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小额借贷的若干问题思考

2017-04-18刘振坤

中国市场 2016年51期
关键词:中国农村思考

刘振坤

[摘 要]就目前中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的高效解决。只有保证“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促使中国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进一步建设。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产生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过程,而农村金融支撑力的降低使得“三农”问题解决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文章围绕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和特点展开分析,进而探讨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措施推动“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中国农村;小额借贷;若干问题;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1.243

自改革开放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县和贫困乡。对此,我国采取多元化的扶贫方式对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扶助。对扶贫解困、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就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情况来看,仍然未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面针对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根据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探讨其发展方案,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特点

现阶段,中国小额信贷项目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以民间或半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小额贷款项目、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以及农村小额联保贷款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项目。其中以民间或半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小额贷款项目主要是依靠国际援助或软贷款作为资金支持,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作为资金支持,并且依赖于政府和金融组织扶持和管理。而农户小额联保贷款与小额信用贷款项目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社存款与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而得以实施[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与商业贷款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贫困区域或贫困户建设经济、加大生产、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其二,农村小额信贷额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其发展水平与信贷额度成正比。其三,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程序更为方便、快捷。其四,农村小额信贷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2]。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在财务与经济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促进贷款的还本付息率得到显著提升,还促使信贷组织的成本成功转移。其二,由于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目的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所以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信贷资金入户率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所有农户都参与到小额贷款业务中。其三,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落实推动了中小型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使其使用率大大提高。其四,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程序较为方便、快捷,节省了业务办理的成本。其五,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政策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户的信贷理念得到转变,使其信贷观念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政策的实施促使金融机构的信用体系得到优化和改善。其六,农村小额信贷政策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为“三农”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相较于国内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国外小额信贷制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玻利维亚等国为例,印度尼西亚采用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是由正规金融组织负责办理的小额信贷业务。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主要特点是在保留资源存款的基础上,运用商业利率促使农村中低收入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机会。而玻利维亚采用阳光银行模式,有别于其他两种,孟加拉采用乡村银行模式,当然还有社区合作银行模式以及村银行模式。除了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以外,其他模式都依靠非政府机构负责管理的小额信贷组织运行和实施。其中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运行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就业范围,促进中小企业投资,运用连带小额信贷方式。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主要是为乡村贫困户,尤其是当地的贫困妇女提供贷款和强制存储服务。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主要通过参考、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创建而成。相较于上述模式,社区合作银行模式以及村镇银行模式最具有灵活性,其运行方式为自主式,并且主要由特定群体或组织进行管理。同时,社区合作银行模式能够有效地处理由于地理分散和人口密度低等情况引起的小额信贷制度不能落实的问题。总的来说,小额信贷制度逐步在世界各国向着更加正规的方向发展。

2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在农村较为贫困的区域,其小额信贷市场机制的构建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然而,为了促进健全小额信贷制度得到有效建立和发展,就需要先建立較为完善的小额信贷市场机制。所以可以看出,对于缺乏市场机制调节的贫困地区来说,小额信贷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存在一定难度,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4]。

2.2 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

随着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致使农民工返乡创业态势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民生产资金需求逐渐增大,农村本地的存款总额也会降低[5]。总的来说,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愈演愈烈。

2.3 小额信贷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现阶段,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具备责任制度、信贷还款保障制度以及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同时,当前信贷管理模式发展难以适应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需求,使得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能力较为薄弱。

2.4 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缺乏合理性

就当前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理方式通常采用上下限的方式,并且在一定标准内,其贷款利率可以向上浮动2.3倍,向下浮动0.9倍[6]。而农村小额信贷利率的设置对信贷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存在直接联系,对小额信贷政策的推广和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若是小额信贷利率较高,那么将影响希望获得小额信贷农户的入户积极性,促使其对小额信贷业务望而却步。若是小额信贷利率较低,那么将影响小额信贷产生的经济效益,使其所获收入难以覆盖资金投入与风险成本的消耗,从而影响小额信贷的发展和经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缺乏合理性。

2.5 小额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竞争机制

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金融结构来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企业、农村资金互助机构、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机构主体。实际上,仅仅只有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将小额信贷业务范围扩展到国内多数农村,而其他组织机构并没有将农村纳入到小额信贷业务范围内。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得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受到消极影响。

3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小额信贷市场机制

针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的问题,国家应当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并且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覆盖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农村区域,使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下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7]。

3.2 拓展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

对于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的问题,国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进而达到丰富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的效果。对此,可以适当地调节小额信贷市场准入标准,允许满足条件的民间或半民间机构进入小额信贷市场。同时,国家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扶贫银行,促进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实施条件。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应当加强对农村区域银行的资金投入,促使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得到丰富。

3.3 建立较为完善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在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方面,一方面,应当健全小额信贷责任制度,促使审贷分离制度与分级审批制度得到有效确立;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回款保障制度和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加强借贷人员信用登记制度、借贷人员信用评价制度、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构建[8]。

3.4 科学、合理设置小额信贷利率

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普遍较低,资金来源成本与信贷业务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整体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对此,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三个步骤来保证农村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一,应当给予具有申请农村小额信贷意愿的农户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积极参与信贷。第二,在农村地区加强小额信贷政策的推广和宣传,促使广大农民明确小额信贷的重要作用,并基于此,依据国家相关规定适当上调利率。第三,根据农村对资金的需求,促使小额信贷利率向市场利率过渡。

3.5 加强小额信贷市场运作

地方政府对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的过多干涉使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此,地方政府应当适当地做到权力下放,善于利用市场运作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应当放弃运用行政手段实现扶贫的方式,而是应采用税收政策、激励方式来对农村小额信貸业务办理进行监督和管理[9]。

4 结 论

综上所述,农村小额信贷在供给、需求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当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使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结构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还应当强化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农村信贷入户率。国家还应当完善其资金供给机制,促使信贷资金途径得到充分扩展。另外,还应当完善农户信用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倪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5):3153-3154.

[2]慈斌.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28-19529,19532.

[3]张权辉.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2):132-134.

[4]谢地,孟勐.培育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思路[J].经济纵横,2013(8):85-87.

[5]张晓锋.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创新研究[J].开发研究,2012(3):101-103.

[6]孙志娟.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3(5):130-133.

[7]李小敬.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47-48.

[8]蒋海燕.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3(35):124-125.

猜你喜欢

中国农村思考
中国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