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

2017-04-18程兆君巫昊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高职

程兆君 巫昊峰

【摘要】《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的改革,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职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40-01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该专业的毕业生初到岗位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工作适应性不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建筑工程图识图能力和CAD绘图能力较为薄弱,离建筑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是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由《建筑制图》与《房屋建筑学》两门课程为了适应高职土建类的专业特性而专门改革合并而成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建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能,所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传统的《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对于实践操作则比较忽视,对于知识的整体结构把握较好,但是对于具体的应用则较轻视。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前半部分以介绍建筑识图为主,后半部分则是介绍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为主。其中识图部分的理论性较强,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只需要达到“必需”和“够用”即可。因此,对于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胆进行合理的删减和整合,从而使这门课程能更好的配合学生的学习,更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以达到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要求。

建筑识图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建筑工程制图。其中“制图基本知识”包括建筑制图规范、制图工具的应用和几何作图。其中建筑制图规范和制图工具的应用跟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在讲授过程中都要加以强调,并在实践练习中严格要求,而对于几何作图部分,由于现在在实际工程中,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徒手作图的要求,因此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仅作为学生的课后补充。

“投影原理”则涉及到的知识多而杂,包括投影的基础、投影的变换、立体的投影、形体的相贯、透视投影等,其中涉及到大量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知识,这一部分理论性极强而且很难掌握,对于高职类学生根据专业要求,只需要对投影的形成、三面投影的基本原理、基本形体的投影和组合体的投影予以掌握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删减:如投影的变换、形体的相贯、透視投影等都可以删除,对于有用但较难掌握的知识,如:立体表面的交线,可以降低难度,同时结合本专业的需要删除掉对于机械零件类型的形体的投影求解,增加一些类似建筑房屋的组合体的投影求解,对于“投影原理”,老师在进行授课时,重点在于求精而不是求多,讲授的时候重点要放在投影的基本原理上,教给学生的不是做题的方法,而是投影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的知识,理论性非常强,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现在的计算机动画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借助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建筑工程制图”涉及的图纸一共有建筑类、结构类和设备类。这一部分的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全部掌握,这时要根据专业进行细分,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点放在建筑施工图纸和结构施工图纸。其中对于建筑施工图纸的掌握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熟练的读图,而且可以准确的绘制建筑施工图。对于结构施工图则要求对于平法能熟练的读图,同时能独立的查阅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完成对建筑图、结构图的识读。其中,对于结构施工图的识图,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大部分使用的都还是上个世纪的案例,独立基础,多层建筑,砖混或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和设计都过于简单,以至于学生在学完后,只会看比较简单的结构施工图,碰到较为复杂的结构时就一筹莫展。针对这种现象,在进行结构施工图的讲授时,对于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的平法识图要重点讲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机械练习,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使得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进入高职,这个时候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这是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多维立体的教学空间,是学生与建筑有直接的感性接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建立“物”“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进行由 “物”到“图”,由“图”到“物”的一个转换。

建筑构造中很多构造节点外观可以直接参观,但是内部的构造在工程完工后都被封闭在建筑内,平时不容易观察到,因此老师在讲解相关节点时,还可以采用模型和多媒体将工程实例展现出来,使学生在直观和逻辑理解上相互促进,如果有条件的话,带领学生去工地现场实地考察参观。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实践教学这一部分,一共由课堂内外的小作业、小设计、实训三个部分组成。

1.课堂内外的小作业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读图的能力,因此这一部分的作业,要求主要是反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一个掌握程度,这是要选择一些典型、实用的题来做。

2.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是针对若干个细部进行讲解的,学生对于每一个部分的构造图识读都会比较容易,但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进一步绘制一些施工图时,没有进行相关知识训练的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这时可以把课程设计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小设计,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上完一至二章,就做一个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设计作业。如:上完基础、墙体两章后,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个从基础到屋顶的墙身详图;结束楼梯章节后,要求学生做一个双跑楼梯的构造详图设计,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

3.实训则主要是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一个整体的掌握情况,一般都是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实训的时间一般为一周,内容多为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的设计及施工图绘制,因此这时可以看作是一次建筑设计构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方案设计阶段需完成平立剖面的确定,在施工图阶段,由于没有相关专业的配合,因此着重考虑建筑本专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楼梯的构造,墙身详图,屋面防水等。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教学要因材施教,上述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性,为后续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敬辛,建筑构造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8)

[2]张威琪,高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06)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教学内容高职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