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数据时代下信用外包的分析与探讨
2017-04-18程路明
程路明
【摘要】企业信用管理外包是外包的一种,是行业分工细化的产物。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我国信用外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文章着重探讨了企业信用管理外包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信用外包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信用;外包;大数据
一、企业信用管理外包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信用外包是外包的一种,指的是企业将其信用管理服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以发挥第三方主体优势的方式来节约自身运营成本并降低自身承担的信用风险。信用外包服务在今天得以产生并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行业分工的日益细化
行业分工的细化使得信用管理外包被发掘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二十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个经济主体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世界市场容量的扩大使得行业分工日益细化,一些丧失竞争力的产业日趋消亡,但同时有更多的产业被因不断扩张的需求而被创造出来并逐渐发展壮大,并且越来越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信用管理外包就是诞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因为对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的需求的不断增加,终于致使一些专门的信用管理服务企业成立,并依托自身业务优势承接信用管理服务,所以说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的行业分工细化是信用外包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企业管理模式科学化
企业管理模式的进步使得其有意将自身信用管理事项外包给第三方。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较之以往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谋求在某一个领域做大做强,而且实施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即企业不断增加其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类别,通过跨行业收购和兼并有效利用其所拥有的各项资源以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但随着企业经营范围以及涉及领域的日渐复杂,过去由企業内部人员兼顾企业信用管理或是不设专门信用管理人员的做法已经无法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一个原因是企业自身在信用管理方面不够专业,由非专业人员处理企业信用事务存在风险隐患,有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额外风险,但追求多元化发展的企业管理层也不愿意在自身明显不具有竞争优势且无法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明显的财务收益的信用管理上投入太多资金,因此主观上产生了将信用管理进行外包的需求。
(三)企业信用关系的复杂化
现代企业信用关系的复杂化使得专业的信用管理公司成为一种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在不断强化,信用与市场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与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金融服务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单纯的信用关系不复存在,整个社会的信用关系日趋复杂,各种相关的信用工具也被创造出来,大大增加了各经济主体进行信用管理的难度和强度。具体表现在企业层面上,就是企业进行信用管理所占用的资金和人力资本成本在企业经营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信用管理的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这就为信用外包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
二、大数据对信用管理服务外包的影响
基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完善,我国政府提出了“互联网+”的口号,希望各个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中能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大数据”产业规模也越发庞大。在大数据时代即将或者说已然来临的今天,企业信用管理服务外包在我国有了新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一)大数据对信用管理外包所具有的优势
信用的产生建立在信用双方对彼此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企业进行信用管理同样要求其必须有准确而充足的数据作为支撑,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用本身天然存在的隐患,企业进行信用管理外包也可能会因和外包对象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弥补信用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其合作编著的《大数据时代》中提出的,随着对大数据认知的不断深化,现今大数据可分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大数据科学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而目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处理,人们几乎可以得到一切想要得到的信息,依托于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大数据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使得人们对信息利用的有效程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充足并且准确的信息正是建立坚实信用关系和有效信用管理的基础。
大数据技术同时处理海量复杂的信息的特质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而得到对信息收集对象的置信度较高的整体评价,有效弥补信用外包双方在进行沟通和谈判时信息不对称的处境,从而减少企业将自身信用管理业务进行外包的成本。大数据技术的实时性也在不断提高,这则有助于信用外包双方在外包流程中及时沟通和了解,防范背叛和欺诈风险。
(二)大数据对信用管理外包发展的影响
对以接受信用外包为主营业务的信用服务机构而言,大数据技术所具有的在短时间内挖掘和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意味着只要成功应用大数据技术,这些专业的信用管理企业可以节约大量的因信息收集和分析而占用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也就是说其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更为高效、高质而又价格更低的服务。
对于以将自身信用管理进行外包的企业而言,其可以花费更少的资金而得到更为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在减少了因自身进行信用管理所占用的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因自身进行信用管理的非专业性而带来的风险隐患,此外,也有利于企业更加专注于经营主营业务,提高经营业绩。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我国信用管理工具的不断创新和信用行业的良性发展,有力的提升我国信用服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有助于我国企业提高自身科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6):647-657
[2]李布.“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J].经济纵横,2000(12):51-53
[3]吴贵生,李纪珍,孙议政.技术创新网络和技术外包[J].科研管理,2000(0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