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兴趣对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初探
2017-04-18左娜
左娜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目前的英语教学环境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阅读的大量需求的现状,尝试重视动机与兴趣对阅读能力的影响,通过创设各种平台,培养英语阅读乐趣和技能,调整评价机制,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动机;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74
动机与兴趣对英语阅读能力影响较大。学生的学习要受到动力的支配,我们把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习者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就会有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就会矢志不移地坚持学习,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兴趣是人们主动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并且乐此不疲,收获满满。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机与兴趣的培养,不但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主动的英语阅读习惯,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感受英语阅读乐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又要生动有趣,时效性强。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有选择性、题材要广泛,可以是幽默故事,名人轶事,历史传说,科普文章,时政要闻等。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使他们将英语阅读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东西。有了这种愉快的心情作为振奋剂,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掌握知识迅速,记忆牢固,从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阅读,学生们逐步从被动接受阅读到主动积极阅读。
二、创设各种平台,激发阅读动机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态度,就要创设各种展示平台,使“要我读”变为“我要读”,使学生逐步养成稳定的阅读习惯。
1.同伴式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创办有声英语报,举办英语读书交流、英语角、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类活动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培养了学生自觉主动地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收获。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课前两三分钟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英文故事、读书感悟、新闻报道等。教师还可以把写得好的读书心得、读书笔记、英文手抄报等贴到墙上展出,供大家欣赏、借鉴。
3.培养学生坚持填写阅读记录卡,写英文日记的习惯;号召同学们在班级内尽可能地用英语进行问候、交流;鼓励学生将英语阅读和自己感兴趣的歌曲、电影、爱好联系起来,多听英文原版录音并大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不断更正和提高英语发音;对于爱好文学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进行作品改编或自由创作等。
三、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兴趣
1.设计课堂教学。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中有不少是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的素材,还有大量关于人类面临的热点问题的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教学《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这一单元的时候,我把它设计成一节辩论课,学生根据个人观点自由结合为两组。正方的观点是: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课余时间,从事自己的爱好;反方的观点是学生应听从家长的安排,把课余时间应用于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为自己的一方提供事实或理论依据。大家都想获胜,于是争先恐后地去翻阅书籍、报纸查找资料,每个人都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有力的证据。通过辩论,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营造了一個学生主动参与、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阅读教学中,我经常先提出几个有关文章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后回答,即先看问题,后读短文,再做出正确答案,这样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提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提问,指导学生按此方法来相互提出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文,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例如:(1)阅读时要简单勾画重点。每段都有它的主题句或中心句,这些句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概括本段大意。(2)分清意群,概括句意。英语阅读时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这样更容易把握文章大意,提高阅读速度。(3)遇到生词,要敢于猜测词义。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有些词汇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们的意思,有些词汇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情况下,要舍得放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
四、调整评价机制,激发主动阅读意识
1.适时评价。阅读本身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脑力消耗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与赏识,以减轻个体的恐惧与焦虑感。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促使学生畅所欲言,促使阅读顺利进行。教师如果能从学生身上找到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必然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全班同学按阅读能力平均分为八组,每天规定阅读内容和具体要求,学生们在微信群中阅读某一篇文章,组长负责记录阅读情况,我适时点评、解疑,并进行总体评价。一个学期坚持下来,同学们已养成每天自觉主动阅读的好习惯,我的几句简单恰当的鼓励也令孩子们信心倍增。
2.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学生本人、同班同学、学生家长以不同形式融入评价体系,共同参与评价,会使评价更趋多元化、客观化。例如,在阅读讲评时,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的方法,这种方法公平、公正,大家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相互交锋,促使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改进。同时家长定期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阅读记录卡、学生档案等对学生所读目录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提高阅读兴趣。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重视动机与兴趣在英语阅读中的定向与情感动力作用,不断探索、总结,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建菊.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学教学参考,2011(28):84.
[2] 高小影.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教师,201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