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7-04-18胡文斌

新课程·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胡文斌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也是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创造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而全面的服务,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为完成老师制订的课堂或者课后作业服务,学生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道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有效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求知需要,我们教师或者教育从业者在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才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未知领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传授学生知识转变为学生如何自觉有效地去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观察学生的学习现状

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无效的学习,比如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评价的偏差“表扬”铺天盖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过分强调“探究学习”,等等。部分教师认为传统的教育貌似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进而使学生缺乏对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新课标的提倡下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哪怕学生只有一点点的进步。课堂上到处都是赞扬的话语,而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感受,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忽略自己所犯的错误。新课题的改革使学生学习的课堂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死气沉沉,而是变得越来越活跃起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只是盲目地追求学生的活跃,鼓励学生问问题,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自主分析能力。

二、创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渴望,是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興趣进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才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数学的奥秘,体会数学的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授学生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关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身边的事物,统计出都是哪些物体是正方形哪些物体是长方形,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物体的实际形状,从而思考桌子为什么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甚至有的是圆形?不同的形状有着怎样的具体应用。教师设定情境并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通过最平常的东西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三、让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

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讲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才有活力、富有生命力,才能使学生从学习中明白为何要学习数学,如何运用数学,从而产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最后真正地喜爱上数学,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乘法的时候,可以把简单的数学题目转变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妈妈在菜市场看见3只鸡,每只鸡20元,如果妈妈想要买走这3只鸡,总共需要付给对方多少钱?”教师在向学生教授长方形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家里长方形的桌子,通过测量来算出桌子的周长,从而明白到边长与周长的内在联系。通过向现实生活的转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现实生活,进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的教学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有兴趣地、研究性地学习,也就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设定的时间内合理运用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