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力提师能 创建新课堂

2017-04-18刘保锋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作业本自学习题

刘保锋

摘 要: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的核心。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师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69

我校创建新课堂从2009年开始,至2011年已经完成一轮实践与探索,从2011年新初一开始的又一轮探索已經起航,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及时进行反思,在今后的创建新课堂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和提升,早日实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新气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创建新课堂推进计划

初一上学期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主,下学期以培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习惯为主。

初二上学期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主,下学期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初三面临中考,就是创建新课堂的丰收年,应在新课堂的基础上拔尖补差促中间,以教师的点拨提升为主。

二、小组组合形式

初一以平行分组为主,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合作习惯。

初二以组内骨干引领为主,通过一学年的培养,小组长基本胜任组内领导工作,组内学习、合作骨干初步显现,力争“引、帮、带”,防止两极分化。

初三以组建精英组进行拔尖,组建中等生与合格生的平行组促中为主,力争优生吃得饱,中生吃得好,合格生进步快。给予中等生和合格生更多地展示自我的舞台,最终实现中考成绩大幅提升。

三、加强课堂教学反馈是课改初期成绩不滑坡的有力保证

无论传统课还是新课堂都要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为主的教学。切忌在课改初期为了培养学生自学或合作,一节课45分钟都在自学、合作,没有了训练和反馈时间,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成绩大面积下滑,为此建议课改初期一定要在给学生充分自学和合作的前提下,必须留下至少15分钟的课堂学生训练,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即培养学生的合作、自学习惯,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成绩下滑。

四、单元测试重复考,力争学生考后100分

单元测试如何产生好的效果呢?如果只测试再改错,表面上完成任务了,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到“考后一百分”,错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教师必须安排二次考试。重复也是成功之母,如果第一次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二次考试时间就为45分钟,看学生能否高水平完成。

五、作业本改为错题本效果不错

以前,学生的作业本作业往往都是布置课本习题,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是否很好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规范解题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而现在实施创建新课堂活动,上课有导学案,还有同步训练,课本习题往往成了鸡肋,甚至有的教师都不再要求学生去做,更别说处理了,而导学案却成了作业的主流。作业本作业还需要布置吗?如何布置?如何才能起到好的作用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习课本例题,课后练习、习题,还要完成导学案习题,同步训练习题,以及自己购买的资料,可以说做的题已经不少了,已经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了,作为学校必查的业务---作业批改,没有作业本作业那是不行的。如何最大化作业本的作用呢,那就是把学生在这么多的习题中经典习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整理到作业本上,重复是成功之母,错题本的使用就能使学生的错误最大限度地进行纠正,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还能在期末复习中进行二次复习,一举多得。

六、预防课堂教学“华”而不“实”的措施

在创建新课堂的过程中,学生自学了、合作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成绩下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华而不实的现象?好像是邯郸学步,不会走路了只能爬回去了。

究其原因就是只注重课改的外在形式,忽略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课堂为了自学而自学,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展示而展示,课堂中的学生在学中玩,那是真玩,最终学生成绩肯定会下降,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花”而更“实”呢。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并且要检测反馈学生的活动效果,活动必须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其中反馈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主要措施。

比如自主学习模块,自学课本知识,完成例题后,教师要求每个组3号或4号(中等生)到黑板板书例题,看是否学会,存在何种问题,也能督促学生提高自学效果。

又如合作探究模块,共同研究存在问题,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让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并给予评价,同时检测5、6号(合格生)是否学会,提升组内的互帮互助。

最后还有课堂检测,就是检测每个组的7、8号(后进生)课本练习是否会做,以此来看学生本节课是否较好地掌握了知识。

总而言之,无论课堂教学形式如何变化,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何培养,最终都可以通过课堂反馈来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学得高效、学得快乐,成绩更高。

参考文献:

[1] 刘守旗.《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学案例评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芳.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谈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自修─反思”培训模式[J].中国民族教育,2001(3):21-22.

猜你喜欢

作业本自学习题
作业本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搞笑作业本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作业本变成羊肉串
打补丁的作业本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