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兴经济地区毒品犯罪的趋势及预防

2017-04-18唐鹏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毒品犯罪青少年

摘 要 毒品犯罪近年来在新兴经济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案件类型主要表现为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和非法持有毒品等。目前新兴经济地区面临的毒品犯罪问题为犯罪分子数量显著增多,青少年涉毒犯罪问题严重,外流涉羟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为了打击和预防新兴经济地区的毒品犯罪,本文认为必须做到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盐酸羟亚胺等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等措施。

关键词 经济地区 毒品犯罪 青少年

作者简介:唐鹏,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096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主要有纺织等轻工业。二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石油、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建湖作为一个新兴经济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接受了大量的化工、冶金工业,曾经也因此饱受环境污染的困扰。现如今,经过产业转型和升级,建湖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发展重化工业阶段由此滋生的犯罪问题也逐步显现。

一、建湖县毒品犯罪现状

当前建湖县的禁毒斗争依然十分复杂严峻,传统毒品犯罪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兴毒品犯罪案件逐步上升,其中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类案件尤为突出,在2011年至2015年五年已审结的97件涉毒案件,共13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其中,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类案件共有31件约占案件总量的1/3,刑事处罚人数60人,约占1/2,无论从案件数目还是人数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改革开放以后,建湖县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积极投入发展经济浪潮中,其中也不乏许多从事生产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2008年8月以前国家未将盐酸羟亚胺等易制毒化学品列为一类化学品进行管制,在此之前,建湖的部分化工企业从事了盐酸羟亚胺的生产,与此同时化工企业造就了一大批生产易制毒化学品的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由于毒品买卖的高利润以及巨大的市場需求,部分建湖人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生产,买卖非法制毒物品的犯罪案件屡禁不止。与此同时,传统毒品犯罪问题依旧突出。从案件数目上,看贩卖毒品案件共31件,非法持有毒品5件,容留他人吸毒22件。从处罚人数上看,贩卖毒品38人,非法持有毒品6人,容留他人吸毒26人。在相关毒品犯罪的整治行动中,其所在市在“百城禁毒会战”行动中,盐城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员51人,捣毁设在外省市的盐酸羟亚胺、邻酮生产窝点3个,缴获氯胺酮1008千克、麻古108粒、盐酸羟亚胺0.2吨、邻酮2.6吨。建湖公安也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建湖县面临的毒品犯罪形势及问题

(一)犯罪分子数量显著增多

2015年,全国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6.5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9.4万名,缴获各类毒品102.5吨,同比分别增长13.2%、15%和48.7%。在毒品问题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境外毒品渗透不断加剧,国内制毒问题日益突出,毒品滥用问题持续蔓延,毒品社会危害更加严重。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展蔓延,禁毒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湖的禁毒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毒品犯罪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易制毒化学品问题日益突出,涉毒人数明显扩大毒品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建湖公安一直对毒品犯罪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打击外流非法生产买卖涉羟亚胺犯罪和打击贩毒、查处吸毒同时推进,积极发动群众,向各类毒品违法犯罪发起攻势。

(二) 外流涉羟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

盐酸羟亚胺是国家严格管控的易制毒化学品,盐酸羟亚胺通过简单的加热提纯,仅仅一道工序就可以合成新型毒品氯胺酮(K 粉),方便快捷的技术方法,以及相对于毒品来讲非常便宜的原料使得盐酸羟亚胺称为制毒犯罪分子的首选原料。据有关数据统计,东南亚地区近 80%的 K 粉来源于广东省惠州市,从广东惠州出产的K粉中,有近 80%的原料盐酸羟亚胺出自盐城籍的犯罪分子。而建湖籍犯罪分子也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在2011年至2015年建湖县共发案30件,其中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3件。可见,建湖涉羟犯罪问题之严重,建湖乃至盐城人在外地非法生产盐酸羟亚胺的制毒原料问题在全国造成了不良影响,国家禁毒办也曾明确要求盐城市加大整治力度,作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颗毒瘤,涉羟的犯罪问题已成为建湖公安乃至盐城公安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青少年涉毒犯罪问题严重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沾染毒品会侵蚀他们的心灵,毁害一生。在建湖的毒品犯罪相关调研中,我们发现青少年毒品犯罪有相当的比例,在经济化浪潮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很多人初中之后辍学在家,家中父母外出到苏南或者其它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他们也因此成为留守青少年,家中只有祖父辈看管他们,而祖父辈有时疏于看管他们,疏于对他们的教育,一味宠爱甚至溺爱他们,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社会上一些小混混的行为,会与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经不住他们的诱惑而沾染毒品,为他们提供吸毒场所,更有甚者与他们一起干起贩卖毒品的勾当,甚至走上贩毒的道路,有的人甚至“以贩养吸”直至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才悔不当初。在建湖五年的所有毒品案件中,青少年所涉及案件竟然达数十起,这足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疏于对易制毒化学品管控

其一,易制毒化学品的犯罪空间日益扩大,网络犯罪日益成为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的主要犯罪形式,由于从正规渠道购买需要办理各种证件证明,且价格也较昂贵,各种犯罪团伙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兜售易制毒化学品,运用快递发货的形式进行售卖,这给我们打击毒品犯罪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其二,易制毒化學品的查验率低,通过我们了解发现,在基层派出所中了解相关毒品和化学品知识的人很少,在我们专门的禁毒队伍中也有部分人也缺少基本的化学知识,这对我们相关的查验有了很大限制。

其三,各相关部门联系管理分工不明确。公安、食药监、安监、商务、卫生、海关、价格、铁路、交通、工商、环保部门在各自的职责分工不明,缺少互相交流机制,导致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存在漏洞。公安禁毒,刑侦,治安,网络等内部各警种协调有待加强。

三、做好相关毒品犯罪的打击措施

(一)专群结合,群防群治

第一,以社区基层警务为骨干,大力发动群众力量,扩大情报来源,鼓励民警深入社区,通过居委会广泛宣传毒品危害,同时建立居委会“联防队”,社区成员共同计划,共同监督,与此同时,对于提供相关线索的人员给予奖励并予以保密保护。第二,进一步推动创建“平安无毒社区”,坚持“以面保点、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创建工作,鼓励人民积极参与,让人民满意,让人民放心。第三,毒情严重地区要突出抓好专项整治,集中优势兵力,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断涉毒犯罪链条,深挖毒源,坚持“零容忍”,给予其严厉打击。第四,公安机关要给予社区以涉毒风险评估,对于相关涉毒人员做好相关教育与管理,努力为创建 “无毒社区” 创造条件。

(二)加强盐酸羟亚胺等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

易制毒化学品的综合整治,社会化管理是一个普遍的,行之有效的做法。第一,在县域地区坚持“以面保点,点面结合”,在全县相关重点易制毒化学品单位开展首批风险等级评定,展开对易制毒化学品的排查与评估。第二,相关涉羟重点人员展开排查,建立易涉毒人员库,主要包括易制毒化学品技术人员,已涉毒的刑满释放人员,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的累犯等,动态监控易制毒化学品人员流向,静态分析及时删减,确保人员库的真实有效。第三,展开科技应用,科技支撑,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地区易制毒化学品信息检测管理系统,坚持地区“一盘棋”,对涉毒人员,涉毒企业,涉毒地区动态监控,依据相关数据,流出地,流入地等实现等级预警,实现预警科学化,规范化。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清末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里就提到“少年强则国强”的号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我们不能让青少年因为毒品而断送美好的青春年华。第一,坚持社会,学校,家庭三级联动,社会应当积极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学校应当积极抓好毒品相关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绷紧“毒品不可沾”这根弦,家庭做好示范教育,从心理上关心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应当从源头抓起,加强对青少年关心与教育,尤其是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加值得我们社会的关心与关注。第二,对相关已涉毒青少年,对他们积极戒毒,抓好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更多包容,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禁毒报告.

[2]柏爱山.浅谈易制毒化学品盐酸羟亚胺的管控.出版信息不详.

猜你喜欢

毒品犯罪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毒品刑事犯罪现状与对策研究
菲律宾打击毒品犯罪运动分析及对我国启示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