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视角下舆论引导的难点与突破

2017-04-18王晓楠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构成要素舆论引导运行机制

摘 要 舆论引导是一个新命题,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在保证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宣传思想工作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舆论引导的开展有助于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舆论引导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其在影响公众视听、引导社会意识形态及公共事务决策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舆论引导的难点,可以对舆论引导难点的问题进行导向突破。

关键词 舆论引导 构成要素 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年大连市社科项目《风险视角下网络涉警舆情引导机制研究》2016dlskyb170的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晓楠,辽宁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侦查学、犯罪学。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093

舆论是公众在特定的时空里,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情绪的总和,在公共关系处置中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建立并经营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时候要树立阵地意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树立引领意识,切实把好舆论导向关做好舆论引导的相关工作。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要注意克服舆论引导的难点,调整控制状态,保证舆论引导的框架体制,把握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完善监测和预警以期能够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供助益。

一、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舆论引导的概念解读

(一)舆论引导的相关概念

当前社会,公权力机关的行为无时无刻不被包容在公众的视野里,一举一动都被聚焦在舆论的监督中,这种情况在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上网人数呈现爆炸性的增长,网络舆论迅速成为舆论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之后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研究如何对舆论进行梳理、辨识使之能够契合主流价值观,按照社会管理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进行活动成为构架公共关系中重要的课题,放之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也同样适用。区别于其他公众部门舆论引导的构成,公安机关的舆论引导更加关心社会公共治安情况,也致力于妥善适用多种工具来梳理、分流、固定、解释警务行为,以期提高执法的公信力,净化执法环境,推动警察公共关系良性发展。

(二)舆论引导的要素构成

1.分析舆情:

舆情分析并非是能靠一個步骤,单一处置能够实现的,相反其是一个系统构成,需要多个要素匹配。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节奏快、压力大、情绪难以发泄等原因使得掌握舆情更有必要,而使用网络所提供的平台来关注和讨论热点问题显得较为便捷也是的接触舆情更加方便。社会管理者可以使用网络手段借助大数据的理念来采集舆情。当然,采集舆情、拥有舆情信息池只是第一步,管理者的目光不只停留在此,作为管理者可以动态的掌握第一手关于社会热点的资料,分类、研判,了解民众所了解社会发展的动向。

2.设置议题:

设置议题模块主要是通过什么样子的内容来传达正确积极的思想和问题。设置议题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主动选择问题,这里主要是要由舆论导向者根据“分析舆情”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要素相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可以用来作为议题的基础内容。另一方面是合理设置议题,主要是涉及到舆论引导内容构建的方式的一些办法。设置议题需要平衡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应有的尺度,才能设置出一个合情合理、且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个议题,而不是反方向的引起受众的反感。

3.策划推广:

舆论引导也是策划推广,要能够使广大的受众接受管理者的思想、方针和政策,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将此项思想、方针和政策寻找到一个缓和的方式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策划传播路径、把握引导方向、顺势调整议题等要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这些因素,合理的将其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受众了解、接受并吸收是舆论导向的关键。舆论导向做的好不好,成功与否,最后要看的是舆论导向的主流思想能够覆盖到多少的受众,能够让多少人接受。

二、舆论导向运行机制的难点

(一)构建健全的领导机制

领导机制需要策划谋篇、统筹全局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完善合理的领导机制是对舆论导向的成功的前提保障。只有完备了健全的领导机制,牢牢的把握住了工作的领导权和意识形态的主动权,调动各方积极的因素,展开一套合理的程序才能有效的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要构建完备的领导机制,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需要有经验的领导和有点子的参谋,只有配置好了人力资源才能使得领导班子发挥最积极的作用。

(二)保障完善的监测体制

舆论导向过程中需要管理者有一套完善的监测体制,这就需要借助全面发展的互联网安全技术,需要避开别有用心的人使用攻击技术,利用媒体来散布不实言论,造成民众恐慌。只有技术层面达到安全才能保障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发挥舆情控制平台的作用,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提供舆情分析、议题设置和传播推广的服务,为进一步了解民意,进行舆情监测、舆情分析和舆情研判提供参考依据。

(三)规划合理的预警机制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建设好警察公共关系, 就必须设立好相关的预警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预警做到合理化,从而不会影响警察公共关系的建立。预警机制是在舆论导向过程中在舆情还处于可控、可引导的范畴之内,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综合研判,为某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事先进行判断。公共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在收集到海量数据中进行解读和分析,提请预判,才有可能达到预警的目的。在预警机制的实现之前,对任何事件的发生都需要海量的数据进行支撑,结合当下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构建一套合理的数据挖掘体系,从海量数据中抽取中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关联性分析和最后得出结论,方能达到目的。

(四)清晰准确的反馈机制

舆论引导方案的实施,需要收集到受众的感受和反馈信息,来对所做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估、调整甚至是取消后续计划,做大幅度的修改。在收集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高速的收集受众反馈的信息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难题。建立一个合适的、便捷的通道来及时的收集受众在接触舆论引导的反应信息,需要做到合理有效的采集信息、汇总信息、传输信息、信息分析和信息保存这几个大的步骤。根据收集的信息来反馈方案实施的效果、调整舆论引导的过程,使舆论引导处于一个可控范围内的动态调整,更好的确保舆论引导的成功。

(五)明确具体的问责制度

许多公共事件的发生,到最后成为性质极其恶劣的事件,最后甚至是导致警察公共关系的破裂就是因为相关负责人对其不闻不问,任其发展。问责不力,仅仅靠道歉和表态是无法解决逃避责任这一现象。舆论导向的顺畅进行,还需要一个明确具体的问责机制,能够对当事负责人进行问责和追责。

三、舆论引导难点的突破对策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建立感情联络,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让公众与警察一起成为社区秩序的维护者。警察通过可以开展各种讲座、接待日、座谈、法制宣传等类似活动,抹去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神秘色彩,增进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只有距离感消失了,协作才会出现。

(一)主体阵地培养与主流声音引导舆论

公安机关官方微博是对社会热点信息发表评价的重要窗口。公安机关官方微博在应对突发事件、涉警负面消息、网络谣言等工作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群众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时获得的信息不全面,经常依靠主观判断猜测事件的情况,或者通过感性认识发表言辞激烈的看法,然后通过意见领袖的引导形成“沉默螺旋”,最终导致“公共意见”的形成,然而“公共意见”有时过于偏激、有时与真相并不一致,这时公安机关就要充当打破“沉默螺旋”的破冰者,或理性分析事件的影响,或将将真相在网络中发布,引导群众正确认清事实真相,缓解过激情绪。例如2009年因飙车肇事而引起全国关注的胡斌在出狱后再次出车祸这则消息,在群众得知了这个新闻报道后无不对胡斌口诛笔伐,纷纷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指责,企图用道德审判一起正常的交通肇事案件。公安部交通安全局的官方微博在此时就发布了专题微博,微博说到:法律的权威在于保护一切符合条件的公民,法治的意义在于摒除人治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一消息的发布旨在稳定群众的情绪,并警告网络中传播谣言的不法分子,对网络中存在的消极舆情进行了及时引导,并开展适当性的法制教育。

(二)重点加强舆论引导设置议程

加深警民互动交流。随着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公安机关及时开通“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公众号”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与网民互动。公安机关通过“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公众号”能够第一时间,零距离的将公安日常事务公开给网民,使网民能够有机会走近执法管理活动。公安机关通过社交媒体向民众直播日常警务工作,一方面可以将日常工作透明化,提高民众的对事件真相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公安机关和社会群众的交流互动,提高公安在执法过程中的良好形象和执法的公信力。舆论引导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舆论引导的过程中,设置议题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设立好一个好的议题就需要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网络舆情。好的议题的设置是輿论引导的关键步骤,也是舆论引导的成功基石。要设立一个符合文化素养和主旋律的好的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集思广益,总体分析。合理设置议题,主要是涉及到舆论引导内容构建的方式的一些办法。设置议题需要平衡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应有的尺度,才能设置出一个合情合理、且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个议题,而不会反方向的引起受众的反感。

(三)完善机制与加强责任意识

互联网的环境给所有人提供了低门槛的大众信息传播途径,在互联网面前所有人不单单只是网络信息的受众,也更加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社会管理者应该敦促每个网民注意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言行举止,对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言行举止具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规范网民的言行举止。在舆论发展的周期中,管理者要随时掌握舆论的动态变化情况,做到对舆论发展状况时刻心中有数,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议题来进行舆论引导,就需要在舆论发展的各个周期中能够检测各个不同的信息,需要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发布异常便捷,传统的信息封锁方式已经很难起到效果。任何涉及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负面信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与处理,就会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损害到公安机关的形象,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有效化解涉警舆情危机,不仅需要公安机关建立涉警舆情应对机制,牢牢把握好自己的话语权来掌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还需要每个民警都严格执行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维护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琳.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难点与对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7).

[2]陈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

[3]刘正荣.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难点和着力点.中国记者.2010(7).

[4]徐惟诚.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5]于建华、曹顺仙.新时期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科教导刊旬刊.2013(6).

[6]费依冰.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引导方式和监控体系研究.燕山大学.2013.

[7]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3.

[8]刘春波.舆论引导论.武汉大学.2013.

[9]朱荩予.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 38(1).

猜你喜欢

构成要素舆论引导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