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味”俱全为阅读教学增添“语文味”

2017-04-18杨云彬

学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品味

杨云彬

摘 要:语文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学习方法、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语文味儿”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词味;读味;品味;写味;评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17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太阳》一课,上课伊始,他用一则问题导出“太阳”,让学生质疑。然后,他是这样导入的:“太阳到底有多大、多热,离我们有多远,和人类的关系有多密切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他就利用一些数据和事例把太阳的特点、作用等内容讲得清清楚楚,学生也听得明明白白。最后他还组织开展了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热烈,这节语文课看似很成功。可是,仔细琢磨,整节课充满了“科学味”,却没有“语文味”。这必须受到我们的关注,在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性,弘扬人文性,上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现结全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做到“五味”俱全,为阅读教学增添“语文味”。

一、词味——不可忽视

课堂上,通过学习字词,学生积累了词汇,为阅读、写作打基础。如果忽视了字词,语文基础训练或是字词训练不够到位,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字词,而且书写也容易出错。记得叶老曾经说过:“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了。”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认认真真地教学字词,注意正音、析形、解义等过程,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色。我们可以想象,学生连最基础的字词还读不准字音,对字词还不了解意思,又谈何能对文章进行品读、赏读呢?因此我常常进行以下的训练:读——读准字音,学习一篇新课,先让学生用固定的符号圈生字、画生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记住字形,让学生根据字形特点及个人习惯,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记字;想——理解运用。要求学生用组词、造句、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这样确保字词的学习时间,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二、读味——要浓要实

课堂要有朗朗书声,这是语文课堂所竭力追求的,也是语文课堂的本色。读的形式可谓多样:初读、理解读、个别读、集体读、引读、赛读……。正因为有了形式多样的读,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但我们不能被形式和表象所蒙蔽,而忽视了读的质量。读多了,也许只是读够了次数,读足了时间,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扎实有效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品味——要深要真

阅读教学要想有“语文味”,品味语言不能浮光掠影,只在文字表面,要深入地嚼词析句,嚼出语言文字蕴涵的意味、包含的情感,嚼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例如,教学《搭石》这篇课文时,我抓住“假如遇上老人来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一关键句来进行嚼词析句。我让学生反复读这个句子,看看哪个词语打动了他们。学生抓住了“理所当然”“伏”等字谈了自己的体会。接着,我让一位男生上台做“伏”的动作,我来扮演那位老人,创设了一个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了“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然后,再次引导学生透过“伏”“理所当然”这两个关键词,更深入地谈了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反复地嚼词析句,课堂自然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道”了。

四、写味——要真要实

光读不写或只写不读都不是语文的本真,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让读书”,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会做批注,留下读书的痕迹。在课堂中,读写结合是理解、迁移、运用的体现。因此,读写结合也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做好铺路。如教学《花的勇气》一课,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旁边。有的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就写下不少自己的感悟。这就避免了语文课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问题。又如,《搭石》一课接近尾声时,教室里响起轻音乐,我出示句子:“假如遇上 来搭石,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让学生写句子。学生的回答构成了那节课一道亮丽的风景:“假如遇上年幼的同学来走搭石,乡亲们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有残疾人来搭石,乡亲们总要伏下身子背他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读懂了作者的心,还训练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评味——要准要新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要准确、创新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具有一种魔力,对学生有着启发、激励作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深堂教学活动。例如,我摘录了一些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的评价语:“是呀,这是一次和死神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爱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无私奉献中绽放了。“是呀,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历经了这场生命的浩劫,小钱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得救后的他会感激谁呢?这些语言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文本身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这诗一样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爱的情境,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在这堂课上,我能感受到学生在用心地读、用心地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用准确的、有新意的语言为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我想,這也是有语文味的课堂所要具备的吧。

参考文献:

[1] 罗红英.让小学语文更有语文味[J].青年时代,2016(13):214.

[2] 李改弟.浅析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语文味”[J].未来英才,2016(10):96.

猜你喜欢

品味
品味“醉”美西来
品味杭州
品味年画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品课 品味
品味桂峰
品味人生
品味四季
完美 品味高雅
品味“翻译六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