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及探索

2017-04-18张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张玲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注意根据教学目标,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2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46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的地理知识内容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许多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许多看起来繁杂冗长的地理事象描述,这就造成许多学生学习困难,逐渐失去对地理的兴趣。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初中地理学习比较肤浅,学生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导致地理基础知识差。二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不端正,在选择报文理科问题上很徘徊,因此在好好学习地理上存在着很强的侥幸心理,得过且过,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注意保持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备足学生,主动帮助其弥补初中地理知识的不足,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过渡

(一)保持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

在高一新生刚入学对地理学科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注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课时多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多与学生沟通座谈,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过渡

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但不应拘泥于教材。在备课时要充分分析学生,分析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进行预测。尤其是当涉及初中地理的内容做铺垫时,教师更要根据学生的薄弱的知识基础做好新课前的知识储备工作。这样做尽管会多花费一些课上的教学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初高中的地理知识得到了有效的衔接过渡,既有助于新课的讲授学习,又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总之,对学生分析得越透彻越具体,就越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气氛就越好,教学效益就越高。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且注意根据教学目标,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当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思路受阻时,当学生做地理习题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的地理作业频频出错时,当学生的地理成绩不理想时,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当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思路豁然开朗时,当学生成功地解决掉地理难题时,当学生的地理作业完成得非常认真完美时,当学生的地理成绩有进步时,教师都要真心地祝贺赞美,增强其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二)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将身边的自然现象带到地理课堂中来思考或者为地理学习做印证

例如,在教学“地月系”一课时,我让学生做“观察月相”的活动,让学生从农历初一开始连续一个月在每天晚上观察月亮的形状、在天空中的方位、地平高度和亮面凸出方向,并绘制观察时的月相,最后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在全班展示。这一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月相这一难点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了学习地理的好习惯: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然后用地理思维去解释。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方法和结论,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领会地理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因此,教师要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既让学生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既让教师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领会地理学的思想。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高,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相同的教学内容听多位老师讲,然后总结、反思、比较。不管任何方法,都要思考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反思课堂的调控、时间的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课堂反应等,为下节课的调整改进做准备。即使是同一节课,在不同的班级也会有不同的反思结果,多做教学反思对实现高效课堂有很大帮助。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多听课,欣赏不同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反思,才能挑选出最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上出好课。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一)端正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态度决定行动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成为当代学者。学习地理不单单是为了高考,为了水平测试,更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认識境界。教师要把“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每个学生的心扉,让学好地理成为每个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挖掘生活资源,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地理学科原本就植根于生活,是由“生活世界”提炼而成的“科学世界”,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挖掘生活资源,将其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把学生带进生活,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总结规律,这样才会记忆深刻。我经常和学生分享近几天发生的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通过读图讲解的方法,引起大家的兴趣。比如日本发生了核泄漏后,国人大规模地抢购食盐,我就让学生用地理学的角度思考这种做法有无必要。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关心生存环境的责任感,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文桂.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索[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3):83-84.

[2] 王丽丽.如何让高中地理课活起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7):147-14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