人系统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一场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新革命。

记者:谢谢周教授的介绍。新技术的确给疾病的康复带来更多的希望,但是,远离疾病才是我们更应该做到的。这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周教授:脊椎是整个身体的重要支柱,生活中不恰当的坏习惯都可能伤害脊椎。提醒大家,特别留心避免以下7种坏习惯:

1.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玩手机,会让肩颈过度紧绷、腰酸背痛,脊椎的负担也会随之增加。

2.趴桌子上补觉,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颈椎变形,颈部肌肉疲劳,并引发颈椎病等。

3.站姿或坐姿不对,如弯腰、驼背会使脊椎的负担加重,时间久了就有可能引起脊椎骨体的萎缩。

4.开车时座椅太靠后,会导致司机在开车时,为了让脚够到油门而不得不臀部向前滑动,于是腰部反而腾空,没了支撑。长期如此,腰椎会承受较大压力,易导致腰椎劳损。

5.用一侧肩膀背重包。单肩背包不仅会造成肩颈酸痛,还有可能造成高低肩和脊柱侧弯的问题。

6.歪在软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看书,这种放松方式对脊椎的伤害很大。由于沙发和床垫都比较柔软,半躺半坐的姿势会让身体重量完全压在骨盆和臀肌上,加重脊椎关节间的压力。

7.习惯将电话夹在肩膀和头之间。长时间头侧一边打电话,或保持这个姿势将话筒夹在脖子上,会使颈部肌肉过度用力收缩,容易导致颈椎受伤。

猜你喜欢

周教授脊椎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郑绍周教授从脾肾论治低颅压性头痛经验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治疗40例
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后不愈原因分析与处理
距离失败50米
人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