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

2017-04-18江琴

新课程·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策略课堂教学

江琴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也需要随之进行变革和创新。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法;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各种因素,选擇恰当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有教学方法得当,才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势来看,很多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即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导,统一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没有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可言。这种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死板、枯燥和乏味,学生完全提不起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被泯灭,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被限制,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不符合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方法,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习惯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可以为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空间。比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人物、角度和故事情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要对学生有不同的思路进行恰当鼓励和赞扬。这样,可以营造一种活泼灵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支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展现自己的个性,进而能够对阅读更加感兴趣。

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要保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寓意,要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丰富学生的知识。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类似的文章,比如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之类的传统神话故事,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三、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打白骨精》这节课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沉浸在影视剧情当中,从影视剧情中形象地观看和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心理变化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结合影视中的相关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味文章。教学一开始影视播放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不知不觉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思考和学习文章内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深化学生记忆。

四、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接触的东西不多,正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个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文章内容进行分类,让学生学会对文章的一些内容进行快速阅读,对文章的一些内容进行细细品味,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学会做阅读笔记等。这样,学生渐渐形成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从阅读中汲取成长和发展的营养。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