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
2017-04-18董淑芳
董淑芳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其显著特点就是教育者要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渗透新课程标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满快乐,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了教学质量。现浅谈几点做法,与同行们一起研究讨论。
一、 兴趣: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课的开始部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歌舞、游戏、多媒体视听等多种方法导入,让学生在两三分钟内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歌曲《摇篮曲》,课开始时给学生讲故事:“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他的一生却贫困潦倒。有一天,他十分饥饿,下意识地走进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向他出示菜单时,他因身无分文而显得很尴尬。他四下张望,希望遇到一位熟人,但店堂里在座的都是陌生人。当他很失望地低下头时,忽然看到桌上的一份报纸上刊登的克劳蒂乌斯的短诗,便立即把这首诗谱成歌曲,并交给店主,这样才换来一份土豆充饥。而在他去世后三十年,这首《摇篮曲》的手稿竟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出……”生动感人的故事,使学生们对作曲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唱这首歌曲时感情更加投入。温馨优美的旋律和着学生们稚嫩甜美的童声回荡在教室的上空,不知不觉间,一堂课就在学生们欢乐的歌声中结束了……
二、 信心: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石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可见,教师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如教学歌曲《雪绒花》,在学生们基本唱会后,笔者便让学生A唱给大家听。笔者认为他接受能力强,完全可以唱下来。但没想到,他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我……”笔者看着他为难的样子,想到他可能是担心唱错或唱不好,便鼓励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我想你是担心唱不好才不敢唱。不要紧,即使错了,我们一起改。勇敢些,你能战胜自己!”在笔者的鼓励下,他终于张口唱歌了。等他唱完,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类似情况在课堂上是经常出现的,学习优秀的学生会有不自信的表现,学习中等的学生也有这种情况,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信心不足。“你真笨”“可让你愁死了”这样的话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动摇甚至摧毁他们的自信。因此,音乐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力所能及的目标,并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学、唱、练、演,享受音乐学习给其身心带来的愉悦。
三、竞赛:学生快乐学习的催化剂
适当开展竞赛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自我求成的需要和获得自尊的需要更强烈,克服困难的毅力更大。由于音乐是非考试科目,许多学生对其持有漠视的态度,对歌曲演唱的要求也不严格,一节课下来收效不高。而小组合作进行演唱比赛则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好方法。笔者根据学生情况划分学习小组,由大家推选歌唱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带领小组练唱,把握音准,并给出任务:汇报比赛,争取团结奖、歌唱奖,等等。这样的小组合作演唱就富有挑战性,促使全班学生都行动起来,练习时都很努力、认真。当笔者宣布比赛开始时,学生们跃跃欲试。比赛中,学生们唱得都非常投入,班级气氛温馨和谐,其乐融融。
小组演唱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学生演唱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有的学生因为音准不太好,通过小组内的相互交流,把握了音准,增强了自信,而且学会了欣赏他人。学生们在演唱竞赛中增进了友谊,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尊重:学生快乐学习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需要处于第四个层次。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以尊重为前提,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而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到可亲可敬,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育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强调“要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学生怯于演唱往往是由于个别同学的讥笑,对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听同学唱歌时要做到不嘲笑、不讥讽,认真倾听。由于做到了相互尊重、相互肯定、相互鼓励,演唱的学生就克服了紧张、恐惧心理,以比较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演唱之中。优美动听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陶冶着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五、师爱: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如果不能热爱和尊重学生,就會拉大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微笑、眼神、动作、语言等把真爱传递给学生,学生感受到时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赞许犹如阳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赞扬学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出现闪光点时,赞扬可提高他的自信;而当学生出现失误时,勉励可增强他的勇气。教师要把信任、肯定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教学的全过程,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氛围,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潜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音乐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打造快乐课堂,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在课堂上张扬个性,放飞理想。
(责任编辑 张慧籽)