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
2017-04-18钟琼
钟琼
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口服利培酮(3~5 mg/d),低剂量氨磺必利(0.1 g/d),对照组给予单用利培酮(3~5 mg/d),共观察12 w。于入组时、治疗8 w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临床评定。结果 治疗12 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两组在治疗12 w末 PANSS总分及ADL总分较入组时有明显改善(P<0.01),阴性量表分研究组较对照组得分明显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TESS总分比较没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氨磺必利能更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低剂量氨磺必利;精神分裂症;日常生活能力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重性精神疾病,在疾病发作期,患者普遍存在着社会功能的障碍[1],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明显,而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精神疾病,发病次数,病程等等,其中,精神症状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及时、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根本保证[2]。对此,我院尝试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加用低剂量氨磺必利来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共80例,用药12 w即研究结束时氨磺必利组共完成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6.35±3.27)岁,病程(2.13±1.23)年;利培酮组共完成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26.43±3.52)岁,病程(2.15±1.36)年。两组年龄,病程,性别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入组标准:①首发病人;②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③入组时PANSS评分不低于60分,ADL评分不低于16分;④年龄18~59岁;⑤入组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图等检查正常;⑥亲属签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妊娠;②哺乳;③严重暴力、自杀倾向须住院治疗的患者;④伴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等。
1.2方法 ①将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随机分入氨磺必利组(研究组)与利培酮组(对照组);研究组使用低剂量氨磺必利0.1 g/d和利培酮3~5 mg/d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培酮3~5 mg/d治疗。在观察治疗的12周期间不合用其它抗精神病药,如出现睡眠障碍可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以使用盐酸苯海索对症处理;②两组患者均由其亲属陪护居家治疗并在亲属监管下参与社会活动,如自己支配财务和购物等;③入组时及治疗12 w末分别使用PANSS[3]、TESS和ADL[4]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药物副反应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 PANSS量表评定疗效:以减分率≥ 80%为痊愈,50%~79%为显着进步,30%~49%为进步,<30%为无效;有效率=(痊愈例数+显着进步例数+进步倒数)/总例数×100%。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采用4级评分法:完全自理=1,有些困难=2,需要帮助=3,根本无法做=4。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所有数据资料分析在SPSS13.0软件包下完成,统计内容包括两样本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PANSS 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无差异,在治疗12 w末,研究组和对照组 PANSS 评分的各因子分及总分较入组时均有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研究组 PANSS的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有效率对比无差异(P>0.05)。
2.3 ADL评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ADL评分无差异,治疗12w末两组评分明显下降(P<0.01)。在治疗12 w末,氨磺必利组评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TESS评分比较 至治疗12 w末,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和35%,对比无差异(P>0.05)。
3 讨论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主要是以5-HT2A和D2受体特异性联合拮抗来发挥抗精神病作用,并以5-HT2A和D2受体拮抗之比的高比率为特征[5],是精神科临床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利培酮不同,氨磺必利对D3受体和D2受体均有强亲和作用,且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是低5-HT2/D2受体拮抗比率的APPS,研究發现氨磺必利不仅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给予低剂量时对阴性症状即改善作用,证据也表明,氨磺必利能有效改善社会功能,并可能在阴性症状和抑郁的治疗提供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优势,它是一种多用途的药物,同时,氨磺必利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不仅锥体外系反应较少,还避免体重增加,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受体药理,呈剂量依赖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6]。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 PANSS 因子分及总分较入组时均有明显减少(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82.9%,无统计学差异,但研究组的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研究组ADL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两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加用氨磺必利的研究组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这与加用低剂量氨磺必利能更好的改善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相关。
综上所述,低剂量的氨磺必利能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8-280.
[2]陈连洲,徐莉,秦天星.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3(18):262-264.
[3]何燕玲.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M]//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355-359.
[4]吴文源.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2 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6-168.
[5]Love R C,Nelson M W.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risperidone.[J].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2000,1(7):1441-53.
[6]Mortimer A M.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focus on amisulpride[J].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 Treatment,2009,5(default):267-277.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