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7-04-18冼先品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实践

冼先品

摘 要:随着经贸发展,国际贸易行业对于国贸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配套实践教学,通过针对国际贸易教学实践,结合目前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目标,浅析国贸实践课程体系的课时安排、指导大纲和内容,并对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170

1 引言

实践课程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的重要途径,专业实践课程对促进大学生能力全面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上,有目的的进行实践教学的倾斜。实践课程是理论教学的组成部分和延伸,本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浅析,为构建本科应用型经贸人才提出一些建议。

2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

课程体系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基础课程传统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各大经贸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實践中,各大专业院校在本科国贸专业的实践体系上,除理论教学外,一般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

2.1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

按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国贸学生的人才培养规格,在实践能力上,必须能够独立完成国际交易与操作。从理论教学设置上,各大院校一般会设置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代理、对外经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骨干课程。从专业技能培养上,国贸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理论教学外,也应该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

从人才培养规格和实务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课程体系上,应该满足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交易技能要求,结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的几年实践中,本人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包含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实践课程、国际结算实践课程,国际货运代理实践课程,外经贸英语函电实践课程,国际市场营销实践课程,进出口仿真实践课程。这些实践课程,基本满足学生对于交易的认识与技能要求,这是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构建了进出口仿真实验室和国际货运实验室,也满足了进出口仿真这门特色专业课程。

课时设置上,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课程必须要达到三分之一。上述核心专业课程,每门课时量一般在16课时至32课时之间。这个课时量,基本满足上述实践教学的需要。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繁杂,特别是单证制作课程,知识广而精,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课内实践时间不宜少于16课时,专门实践课程不宜少于24课时。从各大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这个课时量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课程体系课时安排的标准课时量,既满足了需求,也体现了科学和合理性。

2.2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课程大纲

实践课程大纲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总纲领,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材料。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展必须紧密按照课程大纲进行。各大高校的国贸实践课程大纲必须要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大纲也是教师在教学课程中的对于教学目标与方法的重要指导文件。国贸实践课程大纲,一般要包括课程基本要求,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考核与报告,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课时与学分等。目前,各大高校国贸专业在实践课程体系中,一般在电脑机房,通过操作模拟软件或者操作软件完成。这个趋势对于实践课程大纲又突显各大高校在大纲设置上,必须要体现本校的硬软件特点,特别是实践实训软件的内容与流程。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来看,各门课程实践内容差别甚大,一般由专业教师,按照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实践技能模块和实践教材,编制课程大纲,满足应用型技能的培养人才。

3 国际结算的实践课程内容

国贸的实践课程内容是实践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它也体现了一个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从现实来看,各大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实践课程内容总体上差异并不大,但也存在鲜明差别。重点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现国际经贸领域的分析与写作。而高职高专的国贸专业,则偏向于实务与结算单证的操作上。应用型本科,在理论特长与实务操作上,恰恰需要做到平衡,既满足现代经贸知识的要求,也满足应用型培养的需要。从这几年专业教师的教学经历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国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反馈来看,本人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践课程体系,必须包含5大板块的内容。

3.1 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是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程中的课内实践部分。这个理论课程是全国国贸专业学生的骨干课程,往往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这个课程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包含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合同的草拟、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结算方式、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范畴,目的是给予学生专业认知。

3.2 国际结算实践课程

国际结算课程体系,是本科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要内容模块包括国际结算体系,国际结算方式和国际结算工具。课程模块中的重点内容包括信用证审核与翻译,票据制作,汇款与托收,国际结算案例分析。其中信用证和票据是国际结算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是,学生根据国际贸易合同或者信用证制作票据,以制作汇票为主。通过案例分析能够明确票据行为主体的出票、背书、转让、提示、付款和追索等一系列的票据行为。信用证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信用证当事人、交易流程、开证申请、信用证审核和信用证条款翻译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信用证专门术语的翻译,审核和修改。

3.3 国际货运代理实践课程

国际货运代理实践课程是《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理论教学的延伸。在实践课程内容上,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运输案例分析,集装箱运输流程,租船流程,海运提单、空运单和货运单证的制作等。

3.4 外贸单证制作实践课程

外贸单证课程是国贸专业的重要课程,包含理论与实践部分。外贸单证实践也是国际贸易象征性交易的要求,外贸单证制作实践课程,对于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涉及到信用证,商业发票、空运单,提单、装箱单、原产地证等一系列外贸单证,是国贸应用技能的重要体现。这一环节中,信用证和海运提单的制作是重点和难点。

3.5 外经贸英语函电实践课程

外经贸英语函电实践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业务课程之一,是一门将英语与外贸业务相结合的课程。实践课程内容包括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函件,电传和传真以及其它方式的写作格式,贸易术语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商贸谈判的询盘、还盘与达成交易,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能够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及表达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外贸业务工作能力。

4 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课程的问题

4.1 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从各大院校的国贸实践实践教学设施来看,目前,国贸的实践教学依然以实验室机房模拟为主,通过实训软件对于国际贸易流程、外贸单证制作、货运与银行结算等环节来模拟国贸实务知识。这种模拟实践教学目前已经成为主流,但与真实的贸易背景下的实践差别甚大。学生能够掌握在计算机软件设置下的一系列教学实践,但缺乏贸易演练的情景感受,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还有差距。

4.2 双语教学的比重有待提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惯例、法律、交易流程、货运、单证、银行结算等。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上述课程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在实践环节,可以创造性的安排双语实践,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

5 完善国际结算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议

5.1 密切结合理论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

当前国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必须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各院系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和行业要求,科学制定教学大纲,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实践内容偏重于国际货运、国际结算、单证和函电的掌握,辅与市场营销和实务知识,构建全面,又有侧重的实践教学内容。

5.2 创新人才培养,做中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大力建设大型企业集团、工厂和贸易公司等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把实践教学的大量内容和生产实践需要结合起来,完成国际结算流程、单证制作和货运操作等一系列实践需要。

5.3 加大实践教学力量培养,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国际贸易类的专业学科要求教师真正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要改善國际结算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提高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要培养有贸易经验和熟练掌握外语能力的青年教师。通过顶岗实践和外语培训,把双语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6 结语

国贸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关系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成效。当前,各大院校相当重视国贸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国贸实践课程体系的探讨还有待各大院校根据地区和校情等因素进行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贸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将为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杨娟.浅谈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2]李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子商务,2013,(24):129-129.

[3]王芳.基于POCIB项目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1):152-153.

[4]周自阳.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探索[J].湘潮月刊,2012,(5).

[5]申秀清.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08,(1):26-28.

[6]郭金刚,师国敏.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5):62-63.

[7]孙玲.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10):176-177.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实践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