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法治太阳太阴合病1例
2017-04-18王磊战丽彬
王磊+战丽彬
摘要:六经病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如果六经病发生病变,将会引起一经乃至多经的病变,引起六经之间的传变、并病以及合病。其中三阳病症主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主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六经辨证是包括了脏腑以及十二经的病变,是除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外主要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不仅对机体表面疾病进行诊治,还对内科杂病及某些肿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例病案是患者素体太阴里虚合并太阳证治。教授采取振奋脾阳,清泻阳明的治疗原则,取捷效。
关键词:太阳太阴合病;战丽彬;名医经验;医案
六经病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如果六经发生病变,将会引起一经甚至是多经的病变,引起六经之间的传变、并病以及合病。太阳病指的是机体出现发热、恶寒、项强、头痛、脉浮等,可分为腑证和经证两种,经证病变在肌表,腑证则是由于经证引起的病变。太阴病指的是机体出现腹满而吐、食不消、腹部疼痛、自利、脉缓慢等症状,主要是脾虚湿盛,该病病变在脾经。本文作者在2014年5月荣升为辽宁省大连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并拜战丽彬教授为师。在其跟诊过程中发现有1例患者辨证准确,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病例
患者陈某,男,18岁。患者在2010年10月突发恶寒、扁桃体炎、咳嗽以及脐周疼痛等症状,经检查后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青霉素;2011年4月患者仍以扁桃体炎、脐周疼痛为主症,并出现发热症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布洛芬以及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患者3 d后又出现发热症状,经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结核指标检测后,无异常情况,但是患者仍反复出现发热、扁桃体炎、腹泻及左下腹疼痛等症状,且检查均无异常现象。2011年11月,患者因为左下腹疼痛感强烈,住院进行治疗,经过CT、钡餐、尿便常规等检查后仍旧无异常情况。2012年患者以上症状出现的次数增至5次,且较以前加重。2013年11月,患者再次因为以上症状住院,行肠镜检查后发现直肠粘膜呈现点片状充血,确诊为直肠炎。2014年5月,患者经常在早晨6~7 h发热、腹痛、腹泻、大量白色粘稠浓痰且不易咳出,患者腹泻6~12次/d,患者进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中医科进行治疗。
方药组成:当归10 g、砂仁后下5 g、大腹皮30 g、茯苓50 g、诃子10 g、小茴香5 g、肉豆蔻5 g,生黄芪50 g、生甘草10 g、清半夏10 g、生石膏先煎40 g,枳实10 g、槐花10 g、炒白芍30 g扁豆10 g、双花10 g,元胡15 g,山药20 g,党参30 g、陈皮15 g、炒白术30 g。药物分析如下:方中小茴香和扁豆具有健脾除湿的功效,白芍、元胡和当归具有护肝止痛的功效,半夏、枳实和大腹皮具有升清降浊的功效。茯苓50 g,量大力专。《纲目》有云:“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茯苓的功效是宁心安神、败毒抗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气。党参属于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本经逢原》: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诃子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降火利咽的功效。《金匮》诃黎勒散治气利,以肝脾郁陷,二气凝塞,木郁风动,疏泄失藏而为下利,利则气阻而痛涩,是为气利;诃黎勒行结滞而收滑脱也。生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陈皮,《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因此,陈皮的功效是燥湿化痰、理气健脾、调中。生石膏40 g,《医学启源》有云:“治足阳明经中热,发热、恶热,燥热”。《药品化义》:味淡带微辛,性凉,能沉能升,性气薄而味浊[1] 。槐花归经大肠,能清泄血分之热,与双花联用可达到清热解毒、凉血利肠的功效[2] 。
二诊:患者按医嘱坚持按时按量服药,药后上周1、3、5、6排便成形,质略粘,1~3次/d。其余3 d腹泻,4~5次/d,质不粘。腹胀腹痛没有改善,排气量较多,排气后腹痛稍微改善。白天体温为38.2~38.3℃,晚上体温为37.8~37.9℃。白色粘稠浓痰减少,患者在饮食、睡眠、体力方面无显著变化。血压为100/65 mmHg。处方:在原有药方基础上加用木香5 g,加强益气止痛的之力。
三、四、五诊,患者在原有药方基础上加用防风、柴胡和升麻,以起到健脾护肝、提升阳气的作用;患者体温有所降低,腹痛腹瀉症状缓解。六诊后,腹痛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大便1次/d,体力基本恢复,体温为36.8~37.4℃。七诊,患者嗳气发作频率上升清晨可见大量白粘痰,加用旋覆花和佩兰各5 g,淡豆豉、地榆各10 g,可达到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本草纲目》曰:旋覆花乃手太阴、阳明经药也。主消痰行水,降气止呕[3]。九诊,嗳气减少,仍有腹胀,加枳实10 g 、厚朴20 g、槟榔10 g,体温36.5℃~37℃,十诊体温36.5~36.8℃,嗳气腹涨基本消失,体力增强,基本治愈。
2 临证体悟
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伤寒论》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4],太阴病与先天脾胃虚弱,或寒邪造成脾经损伤有关,继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和排泄功能,即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寒湿不化,脾气不升,导致自利症状。胃气不降导致食欲不振,呕恶连连。寒湿邪阻运化,导致腹部疼痛。太阳病分为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太阳经证可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该患者素体虚弱,纳食量少,脾胃虚弱,加之出生后又反复外感,故分析本案首先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后因太阳病日久未解,肺与大肠相表里,邪气入里化热,转化为阳明太阴并病。早晨5~9 h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的循行时间,即阳明经热。与诊断为"直肠炎"正为合拍。腹泻一日数行,说明足太阴脾经素体虚寒。阳明有热,太阴有寒。此证辨为胃强脾弱。故采用振奋脾阳,清泻阳明的治疗法则,方用五味异功散加减以振奋脾阳,生石膏,双花,槐花清阳明经热。二诊中,周1、3、5大便成形,为脾阳渐复之征兆,正如《伤寒论》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三、四、五诊,加防风、柴胡、升麻,泻肝实脾,升阳举陷,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七诊后加强降浊之力,加旋覆花、厚朴、枳实、槟榔等。《伤寒论》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可见“阳脉涩”,即脉浮涩,营卫空虚,“阴脉弦”即里虚寒证,或者为少阳证。因此在临证过程中,经常会遇见虚人外感,法当表里同治,如果熟谙经典,何故一例外感病兼里虚证治疗3年之久。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4:826.
[2]刘公望.解密中医处方-对症下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31.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4:3124.
[4]陈卫.经方治疗杂病临床验案举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