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制度文化(二)
2017-04-19张德祖李少波
张德祖+李少波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
河湟地区的土官土司
一、土官土司制度源于汉唐羁縻政策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在元明清时期曾普遍推行过土官土司制度。元明称土官,清代以后称土司。土官、土司尽管名称不同,其内容和性质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与内地有着明显的差距和区别,因而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因俗而治”,“以土官治土民”的统治体制和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头人、酋长为长官,代表中央封建王朝行使对当地的统治权。其特征是土官土司世袭其职、世有其地、世领其民,在辖区内实行旧有统治方式不变。土官土司必须向封建国家承担规定的政治、经济义务,战时还要率所部土兵奉调出征。
土官、土司制度源于汉唐时期的羁縻政策。“羁,马络头也;縻,牛纼也……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1}“羁”的本义是马笼头,“縻”者为牛缰绳,“羁縻”就是牵制。“羁縻”的提法本身有误,含歧视、侮辱之意。羁縻政策是指中央王朝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较为灵活而宽松的统治政策。如前述西汉王朝在平定河湟羌人后,设立护羌校尉、金城属国以管理归降的羌人。由于当时羌人还处在氏族公社末期,其社会发育程度与中原地区有很大区别,汉朝不便委派汉人充当郡守、县令对羌人进行统治,而采取封授羌人首领为归义侯、归义长等称号,让他们依旧俗管理属民的开明政策。唐朝初期,居住在今青海河曲一带至四川西北一带山谷间的党项羌降附唐朝,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二月,唐在河曲之地设了16个羁縻州,在剑南道设4个羁縻州。各羁縻州的刺史、都督均由当地党项羌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另外,吐谷浑灭亡后,唐朝也曾在今青海海北州境内设置閤门府,以安置归唐的吐谷浑部众。历史上西北地区通过实行羁縻政策,使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得到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積极的作用。同时,对封建王朝统治的巩固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元代河湟地区的土官
在河湟地区正式封授土官始于元代。1247年,蒙古宗王阔端与吐蕃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凉州会晤后,随着西藏地区归顺蒙古汗国,河湟地区的吐蕃各部也先后归顺了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元朝在河湟地区各族首领中封授了一批土官。元朝在河湟地区封授的土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寺院宗教首领,实行政教合一,僧俗结合统治的土官;另一类是纳入政府机构序列的俗职土官。
(一)政教合一的土官
1、文都千户
文都寺在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22公里处。该寺建于元代。据《文都史志》记载,文都寺创建者和文都千户始祖都来自西藏萨迦的昆氏家族。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该家族萨迦派喇嘛噶希巴和阿什旦、扎西兄弟三人率部迁到今循化文都地区。噶希巴喇嘛创建了文都寺,阿什旦占据文都地区,成为后来的第一代文都千户;扎西占据中库地区,成为文都寺的主要供养地。文都千户阿什旦共生7子,各有领地,分别成为文都千户所辖的7个小部落首领。文都寺在元代始建时信奉藏传佛教萨迦派,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改奉格鲁派。文都千户始封于元代,明清两代沿袭不绝。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即是文都千户的后裔。文都千户与文都寺关系密切,共同对属民进行政教合一的统治。
2、宗喀万户
据藏文史料记载,元代受封世袭宗喀万户职衔的是今青海湟中县西纳川的西纳家族。但元世祖忽必烈颁发给西纳堪布的诏书中所领有的地区有宗哥(今乐都地区)、兔尔干(今湟中地区)和赤喀(今贵德地区),可见,宗喀万户的领地包括乐都以西的湟水流域以及黄河以南的贵德地区。西纳家族在宋代汉文文献中记作斯纳。北宋时,河湟地区兴起唃厮啰吐蕃政权,治青唐城(今西宁)。西纳家族及其部落隶属于唃厮啰政权。又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西纳家族的先祖原居康区包波岗地区,即今四川省甘孜一带。西纳家族中有一位名叫西纳多吉坚赞的人,武艺高强,曾率部众征服了当地人多势众的穆氏部落,从而使西纳部落强盛起来。多吉坚赞派两个儿子西纳南巴和西纳格西去卫藏学习。哥哥西纳南巴定居于西藏,弟弟西纳格西在萨迦修习佛法,成为萨迦派高僧。在一次修引入定时,西纳格西隐约听见度母对他说:“你应该去北方蒙古之地弘扬佛法。”西纳格西认定这是佛给他的启示,于是西纳格西便约三位高僧一起来到蒙古汗国的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并觐见了成吉思汗。西纳格西为成吉思汗当场演示作法降雨,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和挽留。还有一位西纳堪布{2}喜饶益希贝桑布在元世祖忽必烈手下供职,曾护送八思巴回藏受戒,得到元世祖和八思巴的敬重,被委任为宣政院使并得到封赐土地的诏书。至元年间,又封西纳家族首领西纳贝本为宗喀世袭万户,并赐给虎符印章。宗喀即湟水,宗喀万户是元代湟水流域最大土官。而西纳堪布喜饶益希贝桑布被尊为第一代西纳喇嘛。西纳家族还与蒙古王室相互通婚,其家族还有不少人被委任为地方官员。在元朝皇室的支持下,西纳家族成为青海河湟地区权势显赫的家族。
(二)地方行政机构中的土官
元朝为加强甘、青、川、吐蕃地区的管理,先后设立了3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属于宣政院统辖。一是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所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辖境包括今青海省除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外的广大藏区及甘肃南部、四川阿坝等地。这一带通常称为“安多”或“多麦”,古译“朵思麻”,所以又叫朵思麻宣慰司。二是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所在今四川甘孜一带,管辖今四川甘孜州和西藏昌都地区和青海南部玉树地区,简称朵思甘宣慰司。三是乌思藏纳里速古鲁逊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今西藏的卫、藏、阿里等地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设安抚司、招抚司、州万户府、千户府等地方行政机构。官员僧俗并用,军民通摄。人选由萨迦帝师或宣政院推荐,经元中央政府任免。宣慰使司都元帅一般由流官担任(元后期改由吐蕃上层人士担任),万户以下官职,则多由土著首领担任,职位可以世袭。元代土著首领在青海地方行政机构中担任土官的很多,但在史书中留下记载者不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循化县志》中记载的“前元撒喇尔世袭达鲁花赤”韩宝。
韩宝,根据循化地区撒拉语民间传说《杂学本本》记载,是元初率族人一行20余人牵着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古兰经》从中亚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共和国)辗转东迁来循化定居的尕勒莽得都尼(太爷)的孙子。撒拉族先民原系突厥乌古斯部的一支撒鲁尔部,是色目人。元代达鲁花赤一职通常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韩宝在撒拉族中出身门第高贵,被元朝封为世系达鲁花赤的土官是理所应当的。循化地区元代属吐蕃等处都元帅府所辖积石州元帅府管理,韩宝可能是积石州元帅府的达鲁花赤。另外,《明太祖实录》有“故元必里万户府朵儿只星吉”和“故元蒙古世袭万户阿卜束”来降的记载,朵儿只星吉和阿卜束也应该是吐蕃等处都元帅府所辖必里万户府的土官,必里万户府辖地在今黄南州同仁县和海南州南部一带。此外还有铁旗城(在今青海共和县境内)的“番官”宦折兰、天郎父子,有元宪宗赐予的玺书、黄金印符为证。
元代在青海的行政建制仍然是以东部河湟地区为重点,在湟水流域及黄河以北,设有西宁州,隶属于甘肃行中书省。西宁州的辖境包含了宋代的西宁州(今西宁)、乐州(今乐都)和廓州(今化隆)。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元朝设立“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负责西宁州及其附近地区的税收财政事务。西宁州以外的广大地区则归宣政院下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和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三、明代土官制度在河湟地区的普遍推行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改元“洪武”。明王朝对于西北的前元官吏和其他少数民族首领在大兵压境的同时,采取招抚的政策。于是随着明军的西进,前元官吏(包括土官)及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归附。明朝沿袭元朝的做法,多封众建,结合卫所的建置,在河湟地区各少数民族中广泛地推行土官制度。明代在河湟地区所封土官比元代更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土流参治体制下的卫所土官;第二种是政教合一的僧职土官。
(一)土流参治体制下的卫所土官
明代在河湟地区设立的正规卫所有西宁卫(治今西宁)、碾伯守御千户所和归德守御千户所(治今贵德),均直属陕西行都司。为加强中央集权,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后习惯上称行省或省),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揮使司管军队。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卫所系军事建置,属都指挥使司管辖,只管军事,不理民政。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所,往往变通扩大其职权范围,如西宁卫指挥使司在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改为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即还兼理民政。
明朝为了加强控制,在河湟地区实行“土官与汉官参治,令之世守”{3}的政策,使土官与流官(一般是汉官)同任职于卫所,听命于朝廷。流官有任期,可随时调遣。土官可以世袭,子弟世代相传,无子弟者,侄、甥、婿可以继承。土官有自己的“赐地”与属民,在属民中享有一切权利。属民耕种土官的田地,听其派纳赋税。土官承担保护边塞、守卫地方以及朝贡、纳税和奉调率部出征的义务。土流参治,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土汉各官,均统辖于都司。这样既可以发挥土官在地方上的作用,也可以防止土官坐大成患。河湟地区土官“素有捍卫之劳,而无悖叛之事”{4}。终明之世,土官在安抚各部、调解纠纷、平定叛逆、听从调遣、抵御侵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土官都因立有战功受到朝廷的重用和奖赏。{5}
青海东部在卫所序列任过职的著名土官有十余家,各家均代代承袭,一直延续到明末。由于各家土官对明王朝的贡献及在本地区势力的大小不同,所以受封土官的职级和品位亦不同。有卫一级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也有千户﹑百户,还有总旗﹑小旗的土官,现根据所能接触到的史料列举说明。
1、李氏土官
李氏土官是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地位最为显赫的家族。据《西夏李氏世谱》{6}记载和相关碑铭考证,系西夏王室后裔。公元1226年,西夏被蒙古攻灭后,其后裔避居青海。据《会宁伯李公墓志铭》记载,“先世居西夏,后有居西宁者,遂占籍为西宁人”。明初,李氏家族归附明朝到后,接连几代累立战功,其中两位分别封为伯爵,一品武官即东伯府土官和西伯府土官;一位封为千户所镇抚,形成中府土官;还有一支化清代封为百户,称小李土司。
(1)东李伯府土官
东伯府因李英受封为会宁伯而得名。李英祖上李赏哥、梅的古、管吉禄、李南哥皆仕元。父李南哥元末任西宁州同知。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授西宁卫管军所镇抚,后因招抚西番八族有功,升卫镇抚,进指挥佥事,并授怀远将军称号。李英(公元1382年—公元1442年),字士杰,体貌魁伟,臂力过人,精于骑射,尤好儒术。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李南哥年老告退,长子李英袭西宁卫指挥佥事之职。李英曾四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累立战功,先后因功升指挥同知、指挥使、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都指挥同知。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在征讨安定、曲先卫之役中,斩首480余级,生擒700余人,获驼马14万多匹,大获全胜,又因功升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武官)。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九月戊申日,朝廷又进封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宁伯,食禄一千一百石,给赐铁券,赠其三代及妻”。“会宁伯”是爵号,公、侯之下为伯,为三等爵位。“赠其三代及妻”,即其父、祖、曾祖皆为会宁伯,他的妻、母、祖母、曾祖母皆为一品夫人。明宣宗朱瞻基赐给李英的“金书铁券”上的铭文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维人臣能效劳于国者,必有封爵以贵之,所以彰其绩,报其勤,至公之道也。尔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李英,蕴器深宏,秉性方直,世守西土,效忠朝廷,事我皇祖皇考,屡著勤诚,及联纂承大统,益克尽臣职。常效劳于征伐,亦殚力于抚绥。酬厥勋庸,宜隆恩命。今特授尔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宁伯,食禄一千一百石,子孙世袭。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其余杂犯死罪,免尔一死,以报尔功。于戏,锡爵推恩,固国家逮下之典;建功奉职,实臣子事君之忠。朕既不忘尔功,尔尚不忘朕训,永保富贵,以励贞诚。钦哉!”按明制,凡铁券,均制成左右两件,左藏内府,右赐功臣。李英家族世居碾伯,建东伯府于今民和上川口,世称东李伯府。李英子李昶,曾任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后升任右军都督府指挥佥事。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巡历保定等府,赈济饥民。十四年(公元1478年),同尚书刘昭督筑卢沟河堤5000余丈。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授右军都督。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卒,朝廷特下《御祭李昶文》。李昶生13子,后叫为东府13门。李昶死后,其长子李玑永袭世职。李玑系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进士,历官至尚宝司丞(掌管朝廷宝玺、符牌等的官)。李玑之后,其子李宁袭任锦衣卫同知,后晋升为右军都督佥事。李宁无子,死后其侄李崇文袭职,诰封昭毅将军。崇文死后,其子李光先袭职。李光先于万历癸未年(公元1583年)考取武进士,升任锦衣卫指挥使。李光先死后,其子李化龙袭职。化龙无子,死后由其侄李天俞袭职,任西宁卫指挥同知之职。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将朱永福攻陷东李伯府所在地东山城,李天俞妻妾及家人300余口被杀,家中所藏诰敕、印信等皆被焚毁。李天俞只身逃往西宁,与祁氏、鲁氏等土官联合与贺锦作战。贺锦牺牲后,贺锦部将辛恩忠攻破西宁城,擒俘土官祁延谏、李天俞等,押往西安。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军攻陷西安,李天俞等才被放归,清廷仍授李天俞为西宁卫指挥同知。
东李伯府世守老鸦峡、积石关和撕达山诸隘口,在明共传9代。
(2)西李伯府土官
李赏哥孙管吉禄生三子,长子察汗铁木耳(即李南哥长兄),其孙李文(公元1405—1489年),字孟华,号尔雅,系李英族侄。李文早年即跟随李英征战。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李文随李英西越昆仑,征讨掠杀明朝使臣的安定卫指挥哈三之子散哥、曲先卫指挥散即思及其党脱脱不花等,杀伤、俘虏颇众,建立战功。在李英的举荐下,升授西宁卫指挥佥事。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散即思又动掠贡使,不服朝命。明宣宗遣李文率部征讨,获胜,李文又升任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正月,曾被蒙古瓦剌部俘虏而下台的英宗朱祁镇复辟,李文因“夺门迎有驾有功”,晋升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未几,英宗又授李文镇西前将军印,充总兵官,令其镇守大同(今山西大同)。是年六月,蒙古2000余骑进掠大同西威远卫(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南),李文率师击败,擒杀数十人,夺得军需马匹无数,以功受封为“高阳伯”,并赐“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食禄1000石。次年三月,又赐“金书铁券”,铭文曰:“维天奉二年岁次戊寅三月戊子朔越十八日乙巳,宣帝制曰:国家于武臣之有劳绩者,必封爵以贵之,此抱功劝能之圣典也。尔右军都督府右都督李文,负资忠义,秉志纯良,将略素闲,战功克著。兹朕复位之初,受以边防之寄,因胡虏之侵犯,遂克敌以成功。顾兹茂勋,宣隆恩典。特封尔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高阳伯,食禄一千石。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以酬尔勋。于戏!爵禄有加,用尽报功之义;忠勤不替,方资事上之诚。朕不忘尔勋,尔亦毋忘朕训,励尔节,益懋徽猷。钦哉!”这部铁券原物由李文后裔世代珍藏,1986年5月14日,西宁西郊三其村李永蔚(李文二十四世孙)老人将铁券捐献给青海省档案馆收藏。该券用生铁铸成,长36.5厘米,宽22厘米,厚约0.4厘米,呈拱形,正面“制”文为镏金阴文,背面镌有“若犯罪禄米全不支给”文字。
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八月,蒙古孛来部三路南侵,大举攻掠明朝边境,朝廷急令李文率军进击。李文却按兵不动,致使蒙古骑兵自雁门长驱直入,大掠忻州(今山西忻县)、代州(今山西代县)诸地,京城为之震动。兵部、六科十三道奏折弹劾李文“怀奸方命,纵寇失机”,指责他“无勇无谋,虽妇人女子以为羞;不义不忠,曾豺狼犬豕不若”,请求从重治罪。英宗下诏将李文下锦衣大狱。锦衣卫、都察院将李文定为死罪。英宗念其前功,赦免死罪,但削夺了伯爵,降职为都督佥事,发落到延绥镇立功自效。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九月,李文因立战功由都督佥事升为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九年,吐鲁番首领速檀阿力乘哈密王去世之机袭据哈密。朝廷即派都督同知李文、右通政刘文统兵前往,相机用兵收复哈密。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李文以年老乞休归家。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建西伯府于西宁南川乞塔城(今湟中县田家寨),准守45处田土。晚年,李文曾出资维修西宁宁番寺(即今西宁大佛寺)。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十二月,因病去世,享年84岁,葬于西宁旱坪山(今大有山)麓。明宪宗特颁《御祭李文文》,派通政司官前来致祭。李文生十子,西李伯府十门之分派自此始,西李伯府属地后来逐渐扩大到西宁南川、西川、北川和今互助县沙塘川及乐都县引胜沟、岗子沟、那能沟、努木只沟等地。
李文死后,因长子李铎早逝,由次子李镛袭任百户之职,后以战功升任西宁卫指挥佥事。李镛死后,其子李璋袭任百户,后以功升任副千户。李璋死后,子李桢袭副千户之职。次年,在灵州白塔尔川立有战功,升正千户,后又升指挥佥事。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李桢率士兵在他剌都川作战获胜,以功升指同知。李桢死后,子李继勋袭任正千户,后又因战功升指挥佥事。李继勋死后,子李世显袭指挥佥事。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六月,西海蒙古进扰西宁南川,李世显与其弟李世年同率土兵抵御,均战死于王狗尔峡,李世显以功追授贈指挥同知衔。其子李愈茂袭指挥同知。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西海蒙古再次入犯西宁南川、西川,李愈茂率土兵随明军作战并督运粮草,有功。调升援辽都司签书,后又任武威泗水(今属甘肃省古浪县)都司佥书。李愈茂去世后,子李洪远袭西宁卫指挥同知。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贺锦部进围西宁,李洪远率土兵守备,战败后,与妻祁氏同死,其家人死者120人。西李伯府在明共传8代。
(3)中府李土官
明代河湟李氏土官除东李伯府、西李伯府外,还有中府李氏土官。元司马管吉禄三子监昝(李南哥弟)生二子,长子鲁失加,次子失剌。失剌随族兄李英三次出征,因军功升任西宁卫右千户所(碾伯)世袭镇抚。鲁失加生五子,长子锁安多只,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务农,世居碾伯石嘴堡(今乐都区高庙镇新盛村)。次子藏卜,随族叔李英出征有功,授西宁卫右所(碾伯)副千户。其子孙四代皆袭副千户之职,世居碾伯双塔沟(今乐都区蒲台乡千户台村)。三子身世不详。四子李武世居碾伯白崖子(今乐都区高庙镇白崖村)务农。五子绰矢的星吉,出家为僧,后为慧隆寺主持。李氏这支系统以碾伯千户所镇抚李失剌为始祖,是为中府李氏土官。其子孙李清、李旻、李承恩相继承袭碾伯右千户所镇抚之职。李承恩子李干,因疾未袭职,其长子李彦福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袭职。李彦福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卒,其子李廷臣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袭职。至明万历末年,因子孙懦弱渐废。中府李氏土官在明传六世。{7}中府李氏土官世居今乐都区蒲台乡双塔沟上李家台、东台、圈窝村、李家嘴、杏树沟、草滩庄一带。
2、祁氏土官
明代河湟地区祁氏土官有两家:一是以朵尔只失结为始祖的东祁土官,其家族世居乐都胜番沟(今称引胜沟),在今民和县也有广泛的分布;二是以祁贡哥星吉为始祖的西祁土官,其家族世居寄彦才沟(今平安区祁家川一带),在今互助县、湟中县也有分布。土官衙门设在今平安区寄彦才沟。
(1)东祁土官
东祁土官家族始祖朵尔只失结,蒙古族,西宁卫人,元代任甘肃行省右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朵尔只失结受故元岐王朵儿只班委派赴南京献马,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赐。明太祖让他回青海招抚宁王等部归明。但当朵尔只失结回来向岐王报告后,岐王又不愿奉诏降明,而率部众逃往甘州(今甘肃张掖)。朵尔只识结即派弟赍达等赴京,向朝廷说明岐王朵儿只班拒绝奉诏的情况。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遣宋国公冯胜进兵甘肃,冯胜命朵尔只失结随同河州卫指挥徐景等率部进击朵儿只班,在息利思沟闪古儿地方击破朵儿只班营,缴获故元岐王金印、银印以及辎重、马匹等。次年正月,明太祖特敕表彰朵尔只识结,敕书中说:“朕君天下,凡四方幕义之士,皆待之以礼,授之以官,使之宣其力焉。尔朵尔只识结,久居西土,闻我声教,委身来庭,朕用嘉之。今开设西宁卫,特命尔为之佐。尔尚思尽乃心,抚其部众,谨守法度,以安疆土,庶联朕委任之意。可宣武将军,佥西宁卫指挥使司。洪武六年正月敕。”自此,朵尔只识结以宣武将军出任西宁卫指挥佥事。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朵尔只识结率部赴柴达木西部,招抚故元安定王卜烟帖木尔归附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藏族部落首领哈剌鬼等劫掠归德千户所,朵尔只识结率部追击,在青海湖一带将其捕获。此后又先后招谕藏族部落首领亦林真奔、千户阿卜等附明。此后,又先后奉调从征,曾在金山寺、灰河、永平、蓟州等地作战,招降北元金佥院,生擒北元武将乃尔卜花。后又逢贵州指挥扳达反叛,朵尔只识结奉命讨伐,活捉叛将扳达,旗开得胜,威震西南。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升任甘州(今甘肃张掖)前卫指挥使。次年,奉命征讨今青海湟中藏族部落首领阿兰达哈思,获胜,又一次建立战功。同年,病逝于任,其子孙世袭。
第二代土官端竹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随征北平,阵亡,授赠骠骑将军称号。据传朵儿只失结部落原驻牧于祁连山,故赐“祁”姓,至第三代祁震始以“祁”为姓。第十一代土官祁秉忠自幼学文习武,精于骑射,有勇有谋,历任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等职衔。在抵御西海蒙古和河套蒙古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河套蒙古首领银定、歹青等率2000余骑进入河西,大肆劫掠。时任永昌参将的祁秉忠闻报即率300骑出战,与七倍于己的蒙古军激战两昼夜,亲手斩杀三员敌将,坚持到援军赶来,蒙古军开始溃逃。当得知有部分人畜被敌掳去时,他不顾疲劳饥饿,又率部追杀,终夺回被掳人畜。河西人民十分感念这位神武的爱民将领,在祁秉忠战斗过的地方树起一座石碑,上书“湟中将军手刃三虏,孤军战胜处”。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以甘肃总兵官挂平羌将军印,加太子少保,成为智勇兼资,威名夙著的西陲名将。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奉调赴辽东作战时英勇杀敌,以身殉职。熹宗下诏授柱国少保﹑荣禄大夫﹑左都督,加都指挥同知。增世荫三级,赐祭葬,建祀祠。其子祁国屏袭指挥同知,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祁国屏以功授庄浪参将。东祁土官在明共传12代。
(2)西祁土官
西祁土官家族的始祖是祁贡哥星吉,蒙古族,元代曾封金紫万户侯,任甘肃省理问所官。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归附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奉命招抚藏族部落归明,因功被授予世袭副千户之职,领受世袭诰命一道,挂武略将军印,守御碾伯地方。到第二代祁索南始以“祁”为姓。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祁索南奉调追剿土达老的罕,因战功升正千户。祁索南之子祁贤袭职后,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随土官李英从明成祖北征,因功升任西宁卫指挥佥事。后又随征曲先、安定卫,以功升指挥同知。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六月,奉敕前往罕东卫、安定卫及哈尔麻汤等处招抚叛逃的藏族密罗部喇嘛端约尔坚藏等回居本卫,因功升西宁卫指挥使。从此设立土官衙门,历代世袭指挥使职。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祁贤病故,子祁英袭指挥使职。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祁英卒,子祁赟袭职。十三年(公元1500年),祁赟随都督彭清送哈密忠顺五陕巴归国。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祁赟卒,子祁凤袭指挥使原职,五年(公元1510年),奉调在庄浪水檀沟(今甘肃永登县境)作战,斩首20余,夺获马匹、军械若干。八年(公元1513年),祁凤又奉命率部在西宁南川系马桩(拉鸡山口)地方作战,因功升都指挥佥事。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调任洮州守备。祁凤病故后,其子祁恩袭西宁卫指挥使职。祁恩死后无嗣,由其弟祁德袭指挥使职。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授高臺守备。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因病告退,由其子祁廷谏袭西宁卫指挥使职。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贺锦部围攻西宁,祁廷谏与子祁兴周联合土官西宁卫指挥同知李天俞、地方生员胡琏器、申中藏族千户完中以及连城土官鲁允昌等歃血立盟。率土兵夹击农民军,农民军将领鲁文彬、贺锦先后战死。贺锦部辛恩忠率部反击,很快击溃土管武装,祁廷谏父子及李天俞等被农民军擒俘,押解西安。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英王阿济格兵至西安,将祁廷谏父子及李天俞等释放,并赏衣帽、鞍马、彩缎、银两,令回西宁安抚部族,仍授原职世袭,并颁敕引。西祁土官在明共传9世。
3、陈氏土官
明代授卫一级的土官,除李氏东伯府、西伯府(土族)和祁氏东西二家族(蒙古族)外,还有汉族土官陈子明家族。陈子明,江南山阳人,元淮安右丞。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明将常遇春兵至淮安,陈子明率众归附。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随李文忠北伐有功,授随征指挥佥事。十六年(公元1383年),从征龙泉山寇陈亡。子陈义袭职,调任燕山右护卫。靖难之变中随燕王朱棣转战有功,升山西潞州卫指挥同知。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随新城侯张辅征甘、凉二州。旋扈明成祖朱棣征木雅失星,逐北元王室至红山口,因功升迁指挥使。又从长兴侯耿炳文驻防甘肃,授西宁卫世袭指挥使。陈义死后,其子陈斌袭职,授凉州(今甘肃武威)守备,曾多次率部击退扰掠边地的北元蒙古势力。陈斌死后,子陈镛袭职。陈镛死后,子陈策袭职。陈策奉檄赴苏武山追剿南侵蒙古军,因功授上古城守备。陈策死后,子陈治袭职。正德年间在西宁南川山后作战阵亡,因功赠都指挥同知、怀远将军。陈治无子,弟陈凤袭职。陈凤死后,子陈忠袭职,授洪水(今甘肃民乐县)守备,后又因功升都司佥书、洮岷参将、都指挥使。后陈忠子陈辅、孙陈三畏先后袭职。三畏子陈光先袭职后授西大通(今甘肃永登县西)守备。崇祯初,奉调镇压农民起义军,因功升游击、掌印都司、参将等职。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奉命率部到兰州作战,因守城有功,受到明肃王的赏赐,调任庄浪左参将,死后赠骠骑将军。子陈师尧袭职,随洪承畴守松山,阵亡,赠昭勇将军。陈氏土官在明共传12世。
明代河湟土官中除上述几家职级高,地位显赫的土官外,还封授了千户、百户、总旗、小旗职衔的土官,其中不少也因军功被朝廷升授为镇抚、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等职。
4、赵氏土官
赵氏土官家族的始祖是赵朵尔只木,藏族,原籍岷州(今四川岷县)。元代曾是招藏万户。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归附。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岷州十八族藏族部落首领三副使叛明,赵朵尔只木随从明将沐英前往征讨。获胜以后,因功授西宁卫中千户所百户。其子赵政袭百户职,孙赵胜袭职后,多次奉调从征,因军功先后升任副千户﹑千户﹑卫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等职。景泰二年(1451年),加都指挥佥事衔。因都指挥佥事是都指挥使司正四品的掾官,属省一级流官职位,不能世袭,赵胜之子赵斌只能袭指挥使职。又五传至赵坤,降袭指挥同知之职。赵氏土官世居今乐都区北赵家湾和乐都南山那能沟一带。在明代共传11世。赵土官19代后裔赵启中(曾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家中保存的《赵氏族谱》中抄录有明洪武二十年五月初五日明廷授予赵朵尔只木为西宁卫中千户所百户之职的制文。
5、阿氏土官
阿氏土官家族的始祖是失剌,蒙古族。元代曾任甘肃省郎中之职,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明朝,被选任为小旗。到其孙阿吉时,始以阿为姓。阿吉曾随明成祖北征蒙古阿鲁台,以战功升总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阿吉又随土官李英等征讨曲先﹑安定卫,以功升百户。阿吉之孙阿雄袭职后又因功升副千户,阿雄子阿正袭职后,又立军功升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阿正子阿清在嘉靖年间袭指挥佥事职,阿清子阿朝,孙阿承印先后袭职。阿承印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阵亡,被追授指挥同知。阿承印之子阿继勋于万历二十年袭指挥同知。阿继勋去世后,子阿镇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袭职。在明代共传12世。
6、吉氏土官
首任土官吉保,西宁卫土族(一说藏族)部落首领。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授百户,调锦衣卫前所镇抚。吉保死,子吉朵尔只袭职,调西宁卫中左所。第三代吉祥时,以军功历升副千户、正千户、指挥佥事职。至第七代吉清时,因功升指挥同知,八世吉庆,袭指挥佥事职,吉氏土官世居西宁东癿迭沟吉家庄。在明共传11代。
7、甘氏土官
甘氏土官家族的始祖是帖木录,西宁卫土族部落首领。元代即是土官,任百户之职。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仍授百户。其子大都(也称木录子)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袭职,随都督宋晟征战有功,升副千户。第三代甘肃袭职,始以甘为姓。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甘肃随明成祖北征,建立战功升千户所镇抚之职。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蒙古阿台朵尔只伯进扰肃州(今甘肃酒泉),甘肃随官军进讨,累战皆捷,以功升正千户。第七代土官甘宗禹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同千户阿吉等战于旱平山,屡有斩获,进秩指挥佥事。第九代土官甘文明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袭职。崇禎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将领辛恩忠等攻破西宁卫城,甘文明家被抄掠,土官世袭号纸遗失。甘氏土官世居今民和县美都川甘家庄等地。在明代共传9世。
8、汪氏土官
始祖南木哥,姓汪氏,西宁土族部落首领。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五年,管领马军,随冯胜征甘肃,追蒙古朵尔只巴部至马蹄山,获胜,收降其部众3000余,获马400匹。又随傅友德、聂伟赴亦集乃,征前元宝藏王,累有战功,历官金吾左卫、中卫所副千户、加指挥佥事俸。八年,奉命回西宁卫代朵尔只失结管军民。后又先后随冯胜、沐英在凉州、洮州等处征战,多次立战功。南木哥死后,子汪失加袭副千户职,先后随指挥杨政、凉国公蓝玉征战西海、川西,均有功。师还,调甘肃左护卫中所管军。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仍调西宁卫中左所。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卒,无嗣,弟汪恺袭职。调赴亦集乃、卜颜木等处,招降故元官把都帖木耳乃其部。又随都指挥李英护驾北征,多立战功,擢正千户。汪恺病故,子汪福袭职,又随都指挥李英护驾北征,因功晋西宁卫指挥佥事。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再随李英征安定卫,有功。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升迁世袭指挥同知。又先后随宁夏总兵官史昭、太监王贵征战,再建功业,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擢升指挥使。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汪福卒,子汪玺袭职。至第七代汪泽,同庄浪参将吴洪等剿寇于回回墓,获捷,因功升都指挥佥事。汪泽嘉靖五年卒(公元1526年),子汪朝降袭指挥佥事。汪朝卒,子汪镛袭职。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率部防御于石门脑,颇有斩获。后防守沙塘川,因犯事被贬谪。后叙石门战功,加指挥同知。汪镛卒,无嗣,弟汪镗之子汪澄渊袭职,授土门堡守备。汪氏土官在明共传10代,世居西宁西川海子沟。
9、纳氏土官
始祖沙密,西宁藏族部落首领,元土官,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率部归附,授总旗。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其子纳速剌袭,自此以纳为姓。纳速剌因功升副千户。至第五代纳启,有功,升正千户,其子纳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袭职,以功升指挥佥事。第八代土官纳惟量,为官精细勤勉,升任河州参将。纳惟量子纳如言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袭指挥佥事职,因军功升固原提标游击。纳汝言卒,子纳元标袭职,历任护羌营千总、西宁营中军守备、北川营守备。世居西宁南川纳家庄,在明共传10世。
10、朱氏土官
始祖癿铁木,元末西宁土族首领。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明,授小旗职。癿铁木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卒,子金刚保袭职。金刚保两次随明成祖北征,一次随指挥使李英西征老的罕于沙金城,均立战功,擢升千户。金刚保卒,子朱荣袭职,始以“朱”为姓。随都指挥李英西征安定卫,阵亡。子朱洪启袭职,加指挥佥事。朱氏土官在明传9代。崇祯末年,李自成农民军贺锦部兵进西宁卫湟水流域,朱氏土官的官诰号纸失于兵燹。朱氏土官世居今民和三川朱家堡一带。
11、辛氏土官
始祖朵力癿,《甘肃新通志》载“西宁州土人”(即土族)。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授小旗职。其子七十狗替役,随土官李英护驾北征,又随李英赴凉州沙金城征讨叛酋老的罕,后又随征兀良哈、安定卫,因功升总旗。七十狗卒,子辛庄奴袭职,自此以“辛”为姓,先后随李英、史昭、陈斌征战,累有军功,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授西宁卫百户。传至第六代土官辛海,无子,其弟辛宝降袭试百户,此后皆袭此职。辛氏土官在明共传10代,世居今民和三川泉儿庄,窝铁沟辛家庄和乐都南山辛家庄等地。
12、剌氏土官
始祖哈剌反,土族,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授小旗职。子薛铁里加替役,以功授百户。子剌苦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袭职,以功升副千户,自此遂以剌为姓。至其孙剌泉袭职后,又以功升正千户。剌氏土官在明传11代,世居今民和县三川剌家庄等处。
13、冶氏土官
始祖薛都尔(《甘肃新通志》作薛都尔丁),西域缠头回人,元甘肃行省佥事,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归附,授小旗职。薛都尔因老告休后,其子也里只补役,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随土官李英等征安定卫有功,升所镇抚。第五代土官也祥时改姓冶。冶祥曾随军赴靖边驿驻防,战于桦林儿,获胜。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随甘肃巡抚许进西征吐鲁番蒙古部,因功授百户。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擢升副千户。后又多次随征立功,先后升正千户、指挥佥事。冶祥死后,子冶珍袭职,从征有功,授甘肃左协副将,卒于任。子冶鸾袭指挥佥事职,以战功授镇羌营守备。后阵亡,子冶为鉴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仍袭指挥佥事职。冶为鉴之后,子冶国器袭职,多次建立战功,升授北京昌平副将。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清兵入墙子岭至昌平川,冶国器出战阵亡。冶氏土官在明传10代,世居今民和县米拉沟等地。
14、韩氏土官
始祖韩宝,旧名神宝,系前元撒剌尔(即今之撒拉族)首领,世袭达鲁花赤。达鲁花赤,亦即“达鲁噶齐”,蒙古语长官之意。元时汉人不能任正官,多数行政机构及各路总管府设达鲁花赤,主要由蒙古人或色目人(阿拉伯人)充任,以掌印办事,把握实权。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五月,征虏左副将军邓愈由临洮克河州,韩宝受招谕归附。
自韩宝始改“韩”姓。韩宝率部随河州卫官军征黑、白二章咂等处,因功授昭倍掖尉管军百户职衔。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拔河州卫右所管军。韩宝病故后,子韩撒都剌袭职,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随旱征讨罕东卫,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钦赐金牌一面。后又从征云南建昌、陕西洮州等地有功。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韩撒都剌卒。其子韩贵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袭职,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调凉州等处,从指挥刘永征战黑山获胜。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敕升河州卫副千户职。又调凉州扒沙等处征剿,因功赏狐帽、胖袄。二年(公元1437年),从总兵赵安征板井等处。韩贵卒,子韩琦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袭副千户之职。先后随总兵王敬、萧敬、刘杰出征皆有功。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受到朝廷赏赐。韩琦卒,无子,弟韩恺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袭职。奉命随抚宁侯朱永出征延绥、庆阳有功。韩恺卒,子韩清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袭职,奉调在甘州(今张掖)等处驻防。韩清卒,子韩通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袭职。选委在甘、宁等处防守。韩通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卒,子韩仲福因病未袭,孙韩勇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袭职。先委龙沟堡中军,后又委贵德营把总。韩勇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卒,无子,弟韩增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袭职。奉调赴甘州驻防。韩增卒,子韩进忠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袭职,委河州营把总。多次奉调从征有功,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授陕西凤县守备。又调至岐山、宝鸡、麻岭关等处征剿,因功加都司佥书(《甘肃新通志》载加都司佥事),管汉羌游击事,阵亡。子韩愈昌,年幼未袭,护理千户事务,后招抚番族有功袭职。韩氏土官世居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明代共传10世。
有明一代,西宁卫受封土官共有16家。其中土族有李氏土官的东府、西府、中府和吉氏、甘氏、汪氏、辛氏、剌氏土官9家;蒙古族有祁氏土官的东祁、西祁两家和阿氏土官3家;藏族有赵氏、纳氏土官2家;汉族陈氏土官1家;回族冶氏1家。加上河州卫循化千户所的撒拉族韩氏土官1家,河湟地区卫所体系内共授土官17家。
(二)政教合一的土官
明朝承袭元制,尊崇藏传佛教,注意通过宗教渠道来加强对河湟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对藏传佛教众多派系一视同仁,实行“多封众建”,对各教派高僧均普遍给予册封。并准其世世相袭,使之“率修善道﹑阴助王化”“广佛功德,化人为善”。同时还给予他们治民特权,形成“国师﹑禅师管理族民如土司之例”的普遍现象。明朝摒弃“帝师”名号,以“法王”为僧官最高职位,其次为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等。明朝所封喇嘛中,最著名的是三位法王和五位王。三位法王是噶玛·噶举派高僧得银协巴受封的“大宝法王”,萨迦派高僧衮噶扎西受封的“大乘法王”和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弟子高僧释迦也失受封的“大慈法王”。五位王是阐化王﹑赞善王﹑护教王﹑辅教王﹑阐教王。其中赞善王驻锡地在今四川以北,管到今青南地区。受封大国师﹑国师及以下僧官者不计其数。而这些名号却是根据受封人所属教派实力的大小及个人地位的高低而分别赐封的。每个大的部落几乎都有国师,在明代“西宁十三族”中,许多僧人实际上就是部落头人。他们以国师﹑禅师等名号直接行使治民之权,甚至领兵出征,实际就是政教合一的土官。明代青海境内藏族大小部落有二三百个,有寺院上百座,被授予大小僧职的土官不计其数。影响最大的土官在青南藏区有玉树根蚌寺囊谦王和黄南隆务寺住持昂锁。在东部农业区主要是乐都瞿昙寺寺主三罗喇嘛、湟中西纳喇嘛和民和弘化寺寺主张星吉藏卜等。乐都瞿昙寺在有明一代地位显赫一时,对乐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瞿昙寺
瞿昙寺始建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是由三罗(又作三喇)喇嘛创建。三罗喇嘛法名桑吉扎西,《明史》写作“桑儿加查实”,出生于西藏山南地区的卓垅地方。早年离开家乡来到青海湖地区罕东诸部落讲经传教,颇有声望。并在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被称为“大成就者海心仙人”,汉族人称之为“海喇嘛”。明初率部落迁居今乐都区南山卓仓地方。先后在今乐都南山地区的官隆古洞﹑隆国洞﹑莲花洞等处修行讲道,并主持在南日竺龙沟(今瞿昙寺所在的马圈沟口)修建佛堂。明初,凉州公蓝玉追击前元残部至罕东地区,罕东部与西宁十三族中的隆卜﹑申中等部据险顽抗,几经征剿,皆无功而返。蓝玉闻三罗名,礼聘出山为朝廷出力。三罗从之,以自己独特的影响作书招降,于是罕东诸部与隆卜﹑申中等部皆相继归附。由于三罗喇嘛协助朝廷招降罕东各部有功,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被朱元璋召请至京师,尊为上师。并由明廷拨款,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建寺。三罗喇嘛请赐寺名,朱元璋取佛祖释迦牟尼的族姓,赐红底金书匾额一方,御笔亲题“瞿昙寺”,此匾额至今仍悬挂在瞿昙寺内。有关三罗喇嘛进京面帝一事,《安多政教史》中记载颇多,其中有一段精彩的传说故事:洪武帝登基不久,欲请一位供应上师。遂命卦师占卜,卦师禀告道:“西方边陲的一个寂静山沟里有一位修行大师,若请之进宫最好。”太祖即遣使者前往西北探寻。使者来到一个石崖陡峭﹑古树参天的幽静去处,发现有一个香烟缭绕的山洞,洞中有一位喇嘛正在打坐静修。使者感到十分惊奇,便汇报皇帝,即差金字使者前往迎请。三罗允诺进京。使者问“起程事宜如何办理?”答曰:“不必张罗,到约定之时我便赴京进宫。”到约定之时,果然看见一位身着法衣的比丘乘白象自天而降。天空出现彩虹,降下花雨,显出种种吉兆。太祖龙颜大喜,亲赐御酒款待。三罗接过酒杯洒向空中。满朝文武皆惊,认为三罗无礼至极。三罗从容地说:“比丘是不饮酒的,适逢某地发生火灾,我便洒酒或许对灭火有益。”果然不久报告至,说某城失火,正当烈焰冲腾无法扑救之时,突然乌云密布,降下一场散发酒味的暴雨,烈火顷刻熄灭,所说时间与三罗喇嘛洒酒时间完全一致。自此,太祖朱元璋对三罗喇嘛更加敬重。传说故事固然不可信,但三罗喇嘛诚心归明,且有助于朝廷,自然得到太祖赏识和恩宠。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朝设立“西宁僧纲司”,授瞿昙寺三罗喇嘛为都纲,负责管理西宁卫各地佛寺及宗教事务。这样三罗喇嘛就成为明初湟水流域第一个政治上有影响的最高宗教领袖,而三罗喇嘛所居的瞿昙寺,也成为河湟地区第一寺。{8}
永乐六年(公元1498年)五月十五日,明成祖敕立瞿昙寺教谕碑一面,碑文汉藏对照,对瞿昙寺所领有方圆上百里的田土﹑山场﹑园林﹑财产﹑牲畜之类,教谕保护,不许侵扰。“若有不尊朕命,不敬三宝,故意生事侮慢欺凌以沮其教者,必罚无赦。”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正月,封三罗喇嘛侄徒班丹藏卜为“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颁给镀金银印一颗,重80两。依明制,大国师秩三品,是当时河湟地区僧职中品级最高的土官。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三罗喇嘛圆寂。同年,他的另一侄徒锁南坚参被封为“广智弘善国师”,颁给刻有“慈光普照”四字的象牙图章一方。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正月,明宣宗教谕该寺:“今西宁瞿昙寺,乃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及朕相继创建,壮观一方。东至虎狼沟,西至补端观音堂,南至大雪山,北至总处(即总曲,指湟水)大河,各立牌楼为界,随诸善信办納香钱,以充供养……”,为瞿昙寺划定了势力范围,即以今乐都南山虎狼沟﹑双塔沟﹑瞿昙沟(包括洛巴沟、那能沟)﹑峰堆沟﹑城台沟(马哈拉沟)以及高店沟﹑巴藏沟等七条沟(又称“七沟海子”)的方圆上百里之地为瞿昙寺的香火地,藏语称为“卓仓拉迪”。该地区藏﹑汉﹑蒙古﹑土族民户均要向瞿昙寺纳粮支差。明王朝又令西宁卫调遣52名军士常驻瞿昙寺附近官隆沟,以保护和巡守寺院。
大国师﹑国师僧官职衔的承袭,都是在三罗喇嘛所在的梅氏家族中的代辈传承,承袭者一般都是侄徒。大国师班丹藏卜圆寂后,依次承袭“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名号的有多人,但见于记载的只有领占藏布一人。国师锁南坚参圆寂后,依次承袭“灌顶广智弘善国师”名号的有喃葛藏卜﹑班卓儿藏卜﹑贡葛领占﹑贡葛星吉,以及清代的贡葛丹津、札什观着儿等。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五月二十九日,明孝宗又授给梅氏家族成员尼玛藏卜以都纲之职,同时颁给礼部造弘字141号篆文都纲铜印一枚。瞿昙寺政教合一的特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明朝末年,瞿昙寺拥有寺僧500余名。同时,瞿昙寺还领属药草台寺﹑央宗寺等13座寺院,药草台寺是瞿昙寺僧人的主要学经处,央宗寺则为静修地。
2、西纳喇嘛
西纳喇嘛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归附明朝。明朝继续把扶持、尊崇佛教作为加强西陲边疆统治的重要手段,西纳喇嘛同样受到明朝的重视,西纳喇嘛及其家族不断得到明王朝的封赐。洪武十三年任西纳部落首领为指挥使,属下首领任千户2员,百户13员。洪武末年,西纳指挥使板麻领直答儿,千户叫领真奔,他二人不遵朝廷礼度,明太祖令西宁卫指挥佥事李南哥将他二人捉来加以训斥。据地方志记载,明代任过西纳指挥的还有哈尔等,任过千户的有西纳、鲁尔加等,任过百户的有马胜等。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永乐十八年(公元1410年),明朝封西纳喇嘛却帕坚赞为国师,赐土地、百姓和象牙印章。同年九月十六日,永乐皇帝颁敕赐封西纳家族所建演教寺香火土地、住牧山场:“自镇海(今湟中县多巴镇通海堡)西门以上,至小康缠、大康缠、四疙瘩往下甘河、透河北、多巴古城、西纳川、上寺、迭沟、小山峡口止”。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又封却帕坚赞为“通慧净觉国师”,赐银印。宣德年间,却帕坚赞大兴土木,在西纳川今湟中县拦隆口乡建成西纳寺,这是当时湟水流域最主要的萨迦派寺院,也是西纳家族统治宗喀地区的政教中心。从却帕坚赞起,历代西纳喇嘛都受到明王朝的封赏。袭封“通慧净觉国师”的西纳喇嘛依次为: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格列贤赞受封;嘉靖初年,索南列巴受封;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班觉列巴受封;万历末年,班觉仁钦(一作班着尔领真)受封。明代,西纳家族中除有受封“通慧净觉国师”者外,还有受封禅师者,如多巴禅师。明朝末年,西宁卫碾伯人黄澄、镇海堡人马安邦等先后聚众反明,响应李自成农民起义,西宁卫不少官员被农民军杀死。西纳家族僧俗土官拥有自己的部落武装。西纳喇嘛班觉仁钦率部协助官军打败马安邦,平息农民起义。明廷因班觉仁钦平定地方有功,加封其为:灌顶通慧净觉国师”,颁赐金印、诏书,还令在西宁城东关建牌楼一座,以表彰其功绩。
3、弘化寺
弘化寺,又作鸿化寺、宏化寺、红花寺、红华寺等,藏语通称“宗摩卡”,意为“犏牛城寺”。位于今民和县转导乡,建于明宣德年间,扩建于正统年间。其寺主藏族弘化部落首领张星吉藏卜被明英宗赐给世袭都纲职,成为一方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弘化寺建寺及发展的缘由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有着直接关系。宗喀巴在西藏成名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曾两次召请宗喀巴进京,宗喀巴由于忙于宗教改革活动,未能成行,派弟子释迦也失(公元1352年—公元1435年)代替他到北京。
释迦也失曾两次进京。第一次是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他到北京后给永乐皇帝治病。次年,被封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天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第二次是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又被封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引照普应辅国显教至尊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简称为“大慈法王”。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在北京圆寂,终年84岁。其弟子索南喜饶和僧格桑布(疑即张星吉藏卜)等护送遗体返藏,途经今民和县转导乡宗摩卡(即转导村)时,按释迦也失生前遗嘱,建丹曲塔尔林寺,并修灵塔供奉释迦也失的灵骨,此即明代著名的弘化寺。《河州志》中称,大慈法王圆寂后,明英宗朱祁镇“敕建渗金铜塔,藏其佛骨。七年奉敕河州建寺,赐名鸿化,随给附近之高山穷谷,永作香火之需,设官僧五十五名”,并云对其随从张星吉藏卜之徒裔“世给国师禅师之职”。弘化寺建成后,始终受到明王朝的重视和保护。《明实录》载明英宗曾敕谕河州、西宁等处官员军民人等曰:“朕惟佛氏之道,以空寂为宗,以普度为用,西士之人,久事崇信。今以黑城子厂房地赐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盖造佛寺,赐名弘化。颁敕护持本寺田地山场园林财产孽畜之类,所在官军人等,不许侵占骚扰侮慢,若非本寺原有田地山场等项,亦不许因而侵占扰害。军民敢有不遵命者,必论之以法。”{9}
弘化寺在明廷的庇护和扶持下,香火旺盛,成为河湟地区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寺院。《明史》记载,弘化寺僧人与明廷联系密切,常派员赴京,“朝贡马及佛像等物”,朝廷 “赐彩缎钞锭有差”。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大慈恩寺崇化大应法王扎实巴奏请“陕西弘化寺乃至大慈法王塔院岁久损坏,乞敕鎮守等官修筑城堡,如瞿昙寺制”,得到朝廷允准敕建。弘化寺遂建成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50米的城堡式寺院。寺内主体建筑有四大金刚殿、太子佛大殿、都纲尚书院等,壮丽雄伟,金碧辉煌。寺院高僧可世代承袭大国师、普应禅师和河州卫都纲等僧俗土官之职。有记载的如罗汉领占节木曾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袭封普应禅师之职,锁南坚措曾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承袭大国师之职。至今该寺还收藏有明朝皇帝所赐的太子佛螺钿床、都纲之印和写有“永垂福庇”字样的木匾及明代的经板、太子佛骨等文物。
弘化寺周围的藏族弘化部落世代受弘化寺僧俗土官领辖,都纲一职由张氏家族长子继承。该家族占有耕地2000余亩,分布在今民和县的转导、马营二乡及甘肃省永靖县孔家寺一带。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公元1464年),弘化寺僧达505人,除敕封香火地外,朝廷又给僧人每月拨付库米6斗,并派护寺官军55名,使得弘化寺成为河州卫声名显赫的大寺院。近代,随着弘化族衰弱,弘化寺的规模大不如前,清同治年间曾被焚毁。
4、隆务寺
隆务寺位于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西山脚下,早在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当地西山坡上有一座萨迦派小寺,名“智卡贡康”,意为“石山上的禅堂”。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这座小寺由来自西藏的拉杰扎那哇奉八思巴指派所建。其子隆钦多代本为前元隆务土官,洪武初归顺明朝。隆钦多代本生有九子。长子三木旦仁钦自幼出家,以夏琼寺的创建者顿珠仁钦为师,系统学习佛典,并受比丘戒。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三木旦仁钦以当地萨吉达百户为主要施主,合并原萨迦派小寺,建成隆务寺。其弟罗哲森格,是一位佛学造诣很深的学者,明宣德皇帝封他为“弘修妙悟国师”,曾一度扩建隆务寺,将整个隆务河流域纳入隆务寺的统治范围,征收僧税,作为寺院给养。隆务寺成为今同仁县地区政权合一的统治中心。这个家族以后又有5人先后承袭国师封号,他们依次是官却坚参、端主仁钦、罗哲却主、端主森格、罗哲华丹。国师是隆务寺职位最高的僧官,该僧官又管理地方政务,因此又是土官。国师之下还有昂锁(又作囊索),是藏语译音,原意为侦察边境以内情况和派驻边境负责守卫的人员,后逐渐变成协助国师管理行政和民事的官吏。昂锁府设化隆务寺内,昂锁府内设管家、秘书、随从等人员,并设有公开的法庭、监狱,较大的民间刑事诉讼案件均由昂锁府判决。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隆务寺再次扩建,隆务寺中塑起宗喀巴大师像,标志着隆务寺已改宗格鲁派。明天启年年间,隆务寺已具相当规模。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明熹宗为该寺御赐“西域胜境”匾额,悬于弥勒殿前。此后,隆务寺出现曲哇仓和夏日仓两大活佛系统。后曲哇仓系统没有传承下来。第一世夏日仓活佛(公元1607年—公元1677年)噶丹嘉措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主持寺务起,历辈转世,成为隆务寺寺主,也是所属隆务十二族(部落)的政教领袖。全寺活佛不断增加到42位,寺僧最多时达1712名,下辖18座子寺,主要分布在今同仁和泽库县境内。隆务寺是明代河湟南部地区影响最大的政权合一的藏传佛教寺院。(未完待续)
注释:
{1}《史记》卷117《索隐》引《汉官仪》。
{2}堪布是藏传佛教中主持受戒者的僧官。
{3}《明史》卷330《西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4}《清史稿》卷516《土司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
{5}王昱、聪喆:《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张得祖、丁柏峰编著:《乐都史话》,青海人民出版社,1912年7月第1版。
{7}参见《西夏李氏世谱》,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8}格桑本《瞿昙寺营建简史》,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9}《明英宗实录》卷95正统七年八月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